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央美百年,國內外建築大師觀念交鋒

央美百年,國內外建築大師觀念交鋒

原標題:央美百年,國內外建築大師觀念交鋒


編輯:Peri,春天,小力



建築論壇宣傳片 ? CAFA


2018年11月2日至3日,「國際美術教育大會建築分論壇——挑戰:反觀建築思想、教育與實踐」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本次論壇共200多位嘉賓,分別來自33個國家,其中包括美國、荷蘭、英國、瑞士、挪威等國家的各個知名學院的院長、學者、知名建築師論壇秉持開放性框架與分本性反思,在「建築思想與挑戰」、「建築教育與挑戰」、「建築實踐與挑戰」三個議題中,追問我們如何面對挑戰帶來的危機情境,如何展開與這些悖論性時刻相連的文化態度、投射性計劃與批判性決斷,以此重新界定起點、釐清此刻與創造未來。

建築思想與挑戰


Part One




論壇現場 ? UED


2018年11月2日下午,作為建築論壇議題之一的「建築思想與挑戰」正式在中央美術學院北區禮堂拉開帷幕。論壇上半場由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朱錇主持。首先,他對到場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隨後,他對論壇的主題進行了闡述。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朱錇 ? UED



滑動查看建築面臨的危機與挑戰 ? UED


朱錇提到,本次論壇發生在具有多重意義的百年紀念時刻,即本次論壇最直接的語境——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周年以及一戰結束後包豪斯建築學院即將迎來的百年。其中「建築思想」主題包含在央美與包豪斯建築學院的教育理念的呼應上,兩所學院的發展都將開放兼容的教育理念嵌入到百年社會與時代的轉型中。


在主題「挑戰」面前,兩條歷史線索交錯在同一節點上:同面不確定的未來。面對烏托邦幻滅與共同體崩解的時代,建築學遭受到致命挑戰。論壇就如何使建築學更加積極有效地介入時代的發展,建築如何在不同的地點應對不同的社會轉型以及與時代爆炸性加速的鏈接、斷裂、雜交與消解,建築師的實踐與理論如何迅速更新,建築師如何在自身的傳統根源中發揮新的創造力等問題構築了三大版塊的內容,交叉探討了建築學的挑戰及應對。



共築共同體生態 ? UED


同時,他強調:當信息科技爆炸的時代來臨,建立一個良性健康的、全球性的以及多形態結構的共同體生態的必要性。本次會議就是追求這種共同體生態所邁出的第一步,他也號召每一位建築同仁都能成為對建築共同體生態擔負起責任的人,共同形成內核,應對挑戰。


主題陳述完畢後,朱錇即宣布活動進入「建築思想與挑戰」上半場的主題演講和圓桌會議環節。


「建築思想與挑戰」上半場



著名建築師、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實踐專業教授雷姆·庫哈斯 ? UED

著名建築師、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實踐專業教授雷姆·庫哈斯首先以「鄉村」為主題發表了演講。他首先介紹了他們在2012年哈佛的期刊當中所展示的、過去的四年中所進行的項目。這個項目是以個人為基礎進行的,他們從中發現了鄉村存在的不少問題。首先是全球化對鄉村地區的衝擊。以瑞士為例,雖然從整體來看它是比較穩定的國家,但是在20年的發展之後,瑞士鄉村的面貌還是會有所變化,其中包括新舊建築的並存。對此他們也在探尋,這麼多年來鄉村的發展究竟經歷了什麼。庫哈斯陳述道,鄉村中有比較一致性的文化,大家的居住習慣也比較相似和固定,哪怕是經歷了20年或者全球化之後。實際上鄉村地區的發展取決於城市地區的發展,但現在很多人都處於城市當中並只關注城市,沒有人真正地關注到鄉村。鄉村地區需要一定的組織性來向城市地區提供不同的產品以及服務,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價值。




