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分享世界對中國的闡釋」

「分享世界對中國的闡釋」

原標題:「分享世界對中國的闡釋」


  伴隨著傳教士來到中國,漢學悄然萌芽。今天,孔子學院遍布世界150多個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對漢學感興趣,願意一探究竟。從外部世界看待中國是一個什麼模樣?今天的世界怎樣詮釋今天的中國?今天的漢學又呈現了怎樣的發展之勢?


在4日閉幕的第六屆世界漢學大會上,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主任柯馬丁說「學無中外」,他認為,在漢學研究上,「研究古代中國,必須置於古代中國的背景之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世界漢學大會理事會主席楊慧林進一步解釋,「當解釋傳統的時候,沒有人能說自己是"native speaker"(傳統發言人)」。於是,今天的漢學研究進入了水乳交融的狀態,進入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和融合之下。

理解


本屆漢學大會的主題是「理解中國」,這是否說明外部世界對於我們曾有過誤解?


楊慧林告訴記者,誤解永遠都會有,「從唐代僧人譯經的時候,中國人對"理解"就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佛理只能理解,不能"事釋",即不能用自己的經驗解釋不同的文化,因為這樣的解釋往往是有偏差的。」「但是佛理是可以理解,就是"以理解之"。因為用同一種解釋框架去解釋肯定有問題,無論是用中國解釋西方還是用西方解釋中國,理解的含義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是文化對話」。楊慧林說,「在差異中共同前行,是文化對話之於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價值。」


知名漢學家,夏威夷大學教授安樂哲告訴記者,誤解來自「老外」和「老中」兩個方面。老外對中國文化的誤解從第一批傳教士踏上中國土地以來就開始了,「他們把中國的"天"翻譯成"heven"(天堂),把"義"翻譯成"the way"(上帝之路),直到現在,中國哲學在西方大學的體系中還處在"宗教""神學"的範疇」,安樂哲說,「而中國對自己的認識也有偏差,19世紀以來,中國的學科設置批量引進自西方。」「就如同"認識論"這個詞是中文嗎?"本體論"呢?"形而上學"呢?這些翻譯自西方的文字影響了你們,中國正用西方的框架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的文化和歷史,這是你們對自己的誤解。」安樂哲說。

兩個星期之前,這位漢學家去河南安陽文字博物館參觀考察,在那裡,他感受到來自千百年文化傳承的力量。「這是你們特有的,用你們自己的文化看待自己吧。古代的羅馬和今天的義大利無關,今天的希臘也和當年不同,但是中國不是,一代代薪火相傳,這是你們獨有的魅力。」


包容


在「理解中國」的主題之下,本屆漢學大會對此還有一個闡釋,「包容的漢學與多元的文明」。對此,楊慧林解釋,包容,是「和而不同」。


「漢學的意義,不在於要找到一條絕對正確的道理,從而按照一定之規解釋。比如西方一些話語體系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沒有必要按照那些話語體系改變。」楊慧林說,「漢學是跨文化,跨語言的,沒有哪個故事是最好的,也沒有辦法假定誰更有資格解釋,我們是對話夥伴,來自於漢學家們的方法和觀念,不是要簡單搬來,而要激活我們對自身的思考。」


知名漢學家、匈牙利羅蘭大學教授郝清新研究中國佛學,他對包容是這樣認識的:「佛教傳到中國以後,中國接受了佛教的文化,現在隨便問一個人,佛教是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大多數中國人會回答是。這是中國文化特有的包容,有一本書叫《佛教征服中國》,實際上,從另一個角度說,中國也征服了佛教,交流是雙方的,對今天的漢學來說亦如是。」

近年來,一批漢學家通過自己的著作征服了中西讀者。比如耶魯大學教授史景遷的作品,他把一個個小人物置於歷史的大背景之下,展現他們的人生百味。他認為,這是效仿《史記》的寫法,安樂哲深以為然。儘管不少人認為,他的作品是小說不是歷史,安樂哲卻認為,「歷史本身就是故事啊,"history"(歷史)這個詞中也有個"story"(故事),為什麼要把歷史抽象到時間地點之中,抽象到概念中呢?這樣不是沒有血肉了嗎?一個外國人用中國傳統的方式描述中國,卻被西方知識體系的中國學者認為不夠嚴肅缺乏學理,這是不是有點奇怪?」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姚新中認為,這種詮釋中國的方式是值得鼓勵的。「我們鼓勵越來越多的學者研究中國,有差異很自然,不要糾結於對錯。」楊慧林進一步解釋,「漢學,本身就是一種平等的對話。」


詮釋


漢學,是由外而內的學問。漢學家的觀點能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示?


姚新中認為,漢學家不像一些學者眼中「沒有整體的文化觀,只能觸及一鱗半爪」。相反,正因為他們沒有在我們的文化中沉浸太久,更容易發現我們注意不到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也許我們才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同時,漢學家們對學科體系掌握熟練,訓練有素,從不同學科領域出發,審視我們的現實問題,更易有新視角。「但是,需注意的是,漢學家的研究往往是通過理解中國來解決他們自身的困惑,這和我們的出發點不同,漢學和國學可以互相包容,相互促進。」姚新中說。


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的闡釋和世界對中國的闡釋,都不能「一言以蔽之」。因此,在本屆漢學大會上,不少學者都提及一句蘇軾的詩句「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古中國已經相隔千山萬水,新中國正踏浪前行,激流勇進。也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在開幕式上所說,「做一事而見四海,處以今而論久遠」。「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成就前所未有,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與改革開放相伴隨的獨特風景正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理解中國的過程。」劉偉說,「分享世界對中國的闡釋,也感悟中國對世界的意義。」


(本報北京11月4日電 本報記者 姚曉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武威天梯山新發現佛造像 與北涼王「為母造丈六石像」契合
「老兵應該受到永遠的尊敬」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