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軍二戰後勤為何如此強大?一塊肉功不可沒,英國女王視為美味

美軍二戰後勤為何如此強大?一塊肉功不可沒,英國女王視為美味

原標題:美軍二戰後勤為何如此強大?一塊肉功不可沒,英國女王視為美味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二戰中,龐大的聯軍靠著一塊的午餐肉的支持,打贏了這場席捲全世界的戰爭。據不完全的統計,在整個二戰期間前後共有約60多個的國家和地區參與到了這場戰爭中來。這場達幾十億人規模的戰爭,其對資源消耗是相當巨大的,不說其他物資的消耗,就單說食品資源消耗這一塊來說,解決這麼多人每天的口糧問題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如果說打敗軸心國的武器是飛機大炮原子彈,那不如說是一塊小小的午餐肉打敗了法西斯。因為這塊不起眼的午餐肉,為美軍乃至整個盟軍提供了強大的後勤支援,可以說是影響整個二戰發展方向的重要原因之一。眾所周知,一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一定有出色的後勤補給系統作為支撐。


在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之後,美國正式加入二戰,但是此時美國大兵卻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後勤給養如何解決?美國數以百萬計的部隊,如何解決士兵的口糧問題是擺在指揮官面前的第一個難題,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此時的美國部隊需要的是一種,可以提供足夠熱量,食用方便,價格便宜,便於儲存,又便於運輸的戰場口糧。顯而易見午餐肉是最符合這一要求的罐頭食品。



世界上的第一款午餐肉誕生於1932年,由荷蘭人發明出來。因為它的配料簡單,價格便宜,口味較好,一度成為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窮人們滿足溫飽的不二選擇。因為午餐肉的眾多優點,所以美軍在二戰初期,曾立即撥款約4.5億美元,來採購午餐肉發配部隊,這塊被人們叫做斯帕姆的豬肩肉加火腿的罐頭食品迎來了它銷售史上一個最巔峰的時刻,數十億罐的午餐肉被美軍採購,發放到士兵手中。

從那以後,無論是北非,歐洲,還是太平洋戰場上,都隨處可見午餐肉的蹤跡。因為戰爭的巨大消耗,美國為了滿足的士兵口糧需求的同時也降低軍費支出,不得不在午餐肉罐頭中加入大量的澱粉,來取代豬肉的添加量。這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美國大兵們的口糧需求,同時也造成了午餐肉日漸下滑的口感標準,也招致了美國大兵的劇烈反感,據說在戰場上美國大兵最憎惡的是兩件事,一是可恨的敵人,二是難吃的午餐肉。



後來,盟軍也通過相關的法案得到了午餐肉,但是盟軍與美軍厭惡午餐肉的態度卻是大相徑庭,他們不但不厭惡午餐肉,還十分喜愛這種廉價食品。不管是尊貴的英國女王,還是普通的盟軍士兵,都對這塊粉紅色的肉塊,表達出了喜愛的態度。據說有一次,美國大兵在營地抱怨午餐肉難吃時,恰巧被路過的英軍士官聽見,這位英國士官為了表示自己對這塊肉的喜愛,他將美軍士兵餐盤中的午餐肉扔在地上,同時又把這塊沾滿泥土的肉撿起放進口中。正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罐頭,卻深深影響了二戰的結局。


作者:0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憤怒的子彈 的精彩文章:

中國版蘇35復活?殲11D再次出現,是款好飛機!
可惜了!先進重炮同中國失之交臂,能自行造發射陣地!

TAG:憤怒的子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