庫哈斯「鄉村」 ? UED


他接著向我們展示了城市地區和鄉村地區的比較並表示希望通過對鄉村的探索感知全球變化是如何影響到鄉村地區的。在整個項目的最後,得出的結論令人十分驚訝。在他展示的世界地圖中,在實際範圍內沒有人跡的地區近期與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密切,某些地區也遭受到數字化世界的影響,數字化甚至影響到俄羅斯一些冰川的變化。


不僅如此,21世紀政治對鄉村地區的干預也非常巨大。如果不考慮國界,整個地中海的地勢變低的話,可以新增很多土地;通過與海域的比較,會知道實際能夠使用的土地。但也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比如他們設計的大橋,通過這座在歐非之間建立起的大橋,非洲的難民藉機逃到歐洲,這在政治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動亂性。




庫哈斯「鄉村」 ? UED


對於鄉村的探索,庫哈斯不僅局限於此。他還發現納粹時期,德國同樣把鄉村作為統治中最重要的地區;以及美國於1944年制定的計劃當中提議,把德國當成牧場區,試圖破壞德國人的畜牧產業;中國對鄉村地區也極為重視的,他們把農民集中起來進行工業活動;歐盟也非常注意鄉村的生活狀況、建築文化。在內華達區製作數據收集盒子的產業規模有所增加,並且有專門為汽車提供數字收集服務的空間。

庫哈斯提到,在21世紀,建築是面向未來的,注重的是機械而不是人。數據化時代,空間不一定越來越大,但它一定會顛覆人們的生活方式。太空中存在非常多可以檢測我們活動的空間站。在美國深受機器影響的地區中心是生產百分之八十的農產品區。機器的干預是非常高效,農業活動通過它來完成,甚至溫室種植的過程也變成了人工智慧控制的過程。但我們也會看見一些地區出現土壤的消失、森林中出現巨坑,類似這樣的環境問題屢見不鮮。



OMA成員和《建築的元素》作者之一斯蒂芬·彼得曼 ? UED


OMA成員和《建築的元素》作者之一斯蒂芬·彼得曼向我們闡明,中國自19世紀70年代實現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不論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中國都實行的是一種「致富光榮」的理念。大城市越來越多,生態環境也有所改變。


通過對比中美兩國同一時期的社會面貌,他們發現了存在的一些共同點。比如中美兩國的土地情況。他展示了兩國公路的建設並對兩國農村地區的貧困水平做了比較。除此之外,他們也在考慮土地的保有以及自然的保存。比如說他們會與學生一起進行研究,繪製太陽能和風能在中國的分布情況、調研它未來的前景。他也提到中國愈加繁榮的機場建設、中國農村旅遊業取得的長足進步以及在農村地區蓬勃發展的美學和電商。這意味著,農村地區在時代的發展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大家可以在農村生產蔬菜,提升糧食產量,甚至會住在高樓里。這些都是一種比較共產主義的生活方式。斯蒂芬認為,所有的變化都會反映在中國農村地區的新發展當中,他們也會通過這些知道社會未來會是什麼樣的。



日本著名建築師磯崎新 ? UED


日本著名建築師磯崎新在演講中表示,「建築=Architecture」是我們普遍的認知,但對這兩個詞深層次的定義卻少有人思考。他從東西方語境的背景差異談起,僅用簡短的兩頁PPT,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觀點。「建築≠Architecture」也是他此次演講的主題。磯崎新強調了這個不等式中的不等號,從詞源說起,闡釋為何中文的「建築」一詞不能等同於英文的「Architecture」。



磯崎新「建築≠Architecture」 ? UED


西方的 Architectrue 一詞源自拉丁語,中文「建築」一詞取自日本漢字。 Architecture 內涵廣闊,可漢字文化圈內卻沒有直接的翻譯能概括所有內涵。早期有西方學者提出,Architecture 包含了 space、time、architecture 三個意思,有日本學者將其分別譯為「時間」、「空間」和「建築」。磯崎新表示自己學生時代就存有疑問:「時」、「空」是東方語境的既有詞,含有「時空交融」的意義,但日本學者在翻譯時加上了「間」這個字,這是西方語義所不具備的,「間」到底是什麼?因此磯崎新從事建築活動的多年間,一直在追尋 Architecture 真正的內涵。


