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九嶷山中的千年古村 旱澇無憂的宜居樂土

九嶷山中的千年古村 旱澇無憂的宜居樂土

九嶷山位於湖南省南部,屬於南嶺山脈的萌渚嶺,它擁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被諸多文人墨客青睞,毛澤東的《七律 答友人》中就有「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的詩句,徐霞客也在自己的遊記中盛讚九嶷山的風光!

從空中俯瞰,九嶷山是一個U形的走向,其外形彷彿是一個簸箕,最高峰畚箕窩,海拔1959米。

山頂上,矗立著一塊高度超過300米的獨立岩體,它被裂隙一分為三,就像是三根巨大的手指,伸向天空,因而被稱為「三分石」。

九嶷山下的U形盆地中,有一個村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年間這個村莊常常被洪水襲擾,據傳說,村民們每逢節日都到九嶷山頂祭拜三分神石。人們的虔誠感動了石神,自此之後,這裡再無水患、風調雨順,這個村莊也逐漸發展成了一個萬人規模的巨大村落,由於灌溉的水源豐沛而又不會泛濫,因此這個村莊取名「下灌村」。

下灌村整個村落被河流環繞,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村,都必須要過橋,這些橋建築材料和建築風格各不相同,猶如一處古橋的博物館。

下灌村周邊有三條河流,分別是東江、西江和沐水,全村大大小小的橋樑共計20多座。

雖然村中河網密布,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河邊竟然沒有堤壩的防護,村裡人說,不管下多大的雨,從來不會有洪水漫過河岸。

在九嶷山中有萬人大村,還有千年歷史,不由得讓人想去探究其中的緣由,而在下灌村附近的另一個村莊琵琶崗村,提供了線索。

琵琶崗村建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村裡很多建築民居,都有上百年的歷史,頗具特色。

原來琵琶崗最初就是鹽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產自廣東的海鹽,就是從這裡運往了湖南、廣西等地,後來,往來的商販在這裡定居下來,慢慢就發展成一個頗具規模的古村。

下灌村距離琵琶崗村距離很近,所以也是因為物資貿易,古鹽路的原因,發展起來,但能夠發展成萬人大村,水網密布,旱澇無憂更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通過測量,地質專家發現,下灌村的河流流速都很快。專家推斷:下灌村和下遊河流之間,一定存在海拔差距。而這個推斷,也通過當地地質部門的相關資料得到了印證。

地質圖顯示,下灌村流出的三條河流,在500米外匯聚在一起,下灌村和三河交匯的地點,海拔有6米的落差,接近於兩層樓的高度,這樣就使得下灌村處在一個台地之上,天然具有防洪的功能。

九嶷山的U形盆地的三面高山,阻攔了濕潤的東南季風,使得降水量略低於臨近的藍山縣,同時,降水也足夠豐沛,使這裡成為一片風調雨順的宜居之地,下灌村也就此形成,並一步步繁盛起來。

地理中國

《馬蹄形中的村落》

播出時間:11月5日 17:42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田楚韻 魯國希 曹晶晶(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潛心敬業 立德樹人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