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戊戌六君子」被慈禧處死時,有人露出微笑,有人則怕得痛哭

揭秘「戊戌六君子」被慈禧處死時,有人露出微笑,有人則怕得痛哭

原標題:揭秘「戊戌六君子」被慈禧處死時,有人露出微笑,有人則怕得痛哭


1898年的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是晚清維新人士通過提倡西方文化,改革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為達到救國救民目的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而變法也就像襁褓中嬰兒一樣,僅僅經過103天就遭到了以慈禧為頑固派勢力的瘋狂鎮壓。


最終光緒帝被囚禁於瀛台,變法的領袖人物康有為、梁啟超則分別逃往法國、日本。有六位參與變法的維新人士被殘酷的殺害,他們就是「戊戌六君子」,有譚嗣同、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和康廣仁。但「六君子」在被慈禧處死時,表現卻各不相同,當時有人露出微笑,有人則怕得痛哭!到底是怎樣的原因造成幾人如此大的反差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探究竟吧!


慈禧


1898年6月16日,康有為,梁啟超聯名上書光緒帝,提出了變法的具體要求,很快便得到了光緒帝的贊同。但事情似乎並沒有想像得那樣順利,變法因為危急到了一些人的利益,故當時的朝廷分成兩派,即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太后派」和以光緒帝為首的「皇帝派」。朝廷雖劃分兩派,但國家大權還是掌握在「太后派」手中,而他們是反對變法的。


變法本來就讓慈禧太后惹惱了,後來康有為聽信一個謠言:慈禧太后和將要廢掉光緒皇帝。康有為的變法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光緒帝的支持,他聽信了這個謠言,企圖出兵包圍頤和園殺掉慈禧太后。然而事情並不是他想像的那麼簡單,最終慈禧太后先從榮祿口中得知了這個陰謀,十分惱怒。隨後慈禧太后就發動了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清廷同時逮捕了譚嗣同、康廣仁等六人,當時慈禧太后就說到:「捕變法者,不經審判,直接處死!」。


網路配圖 譚嗣同


然而「戊戌六君子」被捕後的表現卻各不相同,當時有人露出微笑,有人則怕得痛哭!首先我們要說的是譚嗣同被捕前他本有機會脫險,但他沒有走,大義凜然的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知,請嗣同始。」,在獄中他從容不迫,常在牆壁上題詩明志。臨行前,他高聲疾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激動的像赴宴一樣。


同樣慷慨赴死的還有林旭,當年他才24歲,是六君子中年紀最小的一位。被捕後,有老獄卒說他在獄中泰然自若,「時時作微笑」,據說他早就將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中外日報》也報道稱,他臨刑時「先號咷而後笑」。而年齡最長的楊深秀已50歲,堅強不屈,寫下了「縲紲到死真不怨,未知誰復請長纓!」的毫邁詩句。劉光弟就刑時更是淡定自若,打死也不跪。


網路配圖 戊戌六君子


世人都讚歎這四人,乃真君子也,為萬世所敬佩。可有兩位老兄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楊銳原本是張之洞安插的親信,在變法形勢嚴峻的時候,楊銳動搖了,感到了害怕,想抽身而退。被捕時他大呼冤枉:「我當差才5日,還沒有上過一道奏摺,就慘遭此橫禍,我是冤鬼啊,臨死前他還想向慈禧表明心跡,要申訴,可是沒有等到這個機會。」


的確,楊銳還顯得有點「冤」。他原本是站在康有為一派的對立陣營,是戊戌變法另一方思想代表——張之洞最器重的幕僚之一,不過也是變法中的重要人物。慈禧發難前,他正打算離京奔喪,但被張之洞留了下來,錯過一個本可以逃掉的機會。被捕後,都以為等到事情真相大白後,就會被釋放。沒曾想慈禧太后卻寧肯錯殺一人,也絕不肯放過一個。



康廣仁

要說有冤死鬼,康廣仁才是真的冤。他本來就反對他哥哥康有為的戊戌變法。作為康有為的弟弟,康廣仁的死頗有些「以弟代兄罪」之意。此前,在康有為積極活動時,康廣仁很有些看法,覺得「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行太大」。他最早預言了維新派毫無兵權終究會失敗,但卻在誅殺六君子的詔書中被視為罪魁。據那位老獄卒說,康廣仁在獄中用頭撞牆,大哭:「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來承當。」《申報》則報道,他臨刑時「面色如灰土」。


現如今我們見慣了史書中視死如歸的烈士,人們或許會覺得康廣仁這樣太過窩囊。但他畢竟不是譚嗣同,沒有為變法而流血的覺悟,也沒有想到,寂寂無名的自己會背上謀反的罪名。或許他最大的罪狀,就是身為康有為的弟弟。幸好此時已不流行「株連九族」,屠刀還沒有舉到他在南海的親眷頭上。據說後來康有為還編造了一個故事哄騙母親,說康廣仁並沒有死而是逃到蒙古,出家避難,還不時偽造一封家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鑒智 的精彩文章:

溥儀與相親對象逛街,看中一件衣服卻買不起,臨走前寫下八個字
中日甲午戰爭:大清光緒皇帝宣戰諭旨VS日本明治天皇宣戰詔書

TAG:讀史鑒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