磯崎新用第二張PPT給出了自己對 Architecture 的理解,他認為artist(藝術家)、engineer(工程師)、strategist(戰略家) 都可以算作建築師的職責。所以「建築」一詞概括 Architeture 準確嗎?他希望在座的各位不同文化圈的建築師都能對這個問題加以關注,並進一步探討。


專訪 | UED × 磯崎新


UED:您怎麼理解「挑戰」?您現在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磯崎新:作為一個藝術家來說,如果你想去挑戰什麼的時候,反而出不來你要挑戰的東西。而只有你一貫的身體、血液、思想都在最前沿的狀態時、只有置身於自身身份的極端狀態下才能出現快步的可能性,這時候就不用刻意去挑戰什麼了。所以在這個層面上,如果問我還有挑戰嗎?我的回答是,我現在做的所有項目都是挑戰。


UED:您在建築設計中如何實現「社會性」?您認為應該如何培養學生對社會問題的敏感度?


磯崎新:在建築設計中,我會將建築師所涉及的人文、社會以及藝術層面一起考慮。建築是否富賦予思想和建築是否需要快速成型,我會分開來看。建築師在工作時更多考慮到賦予思想的部分,而對於學生來說,他們的敏感度更多來自工程(Engineering)和繪圖(Drafting)層面。當然,他們可以遵循自己的選擇,因為每個工作崗位都需要不同的人才。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莫森·莫斯塔法維 ? UED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莫森·莫斯塔法維和大家一起討論的是教學與實踐的關係——作為一個設計學院,它面對的挑戰是什麼。莫森表示,教育和實踐,是藝術類院校經常要考慮的一個問題。而說到實踐,很多人會覺得實踐只與職業有關,但現在從事建築行業的,並不一定都是專業人士。實踐反映了學院如何與外界相互溝通,也反映了外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參與到建築工作中。莫森說,庫哈斯在演講中提到的農村的情況,很好地幫我們詮釋了理論及實踐的關係,而庫哈斯和 AMO 將學生設計與項目相結合的方式,也向我們展示了當代建築活動中教學與實踐的關係。




莫森「教育與實踐」 ? UED


區別於傳統的巴黎美院布扎體系,學院進行的研究及調查更貼近實踐。越來越多的學生也想要了解他們的工作會對於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他們的工作和世界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此外,學院還關注如何進行知識的推廣。學院的知識可以更好地促進當代建築的實踐。比如對世界影響巨大的城市化進程,我們在學術研究中充分考慮這些問題,並在生態都市主義等文件里介紹了一些當代的建築設計以及城市化的架構。他們希望設計師可以更好的思考設計,並通過設計帶來社會效益。


在學院之外,比如在法國南部的一些地區進行研究工作。在這些地方,我們看到了很多的環境問題,同時我們思考這些環境問題會對於本區域可持續發展造成什麼影響?現在他們正在與基金會合作,探究如何通過學術的層面來解決這些區域性的問題。他舉例說明了學生可以選擇的研究項目,比如極端環境住房、Slovenia 山間住宅、日本可持續廚房。他們希望通過建築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而學院通過研究得到調查報告,最後將成果反哺到這些地區。同時,他們也希望幫助本地進行城市化發展的規劃,為他們的城市發展計劃注入新的現代化的思想。



