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早上,12名蘇軍被擊斃,其中2人剛從民宅中出來,衣衫不整

一個早上,12名蘇軍被擊斃,其中2人剛從民宅中出來,衣衫不整

原標題:一個早上,12名蘇軍被擊斃,其中2人剛從民宅中出來,衣衫不整


卡齊·古爾詹·塔伊布在1978年時還只是喀布爾神學院的一個三年級學生。隨著蘇軍入侵阿富汗,他成為了洛加爾省巴拉基巴拉克地區的游擊隊指揮官。


巴拉基巴拉克地區位於喀布爾加迪茲高速公路1.5公里處。蘇聯人在該地區周圍的高地設立了安全哨所,以保護高速公路免受來自巴拉基巴拉克地區阿富汗游擊隊的襲擊。這些哨所對游擊隊的活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塔伊布決定在1985年7月攻擊這些哨所,拔掉蘇聯人的釘子。


1985年7月10日黃昏時分,塔伊布帶領100名游擊隊員出發了。他們穿過高速公路,來到一個叫做埃沙納的小鎮。7月11日游擊隊在這個小鎮待了整整一天,以便從居民那了解周圍的情況,並尋找嚮導。通過與居民們的交流,塔伊布得知這一帶的蘇軍兵力非常雄厚,憑他的兵力很難強攻蘇軍哨所。但是既然已經來了塔伊布也不願意空手而回。他決定偽裝成居民設置多個埋伏來襲擊離開要塞的蘇軍。當日晚上,游擊隊利用當地嚮導在通往村子的路上設下埋伏。埃沙納鎮周圍的區域是一片綠化帶,有密集的果園和樹林,馬扎爾河從旁邊經過。



馬扎爾河起源於一處甘甜的泉水,清澈見底水質極佳。蘇聯士兵經常回去河邊取水、洗漱、釣魚,甚至還會游泳。於是塔伊布在河水附近設下了一道埋伏。然後在通過蘇軍哨所的補給線上又設了一道埋伏,這條補給線從高度公路拐彎通往蘇軍的安全哨所。從蘇軍的安全哨所埃沙納鎮有兩條路,一條大路一條小路。經常有蘇聯士兵從小路溜到鎮上取樂、勒索和強姦婦女。所以塔伊布在這條小路上設了第三道埋伏,地點在小鎮的建築物和鎮外的樹林之間。

7月12日早上,幾個蘇聯士兵來到馬扎爾河邊,看樣子是來取水。埋伏在這裡的游擊隊毫不留情的扣動了扳機向蘇軍開火,不到10秒鐘,幾個蘇聯士兵全部被擊斃,游擊隊迅速離開。大約在同一時間,一輛蘇聯吉普車沿著供應線向蘇軍安全哨所駛去。突然間,兩枚火箭彈一左一右同時擊中了吉普車。游擊隊再次迅速撤離。塔伊布的前兩道埋伏都獲得了成功。塔伊布準備見好就收,撤掉第三道埋伏。當游擊隊員返回小鎮時,意外收穫出現了,2個衣衫不整的蘇聯兵從一間房子里走了出來,看樣子他們剛剛渡過一個開心的夜晚。幾個游擊隊員馬上撲了上去,把蘇聯兵拖進樹林里勒死。



蘇軍反應也相當快,安全哨所馬上呼叫了支援,蘇軍普勒阿拉姆基地的坦克和裝甲車緊急出動,包圍了埃沙納鎮。游擊隊把武器藏了起來,和民眾混在一起。蘇聯人顯然不知道該怎麼甄別混在民眾中的游擊隊,他們不像日本獸軍會採取殘忍的做法。而是像警察一樣上門搜索和取證,這根本不會有任何作用,每一個阿富汗老百姓都會掩護游擊隊,除非蘇軍採取暴力手段,但他們沒有。在蘇聯人撤掉包圍圈後,游擊隊偽裝成平民分批離開了這個地區。這次行動殺死了12名蘇軍,摧毀了一輛吉普車,兵繳獲了四件武器,游擊隊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評論

阿富汗因為各種教派問題,並不是一個團結的國家。但是蘇聯駐紮在阿富汗村鎮的士兵經常對居民進行搶劫和勒索。使得普通民眾對蘇軍深惡痛絕,民眾們因此願意保護游擊隊,幫助他們設下埋伏,在危險時藏匿游擊隊員和他們的武器。而且蘇軍這種行為並不是有組織的,都是士兵自己利用他們的強勢地位進行的搶劫活動,可以說形成了一種規律,就使游擊隊能夠成功地實施伏擊。


阿富汗傀儡政府也了解蘇軍的暴行,因此傀儡政府有組織的排除各種宣傳、民政事務隊在阿富汗各地提供娛樂、醫療和親政府宣傳。但是,他們的行動不足以抵消蘇聯作戰部隊惡劣行為的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蘇軍雖然在阿富汗有各種暴行,但無法和當年日軍在中國,美軍在越南的所作所為相比,蘇軍在受到襲擊後,很少採取大規模的報復行動,殺死那些幫助游擊隊的居民。這就使得阿富汗民眾有恃無恐,不害怕蘇軍會屠戮整個村莊和城鎮。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他率領的是最精銳的軍隊,卻首先失去爭霸天下的資格
本來此人應是開國元勛,十大元帥之一還是他部下,最後卻成俘虜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