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太后,每年要交多少電費?

慈禧太后,每年要交多少電費?

原標題:慈禧太后,每年要交多少電費?

小編的話:電與我們的生活密密相關,不可分割,很難想像現實生活中沒有電的情況下我們會是什麼樣子,夏天的話你會熱的泡在水裡不出來,晚上你會無所事事,白天我們的工作可能無法進行,整個世界將會亂成一鍋粥。

如果「穿」回136年前,一點點電力的光,才剛剛在歷史中亮起來……

誕生


1882年7月26日傍晚7點,上海外灘6.4公里長的供電線路上串聯的15盞弧光電燈亮起。路燈的電,來自中國第一家發電廠。



這一天,中國的電力事業從上海起步。然而,這個在中國大地上誕生的第一個發電廠,屬於英國人創辦的上海電氣公司。


1888年,北京城的第一盞電燈在慈禧太后寢宮亮起。京城的官員、富戶陸續用上電燈。


到辛亥革命前,中國有20餘座城市新建電燈廠,也相應地有了少量的供電線路。全國的發電裝機總容量只有2.7萬千瓦。


最初,發電、供電都是為了照明,發電廠大多叫電燈廠,交電費還得按燈頭來算。電,對於尋常百姓來說是奢侈品。供電方式也只是近距離點對點輸送,還沒有電網。


沒曾想慈禧太后的那個年代已經用上電了。這老太太熱愛電燈!據清《神機營檔》記載,頤和園、西苑電燈公所,官、工匠各二十名,戶部每年撥白銀60000兩,用於電燈設備的維護費用


也就是說,慈禧每年要花6萬兩白銀電費!


6萬兩白銀是啥概念?


清代,一斤相當於現在的590克,而一石相當於120斤,也即是現在的70.8千克。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按照現在每千克穀子6元計算,光緒十五年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290元。


60000兩白銀折算來也就是1740萬人民幣。一年接近1800萬電費,每個月是150萬元,相當於現在一萬多戶居民的用電量了,能頂五六個中型小區~


就是在大工業客戶里,慈禧也相當於一個中型工業企業的年用電量了,一般需要雙電源供電,還要帶自備發電機組~



每月150萬元電費,有多少?

那麼慈禧每月150萬元電費,她到底有多少電器,當時的電價又是多少呢?


電器這個……當時確實沒什麼電器,這巨額電費只是為了電燈~


據史料記載,當時,頤和園園內大戲台等處安裝弧光燈2盞、普通電燈60餘盞。西苑電燈公所的規模比頤和園電燈公所要大,據記載,重新修建公所時,籌銀十二萬四千九百兩,其中,頤和園分配五萬零九百兩,西苑分配七萬四千兩,使用銀兩的比例大概為2:3。


假設頤和園和西苑電燈公所所用燈的比例也為2:3,那麼這兩處一共有120餘盞普通燈、4盞弧光燈。以每盞普通燈100瓦、每盞弧光燈500瓦計算(一般不止一個燈泡),所有的燈一共14千瓦。假設每天開8個小時,一天要用112度電,一個月將近3500度電


3500度電要花150萬人民幣,400多元一度電,這電費也真是夠貴哇~


不過想想當年板磚一樣的大哥大也是天價。時代發展了,無論是手機還是電燈泡,都是從奢侈品一點一點的「飛」入尋常百姓家。


好想知道再過一百年,還有什麼現在的「奢侈品」也和白菜同價了~


-End-


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社區 的精彩文章:

1700多年前發明的木牛流馬,究竟是怎樣的運輸工具?

TAG:機械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