莫森「教育與實踐」 ? UED


此外,學院還會以不同的形式來宣傳他們實踐與學術的影響,讓學術界更好地了解他們正在進行什麼樣的實踐。??在哈佛我們會舉行小型的圖書分享活動,比如說中國對於水泥的使用情況及其與美國的比較。他們認為這樣的研究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指向性的。與此同時,莫森也希望學界去了解實踐的歷史,因為實踐的歷史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現在做的工作。除了收集信息,學院還以更高效的方式去傳播信息。??他們將知識以書籍、網路媒體等的形式傳播,以一種中介的方式來進行建築研究。


穆斯塔法維認為學界有義務去提供多樣化的這些知識。同時學院的工作室也針對不同課題進行研究,比如磚的製作,纖維的塑形,雙性博物館城市等等。過去六年,學院與中國及其他一些新興亞洲市場,如馬尼拉、吉隆坡等進行合作研究。在中國,他們研究邊境城市的建築、中國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同時也在思考農村的城市化進程。在學院與社會實踐的層面上,學生不僅與學術界合作,也熱心地參與到各個社會項目中。這為社會帶來了積極的改變,同時這也幫助學院更好地履行了社會責任。

?


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現場 ? UED


主題演講結束後,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朱錇,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莫森·莫斯塔法維,著名建築師、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實踐專業教授雷姆·庫哈斯,日本著名建築師磯崎新,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李翔寧,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周榕(右起)針對「建築思想與挑戰」議題版塊進行延展性的對談。


崔愷首先發言並說明本次論壇是更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活動,有一些社會性的話題很有意思。他提到,建築不僅僅是技術服務的角色,同時也參與到思想的交流。在如今城市的轉型中,思想和價值觀變得很重要,甚至這樣的價值觀的討論也會引發思考。建築性當中傳統的烏托邦思想、面向未來的開放性思想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支持。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李翔寧發言 ? UED


李翔寧指出經過社會的巨大變革後,當代建築理論的沉寂。庫哈斯寫作《癲狂的紐約》的時代、由紐約城市和建築研究所代表著的西方理論空前繁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許多著名建築師已經成為各個建築學院的終身教授,隨之他們的理論也漸漸經典化、固化,他們逐漸成為曾經奮力批判的主流思想當中的一員。在經歷了數據化、參數化洗禮的建築界,似乎很難再找到正面的、富有建設性的理論和實踐。2016年,李翔寧應莫森·穆斯塔法維的邀請,在哈佛舉辦了題為《批判的實用主義》的當代建築中國的展覽。他選擇了當代60位傑出建築師的作品。在中國每兩年就會湧現出很好的作品,然而在中國建築繁榮的表象下,一個讓人思之害怕的事實就是我們依然在接受西方建築的啟蒙。中國理論學家們願意說我們從未現代過,所以建築師實際上在經歷 Rafael Moneo 所說的「理論的焦慮」,這種焦慮的結果就是我們把柯布、路易斯·康、阿爾托和斯卡帕等當成我們的精神導師,並想在今天重新再走一遍他們在半個世紀前就走過的路。建築師以柯布為原型進行模範性的學習作為榮耀,當今中國研究柯布的碩士、博士論文大約佔到80%。


他補充說道,理論家們提倡建築應當回到基本問題:結構、材料乃至建構並提倡一種真實性,無論是材料還是文脈的真實性。事實上正如 Alan Colquhoun 在他的文章 Concept of Regionalism 中指出的,今天一種並不真實存在的地域性真實其實只是為了有趣的形式所找的一種理由。這同樣適用於所謂的建築性、建構性真實。當代中國建築的學術圈被來自西方的過去的價值觀所裹挾,這似乎已經成了另外一種政治正確,似乎討論空間形式就是不道德的、可恥的。今天中國到處湧現的網紅建築在如同經歷了統一的整容手術的無聊的空間面容,再抹上素混凝土、中國風的木製傢具,似乎就可以展現出魅人的建築圖像。無論是東方和西方、從什麼時候起,空間和形式已經不再成為建築的基本問題而被建築理論放逐了呢?無論怎樣討論社會公正主義、可持續生態還是建築建構或者地域性、知識性都無法掩蓋這樣的事實——整個人類都在失去欣賞設計、建造打動人心的空間形式的能力。這就是李翔寧向我們闡述的當代在他眼中的建築理論和實踐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周榕「結構化知識碎片與廣義結構化思維」 ? UED


