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阜新銀行資本充足率逼近監管紅線

阜新銀行資本充足率逼近監管紅線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日,阜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阜新銀行」)發布2018年第三季度信息披露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59%、8.56%、8.56%。按照銀保監會的最低要求,該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僅分別高出監管標準0.09%、0.06%,逼近監管紅線。實際上,近年來阜新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然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前三季度,阜新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9.65億元,同比增長9789萬元。然而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該行的凈利潤卻有所下滑,前三季度該行實現凈利潤5.9億元,同比下滑16.43%。

資本充足率連續下滑

根據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紀公司)出具的有關跟蹤評級報告,阜新銀行前身是1994年12月成立的阜新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後更名為「阜新市城市信用聯合社」)。2001年8月27日,在阜新市城市信用聯合社和原阜新市16家城市信用合作社的基礎上組建阜新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更名為阜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7年末,阜新銀行在阜新、瀋陽、大連等地共設7家分行,下設70家支行,另外參股4家村鎮銀行。分支機構的設立在促進阜新銀行業務規模擴張的同時,也使得該行的資本補充壓力進一步加大。

2018年第三季度信息披露報告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阜新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以及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59%、8.56%、8.56%。按照銀保監會對該行各級資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上述三項指標僅分別高出監管標準0.09%、0.06%、1.06%,已然臨近監管紅線。

實際上,近年來阜新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指標呈現出逐年下滑的趨勢。上述跟蹤評級報告顯示,2015年至2017年,該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31%、12.81%、11.22%,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分別為9.90%、9.87%、8.79%。

評級報告還表示,異地分行的設立加快了阜新銀行信貸擴張的速度,該行存在持續的資本補充需求。2008年至2016年間,阜新銀行累計實施股權融資28.61億元,仍在存續期內已發行2億元次級債券、25億元二級資本債券補充資本。報告同時提到,若未能改變傳統的資本消耗型發展方式,該行未來仍面臨持續的外部資本補充壓力。

凈利潤同比降16.43%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末,阜新銀行資產總額達1663.23億元,較去年末減少61億元。前三季度,阜新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9.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789萬元。然而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該行的盈利情況卻不容樂觀。2018年1月至9月,該行實現凈利潤5.9億元,同比下滑16.43%。

利息收入作為阜新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為該行營業收入作出了主要貢獻。2018年前三季度,阜新銀行實現凈利息收入17.68億元,同比上升10.82%,在營業收入中佔比高達90%。實際上,近兩年來該行的營業收入結構中,利息凈收入的佔比均在90%以上。2016至2017年,這一數據分別為95.15%和98.13%。

上述評級報告顯示,阜新銀行利息收入主要來源於貸款和墊款以及債券投資利息收入。政策指引下,該行降低部分貸款利率,2017年該行生息資產平均生息率同比下降0.04個百分點至4.50%。與此同時,負債端受區域存貸款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貨幣市場利率走高的影響,成本上升較快,2017年該行付息負債平均付息率同比上升0.47個百分點至3.29%。多重因素疊加,導致資產和負債利率不對稱變動,2017年阜新銀行凈息差收窄至1.42%,而這一指標的數據已是連續三年下滑。

實際上,該行盈利能力承壓的態勢在資產回報率等指標上也可以體現。2015至2017年間,該行的平均資產回報率分別為0.98%、0.88%、0.73%,平均資本回報率則分別為13.11%、12.83%、10.24%,兩者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從成本端來看,截至2018年9月30日,阜新銀行在「資產減值損失」這一項目的餘額達到4.28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75.41%,而這成為該行營業支出數額上升的主要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美國對俄制裁衝擊其能源業 油氣開發外資投入遇阻
四維看盤:震蕩行情該如何應對?

TAG:金融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