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文丨吳在天

本文由: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有位媽媽說,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小氣,每次她抱別的孩子的時候,自己的娃就會很不高興。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親戚帶著半歲多的孩子來串門,她很開心的抱著小侄女。本來還好好的在一邊玩玩具的孩子,這個時候就跑過來扯自己的衣服,也要抱抱。

她想試圖讓兒子也去看看可愛的小寶寶,但是孩子就是不願意,然後就拚命的想把媽媽拉開,一會又找她要一起玩,一會又要她講故事。

這位媽媽說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太小氣了,又該怎麼辦好呢?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如何理解孩子的這種心理,先說一個故事。

有位朋友發消息來訴苦,他覺得三歲大的女兒,不懂與人分享,甚至還有點強迫症的感覺。

有一次,奶奶收拾客廳,看到女兒放在沙發上的玩具就順手收拾了一下。結果孩子看到了,就非常不願意,她覺得奶奶動了她的東西,她就要求要原樣地放回去。

我的朋友很疑惑,女兒的行為變得好像有點強迫,無論是什麼東西,都得放到她期望的位置上,不然女兒就會發脾氣。另外,別人如果碰了她的東西,她就很不爽。

另外,家裡有小朋友來玩的時候,女兒有時也不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這位朋友也覺得很困擾,覺得孩子太小氣不行,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引導。因為,他出差買回來給女兒的禮物,女兒都不允許他動一下。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這是孩子內在自我正在形成的過程。

最初兒童是通過佔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和他人的。

因為只有當孩子,可以擁有了自己的東西,而且這個東西是完全屬於他的,孩子對這件物品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所有權的時候,孩子才能夠感覺到「我」的存在。這就是自我的延伸。

然而我們成年人,常常會對此感到不解,有時候會為此感到難堪。甚至會用成人的眼光,習慣性地把孩子的這些行為解釋為自私小氣的表現。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礙於成年人之間的面子,有時候可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出禮讓和分享。

當孩子不願意的時候,成年人之間就覺得尷尬了。有的父母會誘導,甚至會要求孩子與他人分享。比如我們常常聽到的,「你怎麼這麼不乖,你怎麼這麼自私?快點給小朋友玩一下」。又比如我們會對孩子說,「大方一點嘛!和別人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這樣真棒!」

孩子可能會迫於無奈而聽從父母,很不情願的和別人分享了他不願意分享的玩具。這會導致孩子覺得,為什麼自己的東西,感覺並沒有真正的擁有,而且隨時有可能被別的孩子搶走。

而如果強制讓孩子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的話,這樣也會容易讓孩子產生另外一種想法,我的東西被強制性的和別人分享了,那麼我是否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得到別人的東西呢?

這些,只會讓孩子對能否擁有的自己的東西,產生一種不安全感。

孩子不願意看到,父母對別的孩子表達好感,因為孩子會覺得,「我的」受到了威脅。

尤其是,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去誇獎別的孩子,抱著別的孩子說喜歡、可愛的的時候。孩子會擔心,父母給自己的愛是否也會被別的孩子奪走。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我們都是從別人的眼光里找自己,從別人的眼光里知道自己是怎麼樣的,再到可以從自己身上找到自己,有自己的主體感。

心理學家科胡特說,這就是「自體客體」的形成,所謂「自體客體」,它組成了一個人從出生起就需要的有反應的環境,以此可以確保核心自體能夠成熟的發展起來。

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自我意識的產生。

對於孩子來說,媽媽看到我,我就是好的,媽媽如果對別的孩子示好,那是否又意味著我是不好的。

所以,孩子不喜歡媽媽抱別的孩子,誇獎別的的孩子,其實是為了確定媽媽是否還愛自己。為了確定自己是否還有價值感的。

這種感覺,在戀人之間也常常出現,當我們發現自己的男女朋友好像更在意和更關注另外一位異性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產生一些醋意。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看起來像是在表達醋意,其實是在表達內在的擔心,他會不會因此變得沒那麼在意我,我是不是沒有那個人那麼好,我是不是可能會被拋棄。

這種恐懼與擔心的背後,就是嫉妒的滋生。

嫉妒的發生,一定是在三個人的關係之中。因為它的本質是,一個人感覺到自己應得到的東西被別人奪走了,或者是他處在可能被搶奪的危險中。

而嫉妒的對象,正是那個與自己有競爭關係的人,也就是第三個人。

所以,嫉妒的情緒在親密關係中會經常出現,因為我們都害怕,自己應得的愛會消失,自己應得的愛被人奪去。

嫉妒的情緒,是建立在愛的情感之上,我們對競爭對手的仇恨,是由對愛的客體的情感轉變而來的。

孩子不願意媽媽對別的孩子好,正是因為孩子在乎媽媽的愛。因為分享父母或分享愛人,都會讓人難受。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有時候,這種嫉妒的情感,也可能會轉變成憤怒的情緒。這也是我們常常說的羨慕嫉妒恨。

這種情感,在有二胎的家庭更加明顯。

因為第二個孩子的出現,老大的生活可能會有很大的改變。

有的孩子在媽媽懷孕期間就會感受到這樣的變化,比如媽媽隨著孕期時間的增加,身體需要更多的休息,可能陪伴他的時間會越來越少,也不能再抱著他。

所以,老大會隱隱地出現焦慮,媽媽越來越少抱自己,甚至都不能挨著媽媽,因為那還有個沒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家裡的其他人也更關注媽媽,而陪自己玩的時間也在慢慢減少。

在第二個孩子出生之後,老大的情緒會從焦慮轉變為嫉妒,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癥狀」。

有個關於孩子強迫洗手的案例,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經常去洗手,一開始父母以為孩子有強迫行為,但其實是,孩子在通過這些行為來緩解自己的情緒。


「我的我的我的!」孩子這麼說的時候,是小氣嗎?


這個孩子做了個夢,他在夢裡殺死了弟弟。他又對自己這個夢感到害怕,所以通過洗手這麼一個象徵性的行為,想洗掉自己對弟弟的嫉妒與恨意。

這是孩子在壓抑自己的情感,但是卻通過夢或「癥狀」去表達了自己不敢表達的東西。

而能夠直接告訴媽媽,對媽媽抱別的孩子,誇別的的孩子的行為表示不滿,甚至是表達憤怒的孩子,其實是心理健康的表現。因為他們沒有壓抑自己的這些情感。

如何面對孩子的這些狀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和孩子重複的確認,爸爸媽媽是愛他的,沒有人可以替代他的位置。

在二胎的家庭里,父母也可以對孩子承認自己的不足,也許會因為照顧弟弟妹妹而忽略了他,但不是因為他不重要或是被替代,而是因為弟弟妹妹還不具備基本的生活能力,所以需要大家的照顧。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當他產生懷疑的時候,可以隨時來和爸爸媽媽確認這一點。

孩子不願意媽媽對別的孩子表達好感,很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孩子想得到父母的確認。孩子要的不是講道理,不是和他說要大方,不是和他說要懂事,孩子只是想和父母確認: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是喜歡我的,我是不會被替代的。

得到足夠的確認,才能內化到孩子的內心,成為他的內聚性自我。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就不容易受到別人的評價所影響,因為他的內在有一個穩定的、安全的核心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家長做好這幾點,寶寶不惹事,也不吃虧!
養女兒,讓她「漂亮」很重要!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