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人民日報:愛孩子,請從體育教育開始!

人民日報:愛孩子,請從體育教育開始!

體育鍛煉對孩子有什麼好處?為什麼要堅持體育鍛煉?

《人民日報》曾刊登過一篇《愛孩子,請從體育開始》的文章,文章提到的教育現象引人深思。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今天,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這一問題已擺在了家長和學校面前。

目前,我國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是家庭中最寵愛的一員,除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外,最缺少的是體能鍛煉。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作業多嗎?」放學回家之後,許多家長會首先這樣問孩子。此種對話場景反映我們比較重視孩子們的學業成績。日前,上海有民辦小學在入學時要求填寫學生父母、祖父母的學歷和職業,其中一個重要意圖據說是考察學生的智力因素。

黨的教育方針規定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關部門也要求「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樂觀。有關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每個學生平均每天寫作業時間為3個小時,是全球均數的近2倍;某直轄市有關調研表明,80.4%的中學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玲指出,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到2020年,我國近視患病人口有可能高達7億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將達到5000萬左右。到時候,在航空航天、精密製造、軍事等領域,符合視力要求的勞動力都可能面臨較大缺口。

滿足不了國家的相關需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從學生角度來看,視力等身體素質對個體生活也有一定影響。進一步說,體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也會削弱孩子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基礎。

在升學的現實壓力下,家長和學校等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比較重視,卻輕視其身體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孩子們未來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身心健康是基礎,請大家關心孩子們的體育。

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李玲指出,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假如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到2020年,我國近視患病人口有可能高達7億人,患有高度近視的人口將達到5000萬左右。

進一步說,體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也會削弱孩子們健康心理素質的基礎。

不少家長讓孩子練體育,其實家長並不渴望孩子能夠在體育方面能有什麼成就。只是希望能夠通過練體育,建立完整的人格。讓他用自信和驕傲去填充自己的人生。讓孩子練體育可以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個很好的造詣。

那麼孩子究竟該如何練體育,體育對於孩子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

幾歲開始練體育合適?

4歲以後,孩子身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等能力發展較快,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行為控制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這為練習體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這時游泳、健身操、球類運動等都是可以選擇的項目。

青少年每周應該運動多長時間?

青少年運動不足或過度對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響。世衛現在建議青少年每周應運動最少7小時,而研究人員認為或需調整運動時間的設定。

瑞士洛桑大學研究發現青少年每周運動14小時最有益,獲最高的健康評分,少做運動或每周「狂躁」運動超過17.5小時,都會令評分下降。研究人員指出,青少年未必能處理過度運動訓練帶來的壓力,隨時引發傷員及焦慮情緒,反而增加健康風險。

青少年時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請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忽略了孩子們的體育運動,忽略了孩子們的身體健康!

體育運動給孩子帶來三大好處

1、讓孩子學會遵守遊戲規則

在國外的教育中,體育運動被看作一項讓孩子知道公平競爭的教育,因為在體育比賽中,所有機會對於運動員來說是公平的。機會都是均等的,所以大家必須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決出勝負!遵守遊戲規則在現實生活中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規、制度。

2、挫折教育

每個人在進入一項運動的初期都是初學者,在運動中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而如何處理這些挫折,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影響。如果你輸給對手後,發誓一定要贏,並通過自己的訓練和努力,最終打敗對手,和你就此放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過程!

3、團對意識

奧運精神其實就是一種人格意識,既要求有個體的自強自立,也要求個體具有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就算是個人項目的運動員,其成功背後依然有很大的一個團隊來支撐,如果沒有團隊的力量,想要取得成功是很難的。樹立起一種「我為大家,大家為我」的意識,這樣才能共同進步。

來源:蘇州成長體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跆拳道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體育特長,這是最好的回答!
懶惰,內斂,網遊迷,叛逆……孩子存在這些問題,請交給跆拳道教育!

TAG:跆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