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堪稱國軍騎兵第一將門炳岳,只因不懂政治招嫉妒被撤回後方

此人堪稱國軍騎兵第一將門炳岳,只因不懂政治招嫉妒被撤回後方

文/王國棟

他是國民革命軍騎兵中將,善於指揮部隊長途奔襲。抗日戰爭中,因為多次指揮部隊偷襲日軍,被日軍稱之為「盛夏之跳蚤」。獲得國民政府頒發的第85號青天白日勳章。1944年春夏期間,作為中國軍方代表去印度參加中、英、美、蘇四國聯合戰略會議。會議結束後回重慶復命。為撰寫彙報,在去璧山途中中暑,患腦充血暴卒於路旁,終年54歲。這位被稱為國民政府騎兵第一將的人就是門炳岳將軍。

門炳岳,1890出生,字湘文,河北東光縣於集鄉程庄人。從小進入私塾讀書,師從叔父門樹藩。

1903年 考入保定陸軍小學堂第一期德文班(廖宇春為總辦,學制三制),與曹士傑(曹錕之侄,系曹錕五弟曹鈞之長子)是同班同學。1907年從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畢業後,進入清軍湯化龍部,任民團團長。

1912年 8月,入陸軍軍官學校(保定)第一期騎科(本期共招生1500餘名)學習。1914年畢業(本期共畢業1114名,其中步兵科565名,騎兵科189名,炮兵科185名,工兵科94名,輜重兵科81名)後,留校任學生隊長(充助教)。

門炳岳師出北洋直系軍閥,故而一直在曹錕部名將孫岳手下任職,歷任中校團副兼旅參謀長、少將混成旅旅長等職。後由於不滿北洋各派系之間的相互鬥爭,離職回鄉。

1926年秋,廣東革命政府組織北伐。門炳岳保定同學兼好友唐生智出任北伐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聘請其為參謀長兼第四集團軍第十八軍第一師師長。北伐勝利後,唐生智聯合地方軍閥向蔣介石發難,兵敗下野。門炳岳身為唐系大將,受到國民政府通緝,逃亡香港。直到1932年蔣介石和唐生智和解後,才被國民政府重新啟用。出任軍委會北平分會高級參議。

1936年,蒙古軍受日本慫恿策劃獨立,駐防陝甘的騎兵第7師師長門炳岳將軍和晉綏軍傅作義將軍聯合討伐,粉碎了蒙古的獨立陰謀。戰後,國民政府予以嘉獎。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門炳岳將軍率部同日軍激戰於商都。日軍從來沒有和中國騎兵部隊交戰過,有些輕視中國軍隊,結果被門炳岳將軍率部擊破,大敗而歸。由此,門炳岳獲得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的第一枚青天白日勳章(第85號)。隨後,門炳岳師被劃屬第19兵團。抗日戰爭期間,門炳岳充分發揮了騎兵部隊機動性強、善於夜戰、長途奔襲的特點。經常長途奔襲百餘里攻擊日軍,攪得日軍不得安寧。故而稱門部騎兵為「盛夏的跳蚤」。

1940年,門炳岳率部收復臨河、五原等重鎮,重慶《大公報》署名「金曉」報道《綏西大捷》,招致國民黨高層將領忌恨。結果被調回後方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將騎兵總監,再沒有機會領兵打戰。即使如此,門炳岳也沒有氣餒,他在騎兵總監的任上親自編寫了《騎兵操典》手冊,成為當時騎兵的必修課程,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的騎兵人才。

1944年春夏期間,門炳岳將軍作為中國軍方代表去印度參加中、英、美、蘇四國聯合戰略會議。會議結束後回重慶復命。當時正值盛夏,是重慶火爐最熱的時候,辦公室內非常悶熱,難以辦公。門炳岳為撰寫彙報,打算去稍微涼爽的璧山避暑辦公。結果在炎熱的路上,因為腦充血暴病身亡,終年54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出身保定軍校的蕭山令,南京保衛戰中可以撤退的他為何自殺殉國
陝北紅軍的創建人唐澍,恰值壯年被殘忍殺害,後被追認為烈士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