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為什麼這樣說

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為什麼這樣說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一個與年齡有關的俗語,之前說過「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這一期就接著往後說。字面意思也很簡單,七十歲的時候不要在外面留宿,八十歲的時候不要在外面吃飯,九十歲時,不要隨便出門坐坐。至於為什麼有這樣的說法,這期就分別說一下原因。

首先說「七十不留宿」。人到七十古來稀,人到了七十歲可以說是高壽了。雖然現在七十歲的人比較常見,但在以前可不是那麼常見的。人到了七十歲時,身體的各種器官都逐漸老化,對外界的適應能力也隨之下降。即使一個經常鍛煉的人,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如果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可能由於各種原因,可能導致人不適應新的環境,就更容易生病,這就是大家平時所說的水土不服。即使年輕人都會出現這種狀況,更何況是老人。

其次說下「八十不留飯」。八十已經到了耄耋之年,皮膚一般會變成鐵黑色,牙齒掉光。這個時候的老人,很多都是疾病纏身,並且有很多忌口。如果隨便吃東西,很可能引發老人的各種疾病。而在外吃飯,由於不知道飯菜中放了什麼材料,吃過以後很可能誘發老人犯病。所以到了八十歲,就不要隨便出去吃飯了。

最後說下「九十不留坐」。八十歲被稱為鮐背之年,老人背上開始出現老年斑,行動也變得無力。即使普通的行走都可能需要有人攙扶,更別提出門找地方坐坐了。到這個年紀一般都是在家養著,盡量的不要外出。這個時候的老人,可能一場風寒都經不起。

綜上所述,「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是告訴我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遵循客觀規律。到了什麼年齡就做什麼事情,這樣才能健康長壽。不要想著做哪些不符合自己年齡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梳留影 的精彩文章:

俗語:有事叫公公,無事臉朝東,這個俗語很現實
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說的挺有道理

TAG:江梳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