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亡後,此猛將還打殘左宗棠八營湘軍,後嘉應州墜崖被俘剮

太平天國亡後,此猛將還打殘左宗棠八營湘軍,後嘉應州墜崖被俘剮

原標題:太平天國亡後,此猛將還打殘左宗棠八營湘軍,後嘉應州墜崖被俘剮


【本文為永宣論史原創,禁止轉載】


自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高層分裂嚴重,翼王石達開出走,有很多翼粉(翼王的粉絲)跟著石達開逃離了當時充滿血腥味的天京。其中包括楊輔清、汪海洋、張遂謀、黃玉昆、童海容、朱衣點等重要將領。但是石達開單幹後,幾乎百戰百敗,又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於是大夥都迷茫起來,一部分翼粉乾脆變回了天王粉,先後脫離石達開,萬里回朝,重新效忠於天王洪秀全。


原來為翼王的鐵杆粉絲的汪海洋都回天京了,那還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呢,於是又有一老廣西將領帶著部下回到了天京,他就是譚體元,廣西象州人,參加了金田起義。1861年,譚體元率軍參加平定浙江的戰役,接著轉攻福建,最後回援天京,面見洪秀全。這算是立了大功,洪秀全很讚揚這位重新歸來的老廣西兄弟,封他為偕王。譚體元也知恩圖報,從此無比忠誠於太平天國和洪秀全。


1864年,天京陷落,譚體元和堵王黃文金護著幼天王殺出重圍,一路逃到了江西,但是隨後幼天王和這隊人馬覆滅了,譚體元只好換回清朝的時髦髮型和裝扮,然後逃到也在江西的汪海洋大營,繼續和汪海洋共圖復國大業。


1865年三月,譚體元和汪海洋從廣東大浦回攻福建永定,守永定的是左宗棠的部將王開琳,他派總兵丁長勝分軍扼扎距城三十五里的獵射凹。而譚體元負責攻打的就是獵射凹,他先在要隘之周建立營寨,防止永定縣城的王開琳增援,然後決定擒賊先擒王,集中精銳攻破了總兵丁長勝的營壘,譚體元一馬當先,衝進去,手起刀落,斬丁長勝於慌亂之際。果然,太平軍順利解決了其他的清軍營壘。


這是一次大捷。譚體元幾乎滅了湘軍八營,還斬總兵一員。就連時任清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向清廷奏報說:「四月二十二日,永定獵射凹之敗,新湘六營,老湘兩營俱陷,宿將丁長勝死之,為臣軍從來未有之事」。



然而,半年後,汪海洋戰死在嘉應州,局面艱難,這時太平軍推舉譚體元為首領,重舉抗清大旗。但是據守嘉應州這座孤城是沒有任何希望的,譚體元和主要的部將胡永祥商議,最後決定撤出嘉應州,經福建轉兵安徽,然後和北方賴文光部太平軍匯合而繼續戰鬥。在一個深夜,太平軍成功撤出了嘉應州,胡永祥率先鋒主力先行,譚體元親自率精兵殿後,擊退了清軍。


但是粵東嘉應州和潮州一帶山地崎嶇,根本無法正常行軍。「州南狹隘,群峰峭削,一徑縈紆」,譚體元和太平軍很快被尾追的清軍趕上了,被逼入絕境。譚體元親自率軍在深澗山谷邊和清軍血戰,清軍和太平軍中不斷有人墜入深澗,摔得血肉模糊。譚體元幾經惡戰,體力不支,突然一不留神也跌入深澗裡面,幸虧下面有很多屍體墊著,才只摔暈,沒多久蘇醒過來了,一個人沿山下方向爬著,好不容易爬到了路邊,但是幾天沒吃東西,餓倒路上而奄奄一息。


最後,他被經過的清軍俘獲,隨後在廣東嘉應州鬆口堡被剮殺。


?


參考資料:羅璽綱《太平天國史》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宣論史 的精彩文章:

明宣宗「掃黃記」
太平天國滅亡後,殘留的這位將領很擅長平原大兵團運動戰,軍事家

TAG:永宣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