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去哪了?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去哪了?

11月2日,晚11點,急診有一胸痛患者會診,從癥狀和心電圖判斷懷疑心肌梗死。

患者是一位61歲的大叔,表情痛苦,平時抽煙,不喝酒,有高血壓病史;但是心電圖並不是那種典型的心肌梗死,做完心電圖還得看抽血的肌鈣蛋白及心肌酶的結果才能進一步診斷。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去哪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這期間王醫生需要和家屬進一步溝通,家屬中主事的應該是他的兒子,帶著一副眼鏡,說話有一套,患者兒子說:「網上說懷疑心肌梗死,需要儘快做造影,不需要等待血的結果,你這在這裡等,耽誤了,負的起責任嗎?」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去哪了?

王醫生不得不再次和這位家屬交流:「我可以再給您解釋一遍,急性心肌梗死分為兩種:

一種是根據心電圖很容易診斷的,這種心肌梗死,可以儘快去做造影,甚至做支架,同時等待血的各項結果。

還一種心肌梗死根據心電圖是無法判斷的,我們需要化驗血,而且這種心肌梗死也不能儘快造影,需要根據危險分層,決定是24小時內造影,還是一周後造影。

目前您父親的表現更像第二種,我們暫時不能確診是不是心肌梗死,但治療不會延誤,因為暫時無需造影,先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方案是一致的。」

那位兒子,轉身拿著手機不知道是不是又看了一會兒;過來一會找到急診醫生說,那就聽你們醫生的吧......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去哪了?

其實在臨床常常能夠遇到這樣的事情,這個家屬只是其中的一個代表,網路發達了,什麼都能查,可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上網都能看病就不要醫院和醫生了。

(心血管王醫生正式授權原創保護,如有竊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責任。)



醫生,你先別急抽血,你先看病。

抽血,抽血,西醫看病就知道抽血,還抽好幾次,也不知能化驗一個啥名堂。

這是很多朋友,對抽血的質疑。

作為心血管醫生,舉一個例子,比如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院,我們需要:

1、血常規:了解白細胞,看有沒有感染,或應激;血紅蛋白,看有沒有貧血,以方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肝素抗血小板、抗凝;為儘快抗血小板,抗凝做好準備。

當然,那種心電圖典型的心肌梗死,只要沒有明確出血病史,也可以直接服用阿司匹林,無需等待化驗學的結果。

2、肌鈣蛋白、心肌酶:驗證和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酶意義重大。就像這位大叔,只有化驗結果出來才能確診是不是心肌梗死。

3、電解質了解血鉀、鈉、氯:低鉀或高鉀都會造成惡性心律失常,加重心梗風險,如果血鉀低需要儘快補充血鉀,以免因為低鉀造成惡果。

4、凝血酶:為下一步抗凝以及使用肝素打好基礎,如凝血不正常,會增加出血風險。

5、肝腎功:這是最基本的檢查,為下一步使用藥物及造影做好準備,肝腎功不好都會增加出血風險,有好多藥物也不好使用。

6、血糖、血脂:低血糖、高血糖都會有一定的風險;對血脂的了解,明確高脂血症診斷,為調脂做好準備。

7、術前病毒系列:對於需要急診支架術的患者,必須了解術前病毒。

8、BNP:配合了解心功能。


這就是一個急性心肌梗死的普通抽血目的。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去哪了?


除了心血管系統,作為臨床抽血,可以查出哪些病呢?

1、血液系統疾病

有沒有貧血,貧血的程度,有沒有缺鐵,紅細胞形態,白細胞數量等等,有沒有白血病,是不是通過骨髓檢查,進行分型。

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等等判斷有沒有細菌感染。

血小板情況,判斷有沒有血小板疾病。

2、內分泌的疾病

糖尿病,空腹以及餐後,還有糖化血紅蛋白,這是最基本,;

甲亢或者甲減的患者,通過驗血,看看甲狀腺激素有沒有異常。

3、臟器功能

肝腎功能有沒有異常,轉氨酶,膽紅素,肌酐,尿素氮等等。

代謝性疾病,血脂高不高,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有沒有異常。診斷高脂血症的依據。

4、腫瘤

腫瘤有時候通過抽血也是可以查出來的,很多腫瘤患者會出現貧血,還有種類眾多的腫瘤標誌物,癌胚抗原,AFP,CA-199,CA125等等。

5、病毒系列

排除各種肝炎、梅毒、艾滋病。

6、免疫系統疾病

比如類風濕關節炎以類風濕因子、抗Sm抗體等抗體滴度的改變,乾燥綜合征以抗核抗體、SSA、SSB抗體的陽性為主。

此外,還需要血沉、C反應蛋白檢查評估疾病活動度及治療效果。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去哪了?

還有最常見的幾個關於總抽血的問題,王醫生一併告知:

1、抽血為什麼不是一次?

2、為什麼不是一管血呢?

3、總抽血會貧血嗎?

4、抽出來的血液去哪了

1、不是一次,很多指標是動態的,而且短期了解變化很重要,比如感染時候查白細胞,使用藥物以後是否恢復正常,要通過血液來反應;心肌梗死反覆查心肌酶,是因為心肌也是動態的,心肌梗死開始幾個小時,逐漸升高,直到24小時左右達到高點,此後逐漸恢復正常等等情況。

2、不是一管,因為項目不同,儀器試劑盒等等不同,血常規、凝血、病毒系列、免疫系統、腫瘤標記物等等都分別需要一個獨立的管子;肝腎功、血糖、血脂、電解質這些可以在一個管子里。

3、我們化驗抽血每次約少的3-5ml,最多10ml,我們體內的血液大概4000-5000ml的血液;我們每次獻血200ml都不會造成貧血,何況10ml?肯定不會造成貧血。

4、這些血液經過化驗後,作為醫療垃圾,專業處理。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幹啥?抽出來的血去哪了?

血液檢查在現代醫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於疾病的診斷非常有意義,有時候起著決定作用!

(心血管王醫生正式授權原創保護,如有竊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血管王醫生 的精彩文章:

總是心慌,可是每次做心電圖正常,醫生告訴您怎麼回事
醫生都在開檢查單,聽診器用的越來越少?聽診器真的沒用了嗎?

TAG:心血管王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