周榕以《結構化知識碎片與廣義結構化思維》回應「挑戰」的主題。他從三點為大家進行了闡述:


一,人類知識的結構性困境。知識的結構性困境可以闡述為當今世界,每個人的不確定性來自於超出人類可控的常規的範式結構,這個力量可能是技術進步、政治衝突或是人類進入加速迭代的進程。在這個過程中,時間、空間以及人類的情感全部變得碎片化,最終危及到了本應最穩定的人類的知識體系。但知識的碎片化不能被原有的人類文明在世界建立起來的體系所結構化,甚至世界的原有結構也被海量的信息所衝擊而崩解。實際上就是,危機世界中只能提供碎片,但不能提供有結構的完整世界。城市工程師有能力引發一頭怪獸,但他沒有能力馴服他,他們有能力為我們創造一個世界,但沒有能力為我們創造一個世界觀。


二,建築思維的結構性閑置。現在建築思維的本體特徵就是烏托邦思維,即創造一個並不存在的幻想世界的思維。對於如何虛構一個幻想世界裡的世界觀,沒有人比建築師更有經驗。由於既有的世界規則、世界觀的嚴重限制,建築師創造世界與世界觀的能力被嚴重閑置了。比如我們熟知的 Super Studio、Archigram 這樣具有非凡想像力和革命精神的建築小組也不得不屈服於重力規則的普遍限制,不得不把他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想像打扮為一種建築的面貌。


三,運用廣義構架思維打造知識跨基新結構。面對全新的數字烏托邦,建築師不能坐以待斃。60年代的建築師們通過建構創造現代世界的思維依然值得參考。建築師的傳統建構思維必須擴展到更廣義的維度,有關世界的知識是跨基存在的。我們能否從跟水泥磚頭、泥瓦匠類型的物質空間的建築師轉型為知識建築師和願景建築師。這是在周榕看來建築師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演講結尾,周榕引梵高所說的「只有真正的畫家才不害怕空白的畫布」,表達出「只有真正的建築師才不害怕不確定性的未來,只有創造才有可能導致未來」的想法,對建築師的未來發展表達憧憬。



邱志傑「谷歌地圖時代的山水畫」 ? UED






滑動查看邱志傑創作的地圖 ? UED


邱志傑進行以《谷歌地圖時代的山水畫》為題的發言,他以「地圖」為策展方法,探索與世界所構成的連接,向我們展示了很多創作作品。他在地圖中表達了諸多主題,比如:故事、遊戲、情感、烏托邦、人類命運、植物、醫藥、身體、虛構旅行、革命循環等等。他表示,現在的美術館建築已經成為展覽空間最大的,所以會讓策展人在整個空間繪畫龐大的藝術作品。他也向我們展示了在伯克利美術館做的「建築生命展」,在新加坡展出的「地圖的地圖」以及在香港西九龍火車站展出的「香港文化地圖」等等。


地圖對於邱志傑來說,構造一種有意思的連接。例如,旅行者地圖中會出現馬可波羅、權杖,但也會出現漂流瓶和花粉。在他描述所有的空間和交通技術得到最高發展的時候,所有神話人物的名字又重新出現了,於是世界又被混於一談。在他看來,畫地圖的過程是把空間命名為場所的過程,它是一種構造和搭建關係的方式。他也提出他觀察到的人類的焦慮,即漸漸陷於一種畫地為牢的境地,所有人類的能力都需要經過考核,但早些階段誰都有可能成為教育者及建築師、誰都有可能去畫一張屬於他自己的地圖,在被現代化抹殺可能的時代,他提醒我們需要重新構建那樣的時刻。



圓桌會議 ? UED


朱錇:四位學者的分享都應對了今天的主題。你們還有什麼需要跟我們分享或者有沒有問題想要提出的?


