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七處征心:心不在身內、也不在身外,那麼是在眼根里嗎?

七處征心:心不在身內、也不在身外,那麼是在眼根里嗎?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56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阿難又思惟──就是用這個「思惟」,就用錯了!他常用這個思惟,先是「常自思惟」,現在又「我今思惟」。

阿難白佛言:阿難對佛說了,世尊!如佛所言:我跟著佛出家,是聽佛教化;好像現在佛您所說的這個道理、這種的法音。「所言」,也就是前面那個法音。不見內故,不居身內:因為如果心在裡邊,就應該看見心、肝、脾、肺、腎這五臟六腑;可是它看不見裡邊這五臟六腑,所以它就不在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為什麼這個心和身互相知道呢?因為身和心不能分家,所以現在佛說也不在身外邊。

我今思惟,知在一處:我現在又想了:外邊也不對,內邊又不對,里外都不對。喔,我知道它在一個地方!總而言之,它不是在內,不是在外,大約是有一個地方它在的。

佛言:處今何在?

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里。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佛言:處今何在:阿難說在一個地方。佛就問:「你說有個地方,你這個心在什麼地方啊?快講啦!」

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阿難就說了,我能分別明了的這個心,既然不知道內,看不見心、肝、脾、肺、腎,這證明是不在內了;但是我又能看見外邊。如我思忖,潛伏根里:我想啊!你看,前面說「我今思惟」,這個地方又說「如我思忖」!「忖」,就是這麼想一想;還是那個識心!思惟和思忖都是用識心──那個生滅心。「潛伏根里」,喔,這個心它潛伏著,在根裡邊哪!「根」,就是眼根,或者耳根。「潛伏」,中國俗話叫「密起來」,密到那個地方,就是不叫人看見。它潛伏到什麼地方呢?潛伏到根裡邊。什麼根?眼根。這個心潛伏在眼根裡邊了。

這個經文,Grace說她不懂。不要說你,阿難都不懂呢!你要聽,才能懂;沒有聽,怎麼會懂得呢?當然不懂了。所以你現在為什麼要聽經?就因為不懂才要聽的。不是說:「喔,我聽不懂就不聽了!」聽不懂才要聽呢!

阿難說這個心潛伏在這根裡邊。好像什麼呢?舉出一個例子來比喻。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就假設有這麼一個人,拿眼鏡來戴上;那時候叫「琉璃碗」,現在叫眼鏡。雖有物合,而不留礙:雖然有這麼一個物蓋在眼睛外邊,但眼睛和這個物是相合的,互相沒有一種障礙,也不留痕迹。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眼睛合上眼鏡,就隨見而有分別;心潛伏在眼根裡邊,也是這樣。你那個眼根一看見,心裡也就知道了,就有分別了。

「我想啊──」這是阿難說:「我說這個道理,這回沒有錯了!這回是一定對的!」還自己認為:「喔,你看我多聰明!佛問我,我一定會答得出的!」為什麼阿難盡弄錯了?我們人聽經要知道這一點──就因為他用生滅心,什麼事情盡用他那個思想去想,左思惟、右思惟,在這一部經的前面已經有三、四個思惟了。他這思惟,就是一種識,用識去想,認這個「識」就是真心了。

他不知道真心是無在無不在的,這個真心也就是個「性」。但是阿難當時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越跑越遠,越跑越遠。好像走錯路了,越走越遠,越走越有岔路,越岔路他越岔,以為這條路是對的,走來走去,越走越遠;所以現在他舉出這麼一個比喻,來請佛判斷。

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然」,他又反過來說了。但是像上邊我所說這個道理,就因為我能知之心在眼根那兒,所以我看不見裡邊。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為什麼看不見裡邊,而能清楚看見外邊呢?就因為我這個心──也就是這個「見」潛在眼根裡邊,所以我就往裡看,看不見;往外看,看得清楚,沒有障礙。所以我說這個心和這個見,是藏到眼根這個地方。這究竟對不對,下文便知。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不:佛聽阿難講這個比喻,好像戴個眼鏡就能看見外邊,也沒有障礙,就又問阿難:「像你這麼樣講,這個潛在根內的心,好像戴上了眼鏡一樣;那麼這個人,他戴上眼鏡,能看山河大地,那他看不看得見這個眼鏡呢?」

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阿難說:「是這樣!這個人用眼鏡的時候,他看山河大地,也看見這個眼鏡了。」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佛告訴阿難:「你拿琉璃做比喻,說你那個心,在眼根那兒藏著,好像戴上琉璃碗一樣。既然你的眼睛看見山河大地時,也可以看得見這琉璃,那麼你現在怎麼看不見自己的眼睛呢?」

這是佛問阿難:你戴上眼鏡能看見山河大地,也看見這個眼鏡了。那你心在眼根裡頭,那麼眼鏡就好像眼睛似的。既然你這個心,山河大地你都看見了,為什麼看不見自己的眼睛是什麼樣子啊?

