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明天,特朗普就要對伊朗下狠手,誰同情也連帶受制裁!

明天,特朗普就要對伊朗下狠手,誰同情也連帶受制裁!

第一軍情作者:執戈者

美國國務卿彭佩奧在11月1日的媒體吹風會上表示:本月5日起,將重啟針對伊朗的制裁,涉及能源、造船、航運和銀行等領域。這是美國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後重啟的第二批對伊制裁——此前的8月,美國已經重啟了針對伊朗金融、金屬、礦產、汽車等一系列非能源領域的制裁。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在同一吹風會上表示,美國財政部將在5日對700多名伊朗個人和實體發起制裁,其中包括數百個因伊核協議而被取消的制裁對象以及300多個新增加的對象。美方同時宣稱,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平台必須停止為被制裁的伊朗金融機構提供平台服務,否則將面臨來自美國的制裁。

當然,美國暫時還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後門」——美國國務卿彭佩奧表示,將暫時允許8個國家或地區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因為它們「目前已經大幅降低了自伊朗原油的進口量」,美國將給予它們更多時間達到「零進口」。有意味兒的是,彭佩奧並未公布豁免名單,但已經明確表示歐盟不在其中。

隨著美國政府的這一實錘落地,相信很多國家的感覺都是相當崩潰的。儘管,從當前美伊關係的現狀及特朗普對伊朗的態度來看,美國制裁的落地早就是被認為是大概率事件,然而,國際社會仍然希望美國能夠「刀下留人」,給伊核協議多留下一絲生機,讓相關國家的利益少受一些損失,讓美伊關係保留一點兒轉圜的餘地。

不過,現在看來,國際社會此前的呼籲和努力算是白費了——特朗普政府顯然已經鐵了心要對針對伊朗的強硬政策進行到底,特朗普「這頭失控的公牛」似乎已經沒有誰能阻攔得住!

對此,作為美國盟友的歐盟恐怕最是「出離的憤怒」。此前,歐盟方面已經多次公開表示要繼續執行伊核協議,為此還向伊朗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加強經濟關係以減少伊朗因美國制裁導致損失的承諾——而美國此次直接點名歐盟不在豁免的名單中,無異讓歐盟進退兩難。這意味著,如果歐盟不響應美國的對伊制裁,自己將會面臨來自美國的「次級制裁」,而倘若按照美國的要求去做,歐盟不僅要承受巨大的利益損失,還可能眼睜睜看著它竭力想要維護的伊核協議走向徹底破裂。

此外,其他一些國家之前也基於自身利益,表達了反對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不會遵從美國要求的態度。問題是,如果不在美國的豁免名單之中,有幾個國家會冒著與美國翻臉的風險,繼續與伊朗開展合作呢?這就要看各國利益衡量的結果了。

很大程度上來說,現在的特朗普已經嘗到了一硬到底的甜頭了。此前,在特朗普強勢要求多國進行重新貿易談判時,墨西哥、加拿大、韓國等已經先後屈服於了美國的壓力,基本滿足了特朗普重新談判的要求——並且在美加、美墨貿易協定中增加了「毒丸」條款,這也更加堅定了特朗普對於美國無所不能的信心,他不僅要把這種模式複製到所有國家身上,而且還堅信別國都會在美國面前低頭。

面對伊朗這個美國眼中的「刺兒頭」國家,特朗普似乎有著更加「宏偉」的抱負。在他看來,這是一件美國歷屆總統都搞不定的事情,而奧巴馬政府達成的伊核協議根本就是個「垃圾」,是對伊朗的讓步和妥協,讓伊朗獲利太多。因此,作為有著「讓美國再偉大雄心」的現任總統,必須推倒重來,他要證明自己比前任們都高明。

客觀地說,伊核協議的達成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結果,是國際社會多年努力的結晶,也是符合國際社會期待的一個重要成果。然而,在特朗普看來,各方都滿意就是他最大的不滿意,因為這意味著照顧了他國的利益,而不是單獨滿足美國的利益和要求,這顯然不行。

最大的麻煩在於,特朗普撕毀了伊核協議要求重新談判,他的底線和要價到底有多高?誰都心裡沒譜兒。是像對半島北部要求的那樣,要求伊朗以「完全、徹底、不可逆、可驗證」的方式全面廢掉伊朗的核設施,還是像當年對伊拉克那樣,順帶銷毀伊朗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還是其他,誰也摸不準。

但從伊朗方面來看,無論特朗普提出什麼樣的要求,都意味著對其他國家利益與安全的損害,都是無法答應和不可接受的——因此,伊朗已經強硬表示不會和美國重新談判,並威脅美國如果全面重啟制裁,就恢復自身發展核能力——身處中東這個巨大的安全漩渦,伊朗顯然不會自廢武功。

美國的制裁落地似乎已經無可避免,伊朗必將做出自己的反應,中東又一輪博弈和碰撞的較量已經開始,到底如何落幕?這恐怕是個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美國防長邀請中國防長訪美,這番對華言論意味著什麼?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