庫哈斯:我們看到你們兼備的嚴肅態度和自由精神,你們利用精美的技術去創造、啟迪,你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看到今天在場的教授和學生,這是我最大的感想。


磯崎新:在我看到中國建築思想的變革,聽到各位的發言,我發現你們採取了一種綜合的思想談論建築問題。所有的傳統的亞洲思維甚至全球思維都在改變,所有教育機構都要考慮如何教授學生,我個人不太了解。也許庫哈斯拓展了建築概念,他的建築及建築研究覆蓋了全球發生的各個方面。對於建築的思考還沒被我們建立起來,我們也沒有考慮到在鄉村發生的變化。庫哈斯說建築師不僅是建築師本身,也是藝術家和工程師,建築師們正在改變他們的想法和項目。也許有的事情也需要重新建構和組織,這種改變就是建築。建築領域包含了我們生活的各方面,我們現在對話的主題就是建築,當我覺得在世界各地的對話都是建築思潮。


莫森:當您(磯崎新)展示圖片的時候,我看到了不同的分類,今天我們看到的情景就是這種分別不是那麼明顯,建築也沒有明顯的定義。建築師所承擔的角色在現實中是多維度的,他們有的時候需要深度理解材料、有的時候需要在不同的社會場景中進行營造。當我在聽到李翔寧的發言時,我十分高興地看到他對當下所發生的事情進行的研究。並且我也看到在中國進行的各種各樣的討論。對於中央美院這樣的教育機構不僅要提供具體的知識,還要提供思維的引導。這是我認為本次會議的重要性。我想聽聽您(磯崎新)和李翔寧教授的看法。


磯崎新:不論是在印度,還是在伊朗都有非常濃厚的歷史,他們的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國東方文化之間存在的中間性的文化,可能是在世界地圖上存在的中間地帶。在這些地方正在發生變化,一些全新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在中間地帶。


李翔寧:我們確實缺少意識去思考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什麼,我們在經常性的講座中討論過去韓國和一些東方國家如何影響全球的建築,同時也探討建築材料等領域。我認為,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借鑒日本的一些知識。


「建築思想與挑戰」下半場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 ? UED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主持了「建築思想與挑戰」論壇活動的下半場。他總結陳述了論壇上半場的主題演講並宣布活動進入論壇下半場的主題演講和圓桌會議環節。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王澍 ? UED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王澍對比中央美院與中國美院的建院歷程,表明中國美院自2003年建系、2007年成立建築學院以來,一直走得比較謹慎。他們基本沒有做過展覽,一直埋頭不斷地做各種實驗,在辦建築教育的第十年做了回顧展,這也讓他們反思到十年間究竟在做些什麼。他對比了北京、上海,提到庫哈斯設計的央視大樓對於一個城市的影響。類似上海這樣的城市也讓他回想起2000年為什麼、以什麼樣的心情到美院辦建築教育:社會上一般說法說是因為中國建築太缺乏藝術,在美術學院辦建築教育是希望給建築設計、建築師增加藝術感,給理工類院校的建築教育做一些補充。至於個人,我非常清楚。當時我拒絕了同濟大學留教的邀請,因為我根本不覺得上海是中國,杭州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更像中國的地方,這就是我來杭州做建築教育的原因。



