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四明二諦,略述諸意(047)

四、明二諦,又為四:一、略述諸意。二、明二諦。三、判麁妙。四、開麁顯妙。

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妙勝定經》云:「佛昔與文殊,共諍二諦,具墮地獄。至迦葉佛時,共質所疑。」二聖因地尚不能了,況即人情強生去取?

問:釋迦值迦葉,即是二生菩薩,云何始解二諦?爾前復不應墮惡道!

答:爾前語寬,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

又,二生菩薩將隣補處,補處位多別、圓,永無此理。通教見地已免惡道,亦無墮落。

應是三藏菩薩,至二生時,猶未斷惑,始解二諦,此義無咎。爾前墮惡道,亦有其義。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問:三藏菩薩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那雲「十地猶有虎、狼、師子等怖」耶?

答:為惡友殺則墮地獄,為惡象殺不墮地獄。

然圓教肉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義,此則煩惱已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余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以煩惱為虎狼。作行解者,於理則通,於事不去(云云)。

然執者不同,莊嚴旻據佛果出二諦外,為中論師所核: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若無別理可照,不應出外;若出外而無別照者,借何得出?進不成三,退不成二(云云)。

梁世《成論》執世諦不同。或言世諦名、用、體皆有;或但名、用而無於體;或但有名而無體、用(云云)。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陳世《中論》,破立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自立二諦義。或破他竟,約四假明二諦。

古今異執,各引證據,自保一文,不信余說。

今謂不爾。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有三異,謂隨情、情智、智等。

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

如《毘婆沙》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際真尚爾,況復余耶!

如順盲情,種種示乳。盲聞異說而諍,白色豈即乳耶?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眾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莫知孰是。

若二十三說及能破者,有經文證,皆判是隨情二諦意耳。無文證者,悉是邪謂,同彼外道,非二諦攝也。

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

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

經云:「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

如此說者,即隨情智二諦也。

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見真亦能了俗。

如眼除膜,見色見空。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又如入禪者出觀之時,身心虛豁,似輕雲靄空,已不同散心,何況悟真而不了俗。

《毘曇》云:「小雲發障,大雲發障,無漏逾深,世智轉凈故。」

經言:「凡人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了世間相。」此是隨智二諦也。

若解此三意,將尋經論,雖說種種,於一一諦皆備三意也。


法華玄義|(047)四明二諦,略述諸意


文章 | 智者大師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法華玄義|(016)悉檀十重,釋名第一
玉泉一音 道偉法師感言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