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詞人年老體邁,遣散家妓卻思念不止,寫一詞表達心情,千古流傳

詞人年老體邁,遣散家妓卻思念不止,寫一詞表達心情,千古流傳

中國封建時代,男女地位差別很大,男尊女卑的觀念令很多女性失去了自由,成為了男人的附屬物。在一些權宦之家,男人除了三妻四妾外,往往還會蓄養家妓。我們知道,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不但詩名遠揚,在當時他還以蓄養家妓名噪一時,更留下了「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千古佳話。當然,白居易不僅僅是一個詩人,他還是一個政治家,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而且,蓄養家妓不是始於白居易,他也不是最後一人,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詰責他。因為,時代如此,況且,多情是文人的天性,比起杜牧,他的這點小事實不足道。說白居易、杜牧風流多情,似乎不足為怪,但如果說辛棄疾風流多情,可能有人會不相信吧。那麼,我們從他的一首詞說起吧。

詞人年老體邁,遣散家妓卻思念不止,寫一詞表達心情,千古流傳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人道便宜歌舞

西江月·題阿卿影像

辛棄疾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畫鼓要他聽,把著花枝不應。

何處嬌魂瘦影?向來軟語柔情。有時醉里喚卿卿,卻被傍人笑問。

這首詞大意是:大家都說阿卿能歌善舞,她天生就像是畫中的人物。阿卿走後,我只能把她的影像畫下來,時刻展開來看了。畫鼓響聲喧天,想要讓她聽見,可惜,畫中的她只是把著花枝不應。到哪裡去尋找她瘦削嬌憨的身影呢?還記得她體貼溫柔的言語,可愛的面容。有時候啊,我喝醉了酒,連夢裡都叫著她的名字。可惜,我這一份情意不能被人了解。旁人只是一陣笑聲。

詞人年老體邁,遣散家妓卻思念不止,寫一詞表達心情,千古流傳

天教只入丹青

阿卿是誰?阿卿是辛棄疾的家妓之一。我們印象中辛棄疾始終是以國事為重,以收復失地為大業。的確如此,但他身邊卻也妻妾成群。他先後有趙氏、范氏兩位正妻,有據可查的侍妾家妓有田田、整整、香香、錢錢、飛卿、粉卿等六位。這裡說的阿卿大約是辛棄疾最喜歡的粉卿了。而這粉卿的得來卻有一段佳話。

在一次朋友的宴會上,他第一次見到了粉卿:只見她輕描眉黛,額點蕊黃,髮髻如環,身著一襲淡綠羅裙,他不是沒見過美貌女子,但此時竟然有點心旌搖蕩。接下來粉卿一曲柳永的《曲玉管》唱的婉轉悠揚,如泣如訴,尤其是煞尾一句:「每登臨山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一下子擊中了辛棄疾的心扉,難道這是為我而寫的嗎?難道這是為我而唱的嗎?一生經歷坎坷的辛棄疾一時進入了曲中,他聽得肝腸寸斷,淚眼模糊,一時如痴如醉,眼睛獃獃的望著那嫵媚的面容,那輕啟的朱唇,竟然忘記了周圍的世界。

詞人年老體邁,遣散家妓卻思念不止,寫一詞表達心情,千古流傳

把著花枝不應

這一切都被朋友看看在了眼裡。宴會結束後,朋友便提出將粉卿送給他。辛棄疾推辭一番便也笑納了。這一點他不及杜牧,杜牧直接索要,他是友人贈送,所謂君子不奪人所愛,他應該是這麼想的吧。自古美女愛英雄,況且辛棄疾又是她的知音,粉卿自然高興。此後辛棄疾填詞,粉卿演唱,粉卿成為了辛棄疾最喜歡的家妓。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辛棄疾已經不復年輕。寶刀已老,英雄落寞,但他對這些家妓的感情不減,此時,辛棄疾選擇愛的方式,就是放手。這一點他與白居易相同,都在晚年遣妓。然而,他問過自己的心嗎?他問過粉卿的感受嗎?他又怎能肯定,粉卿離開他就能找到幸福?

詞人年老體邁,遣散家妓卻思念不止,寫一詞表達心情,千古流傳

何處嬌魂瘦影

粉卿走了,辛棄疾的心也隨著她走了。他的這種愛的方式,換來的是自己日日夜夜的思念。他只好把她的影像畫下來,想她的時候,就展開來看。此刻,詞人又想起了阿卿,於是寫了這首詞題在她的畫像旁邊。畫中的粉卿手拿花枝,嫵媚可人,但可惜畫像終究只是畫像,不會笑也不會撒嬌,再熱鬧的場景也看不到了:「喧天畫鼓要他聽,把著花枝不應。」看著她的畫像,詞人痴痴地問「何處嬌魂瘦影?向來軟語柔情。」讀者彷彿能看到一位老人,孤獨地坐在那裡,心裡想著過去開心的一幕幕,眼裡噙滿了淚水。隨後詞人寫道「有時醉里喚卿卿,卻被傍人笑問。」詞人說,有時候啊,我喝醉了酒,忘記粉卿早已經不在了,就大聲叫著她的名字。可惜,我的這一份情感深藏在心,不能被人理解,旁人只是一陣鬨笑。這是怎樣的一種孤獨,凄涼啊!

詞人年老體邁,遣散家妓卻思念不止,寫一詞表達心情,千古流傳

向來軟語柔情

一個曾經叱吒沙場的英雄,一位始終以國事為重的志士,在暮年竟有如此兒女情長的一面,尤令人感慨。多情也是英雄本色,多情亦不掩英雄光輝。我們不能只看「壯歲旌旗擁萬夫」,也不能只讀「醉里挑燈看劍」,為了更全面了解英雄,我們也要讀「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還要讀「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這樣才能全面了解英雄,也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英雄。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沙視界 的精彩文章:

讀納蘭這首詞,想起了「相思樹」、「連理枝」、「鴛鴦鳥」的來歷
溫庭筠終生未第,此詩人一語道明了原因

TAG:老沙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