有的人說:「我也看見我的眼睛!」但那是要照鏡子才看得見。沒有照鏡子時候,你能迴光返照,自己看見自己的眼睛嗎?這個道理也不成立了。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肉眼,不能反觀自己的眼睛;阿難尊者也是這樣。阿難尊者雖然證了初果,他這個肉眼也是不能看見自己的眼睛。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前邊說不能見眼,佛又恐怕阿難亂講亂說,說他能看見眼睛,所以釋迦牟尼佛又問他:「假如你說你能看見自己的眼睛,你的眼睛就到外邊去了,是外邊的一種境界,不是你身上的了;便不能說是隨時見了,隨時就有分別。所以這也不對,又錯了!」

若不能見,云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假設你不能看見自己的眼睛,為什麼你說這個了知的心,藏到眼根這地方,好像戴上眼鏡一樣呢?

因為你說戴眼鏡,你能看見山河大地,還能看見這個眼鏡。那麼既然你這個心能看見外邊山河大地,為什麼看不見自己的眼睛呢?所以你用這個琉璃的比喻,這也是不成立的,是不對的!

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里,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是故應知:因為上邊這個道理,所以你就應該知道。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里,如琉璃合:你所說的,你覺了能知之心,藏到眼根這個地方,就好像眼睛合上琉璃。無有是處:你這個道理不對的,你又錯了!

【編按】以下節自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一日、 八月二日「主觀智能推動力」講座

我們今天這段經文,主要就是破阿難那個妄見。他說以琉璃籠眼,他用這個理論,說心潛在根內。「潛在根內」,大概就是說眼睛的瞳仁;這個瞳仁能看見外邊,就像玻璃似的。他覺得他提出這個理論是很妙的、很多旁人不懂的,可是佛又把他這個理論給破了。他又生出這種邪知邪見──這叫「邪」,不是正知正見。這種邪知邪見,對人是沒有害的;可是對人的思想上,就很容易誤入歧途。

因為佛不願我們誤入歧途──在這個地方上,用這不正當的見解,來揣測本妙明心。所以又問阿難:「你說如果像琉璃籠眼,那麼應該能看見這個琉璃。你看不看見這個琉璃呢?」阿難說:「看見了!」那麼佛就以他這個理論,來破他的理論。佛若不問這麼一聲,阿難或者另有旁的辯論發揮出來。所以佛就以他這個矛盾,來破他的矛盾。

為什麼叫「矛盾」呢?因為他要是說潛在根里,像琉璃籠眼能看見琉璃,那麼他為何不能自己看見自己的眼睛?如果可以看到眼睛,這個眼睛就變成外邊的東西,是外邊的境界,不是自己的。如果看不見,那究竟潛在什麼地方呢?所以佛說他這「心如琉璃籠眼」,是無有是處。

這是很簡單、很平常的,沒有什麼很奧妙的道理在裡頭,這人人都應該知道的,很淺顯的。你若把它講得很妙,很高深,這你永遠都不會懂的。佛說這部經典,就是當時和一些門人(弟子)在那兒互相討論道理;弟子把它記載下來了,這就是經典。所以這個道理,並不需要想得怎樣高深,怎樣奧妙!

現在這一段,是在「七處征心」的經文。說是「征心」,實際上是「顯見」。在我們眼睛看見的這個「見」,有見境,它怎麼就能見呢?耳朵怎麼能聽聲,鼻子怎麼能嗅香,舌怎麼樣嘗味,身怎麼樣覺觸,意怎麼樣知道這個法?這裡面,有「見、聞、嗅、嘗、覺、知」六種作用;這六種作用,都叫「常住真心、性凈明體」,也都叫「佛性」。在眼睛就叫「見」,在耳朵就叫「聞」,在鼻子就叫「嗅」,在舌頭叫「嘗」,在身上叫「覺」,在意裡邊就叫「知」。這是一個佛性(也就是我們真心)的變化,已經不是那個本體了。那麼佛現在就是叫阿難明白那個本體,明白本體,就不向外馳求了!也就是如此而已。所以「七處征心」、「十番顯見」,都是這個道理。

──「主觀智能推動力」講座至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法明 的精彩文章:

凡是佛所說的經典,在經前邊都有這六種成就
七處征心:心既然不在身內,那麼是在身體之外嗎?

TAG:正法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