王澍「上海」 ? UED


上海是王澍思考的出發點,他覺得中國原有的建築教育和建築師們太缺乏思想。同時他對中國城市目前的現狀表示擔憂:一種判斷可以說是中國的城市得了現代病,從2000年看到這個病大規模爆發,到今天基本進入晚期,我們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辦學的。另外,你可能會認為這是20世紀初所爆發的現代主義建築運動,這個運動在歐洲和美國沒有這麼成功,但在中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大面積的在城市裡以這種規模出現。這種成功可以讓一個號稱有5000年文明的國家,把自己的文脈徹底摧毀,你甚至會認為這是爆發了核戰爭。原子彈戰爭爆發之後人類文明進行重現,中國文明已經把類似世界災難後重建的實驗完成了,把遷居火星或者月球的下一步文明建設的原始實驗完成了,甚至走到了周榕老師提到的硅基世界的門檻,開始討論人工智慧,討論整個未來的世界。




王澍「課程訓練? UED


他說在1987年寫的一篇2萬字的長文——《破碎背後的邏輯:中國當代建築的危機》中就已經預感到今天的現實。但現在,我們會依然追問:在整個地球最大的實驗場下的中國做建築師、辦建築教育到底應該討論什麼問題?他提到進入這個會場之前,一件印象深刻的事:送他入場的司機開著音響,車裡放著鄧麗君的歌,歌詞里訴諸著人和人之間的情感、對小城的留戀、朋友的送別,當他聽著歌聲基本上快哭了。他說人類就存在著那樣一種情感,儘管世界如此複雜,但內心還是會伸出最柔軟的觸角想要尋找想要的東西。回到杭州就是尋找他的心靈可以安居的地方。


他也提到整個建築運動後面很重要的詞——技術和工程師: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斯特勞斯非常好的討論了這個觀念:在沒有工程師之前世界中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匠人。工程師和匠人的區別是什麼?工程師首先要做調查、研究,在實驗室里做想像性的方案。隨後設計建築,用義大利的大理石、非洲的木頭,這些東西在全球化的運輸體系上,到最後組裝成工程師的產品。而工匠紮根在他生活的地方,他的一切前提是他周邊的世界,沒有總體和系統化的結構性思維,但他從小入手開始建築活動。王澍說他不認為一個院校可以構建出中國當代建築的結構和體系,他能夠做得就是以他的生活經驗和思想認識出發,帶領一群人僅探討「一種」建築學。




王澍「課程訓練」? UED


「美院辦學以工匠為基本前提討論的建築教育從哪裡開始?當然從本科開始,這是很重要的基本的切入點。」他向我們展示了大一學生在建築系第一堂課的作品,從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件出發,選擇最簡單的材料進行建造。就此他繼續探討了「建築」與「建造」的關係:建築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建造,它是從建造材料體系開始的,而不是從所謂的抽象觀念開始的。工匠體系下把建築更多地定義為建造是沒有錯,我們和建築有關的工匠體系就是建造。他接著展示學生有關建造性的作業,提出建造是一項基本的生存技能,是人的本能。在課程中,學生不許使用任何金屬連接點,必須進行基礎材料的訓練、關於細節的討論並組織施工。通過傳統的建築渲染課、園林寫生課等探討純粹的空間、光影和深度,營造保有地域屬性和文化屬性的建築大二學生的訓練主要圍繞著基礎的中國建築語言——園林。現代建築和園林混合繪畫訓練等都是基礎語言,要找到一種當代中國本土的建築語言,要求每個老師教學必須是不一樣的。在大三時,圍繞著城市和鄉村帶有社會學色彩的討論,讓學生深入地了解社會。大四時重新回到材料和建造,教授學生掌握建築師的手藝,教會他們真正建造房子的技術。大五時建立最開放的體系,每組作品探討不同的問題,比如探討中國的大木作在新建工程中的可能性、在中國杭州附近開設敘利亞難民營的可能性等。



王澍「課程訓練」? UED


接著王澍就建築學院如今面臨的現狀發表觀點:建築師營造人類的生活空間,在某種程度上在現代世界裡扮演了類似上帝的角色,所以建築師更要知道身上承擔的責任以及對環境的破壞性。其次,我們秉承的教育傳統還是精英化,當接觸到真實的世界時,我們這種類型的建築師應該怎麼思考、建築教育到底怎麼辦?不釐清這一問題,無法將教學、實驗和社會實踐結合,做到真正的建築。



