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低調的中國科技巨頭:全球市場排第三,華為聯想只能排在它後面

低調的中國科技巨頭:全球市場排第三,華為聯想只能排在它後面

隨著全球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驅動,移動互聯、人臉識別、自動駕駛等新智能應用不斷湧現,也帶動了伺服器的繁榮。以浪潮為代表的國產伺服器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市場佔有率逐年提高。

近日,根據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調查報告,本季度位居出貨量前三位的廠商分別是戴爾、惠普、浪潮。浪潮在國內市場份額為29.1%,蟬聯第一名;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增長至9.1%,位居全球第三。在過去的十八個季度中,這家企業在其中12個季度增速全球最高,發展可謂迅猛。

低調的中國科技巨頭:浪潮集團(Inspur)在數據、計算領域深耕已久,這家企業在中國人工智慧計算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60%,互聯網巨頭BAT有90%的人工智慧計算支持來自浪潮。回顧這家企業走過的四十多年,它見證了國內IT產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如今在全球市場已舉足輕重,從PC龍頭到伺服器領導者,一直追趕著科技的步伐。

浪潮前身為山東一家電子設備廠,主要生產計算機外圍設備和低頻大功率電子管。八十年代初期,信息時代已初顯端倪,PC的需求慢慢放大,一台國外品牌的電腦價格要到五萬元,大家要知道,在當年一個技術員的工資才四五十塊錢,買一台電腦可謂天價,在這樣的環境下浪潮研發了第一台微型計算機,這也開啟了IT發展的新起點。

此後幾年時間裡,PC行業風起雲湧,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以浪潮、長城、東海為代表的PC企業佔據了大多數的市場份額。八十年代末,聯想後來居上,加上國外的品牌進入,競爭日益激烈,之後浪潮決定開始轉型做伺服器。

當年一台國外生產的伺服器價格要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而看到席捲而來的互聯網浪潮,他們認為未來伺服器產業將會是一個新方向。90年代浪潮成功研發出了國內首台伺服器SMP2000,該產品基於開放架構,大量採用標準工業技術,能夠實現大規模工業應用,還獲得了科技進步二等獎。

伺服器簡單可理解為一台個人電腦的主機,它的核心作用是儲存和處理數據,如果數據是水,那它就相當於是蓄水池或者處理池。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興起,全球流量加速增長,數據處理的需求到2020年將增加20倍,伺服器的需求也因此被推升。

截止目前,浪潮信息伺服器產品規模排名世界第三、排在華為聯想之前,其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國外伺服器企業。去年營收創新高,達到254.88億元。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提前一步進行技術儲備,然後迎上去告訴市場:你需要我。這是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的努力方向,環環相扣,每環節都對企業提出極高的要求。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孫丕恕自信的表示「從一個提供計算的廠商來講,我們現在順應了雲、AI、大數據分析的需求,研發了各類途徑。我們要以技術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希望用5年的時間做到全球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柳先說 的精彩文章:

有位低調的中國商人,默默的在蘋果身上賺錢,平均每天進賬1個億
中國餐飲業的黑馬:一年不到開了1000家店,讓星巴克措手不及

TAG:柳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