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機器人發展的困難和前景:在兩難中誕生,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中國機器人發展的困難和前景:在兩難中誕生,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近些年來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當然了中國的機器人產業是作為世界機器人產業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機器人之所以能火一是因為人力成本的上升,當人力成本達到一個閾值,企業就會更傾向於選擇機器人而不是人力作為一線的生產力。二是因為有些危險的工作確實需要機器人去完成,尤其是工業機器人,比如在核電站里需要搬運核燃料,此時機器人就派上了用場。三是適齡勞動人口的減少,客觀上制約了生產的發展。四是對生產效率的追求,在某些工作,尤其是簡單重複性的工作方面,機器人的效率確實是比一般的人工要高,在有技術可以支撐機器人的情況下,自然會傾向於選擇機器人。

龐大的市場

首先談一些這兩年國產的機器人也迅猛發展的原因,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十分龐大。一來中國的機器人的保有量本來就低,拿工業機器人舉個例子,中國的機器人的保有量大概是49台每萬人,而世界平均水平是67台每萬人,而韓國達到了520台每萬人左右。所以可以看出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缺口還是很大的,有很好的市場前景。二來中國近期的人力成本也在不斷攀升,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靠低廉的人力成本到國際市場上和別的國家進行競爭了,而需要機器人來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應該佔到世界市場總的1/3左右這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據,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大概集中在汽車、金屬製造、電子等幾個行業。而市場一向是技術或者叫產業發展的原動力。

龐大的市場

政策的支持和資源的傾斜

第二個對中國的機器人行業有利的因素是政府的支持,政府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未來可能主導人類下一場產業革命的高技術來跟進發展的。繼蒸汽機、內燃機、信息技術之後,人工智慧很可能作為下一場產業革命的核心技術而出現,而機器人作為實現人工智慧的載體,自然要在這個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對相關企業也給予了很多支持和補貼,包括高校之內有關於機器人的課題和項目也多了起來,這對於中國機器人的發展無疑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匱乏的人才

當然了,看到機遇也要看到差距。我國目前在機器人尤其是高端機器人方面的人才依然是比較匱乏的,這又幾個因素,一是我國並不是將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結合起來的始發國家,我們依然是一個跟隨者的姿態,而歐美國家的先行者必然有先行者的優勢,在人才培養上也比我們有一個提前量,這也是很正常的。其二是我國的高等教育還是偏向於高精專、大深度的培養模式,而對於全面的複合型人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通才」的培養是有所欠缺的,而機器人產業恰恰需要掌握機械、材料、電子、計算機等各個學科知識和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即使是在每個小的方面我們可以湊出來最頂尖的人才,帶頭人也需要一個通才,這是我們所缺少的。

人才很重要

技術上的瓶頸

除去人才,我們也在技術上有瓶頸。當然了,這一條可以視為上一條的延伸,因為相關人才的匱乏,自然相關的技術就落後。這種高精尖的技術,是不可能靠國際上的技術交流來獲得的,必須靠內發的自主科研。我們知道,機器人的三個核心要素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方面我們依然和世界最頂尖的企業有一定的差距。三種核心要素的成本佔到一個工業機器人的70%以上。目前中國自主品牌佔有我國本國市場的份額不足30%,而且大部分為低端的機器人。在汽車領域,國產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佔有率幾乎可以忽略。而大部分市場份額,依然被ABB、庫卡、發那科、安川等跨國公司佔領。

不滿是向上的車輪

我們常說,不滿是向上的車輪。之所以有有識之士一直在反思中國機器人的發展現狀,說明我們希望在未來做得更好。那麼首先我們要在人才和技術上下功夫,尤其是在高校內,可以說大批的資金投入是必須的,可以設立一些國家項目集中公關。人才方面要加強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對學生的專業選擇應該放寬,甚至模糊化。最近在機器人方面有人批判中國的機器人項目太過於功利,筆者認為這種批判是有失偏頗的,不是說每一個技術開發出來馬上就能轉化為生產力,但是這方面的努力我們要做,要儘力把技術儘可能快的轉化為生產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庫 的精彩文章:

英國議會傳召機器人Pepper:回答AI對就業影響問題
淘汰落後產能 政策鼓勵創新 江山木門邁向智能製造

TAG:機器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