塔里埃森建築學院院長、第11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艾倫·貝斯奇 ? UED


塔里埃森建築學院院長、第11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艾倫·貝斯奇以書籍理論、工藝美術運動、建築教育活動到塔里埃森建築學院的自我實踐為出發點,圍繞著藝術建築教育展開了自己的演講。


19世紀閱讀量最大的書籍 The Two Paths 中,作者 John Ruskin 認為社會應該由藝術來變革,貝斯奇認為其思想其實在17世紀早已出現,並且可以觸及到當代藝術教育,在對我們尋找藝術及藝術建築教育方面的另類思維方式方面無可替代。在17世紀的大規模資本主義社會及農業生產背景下,出現了小社群的商業貿易活動方式,這種商業模式聚集了一批工匠、理論家、藝術家和學生,他們在工廠中共同進行工業生產,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引發了新的思想:建築師不僅僅為富人設計,而是應該重新思考、製造、構建整個生存空間。之後包豪斯學院的成立又對現代藝術的演進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了自由現代主義的起源。



艾倫·貝斯奇「藝術建築教育」 ? UED


1942年,賴特創建了塔里埃森學社,開始了自己的學徒計劃,做出了很多建築教育革新,比如成為當時唯一接受女學生的建築學院,這體現了其對建築教育的主流和社會性的思考。貝斯奇坦言自己也一直秉承著賴特的理念,以自己的教育實踐——「庇護所設計」為例,強調了塔里埃森對待學生的教育態度:讓學生參與到社會中,關注歷史,具備工匠精神,注重實踐,用開放的心態擁抱和重新思考世界。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菲利普·約翰遜建築與設計部首席策展人馬蒂諾·史泰利 ? UED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菲利普·約翰遜建築與設計部首席策展人馬蒂諾·史泰利為我們分享以「走近混凝土烏托邦:南斯拉夫建築,1948-1980」展為主要內容的演講,著重討論烏托邦思想的歷史以及這一思想與建築的關係。


首先,他向我們解釋了本次展覽為何是針對南斯拉夫這樣一個國家:一是當代建築在美國所面臨的經濟社會狀況;第二是有關於當代建築在過去所經歷的歷史。隨著1948年南斯拉夫和蘇聯的正式解體,這個國家逐漸向西方開放,並進一步發展。直至1980年,南斯拉夫領導人去世,這個國家的建築,一直都在反映著這種願景——就是建立起一個烏托邦。當時的建築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一種社區或者是團結的感覺。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想讓所有人知道,建築並不僅僅是一種學術上的研究主題,或者是一種奢侈的商品。通過對於南斯拉夫以及其他地區的研究以及展示,我們希望人們明白,建築在幫助全社會實現共同目標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們關注當代建築,主要是西歐,北美以及日本建築。MOMA 在1932年就進行了這樣的國際展示,儘管這在當時還是非常特殊的。而通過對歷史建築的回顧,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築的演進歷史,並有可能從中了解當代的建築是如何通過西方、東方乃至全球各個國家的交流不斷發展的。




馬蒂諾·史泰利「走近混凝土烏托邦:南斯拉夫建築,1948-1980」 ? UED


過去的30年,南斯拉夫出現了非常大的發展。一方面,在建築文化上,它接受來自於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建築思想;同時它也接納其他世界各地的建築思想。而另一方面,則有關南斯拉夫內部的政治情況。在這樣一個多文化多背景的社會裡,建築充分反映了人們不同的文化身份,同時它反映了南斯拉夫建築領域當中的多文化性。說到南斯拉夫的「全球化」,我們不得不提1963年馬其頓共和國首都斯科普里 Skopje 所發生的大地震。聯合國發起了重建斯科普里的國際競賽,當時冷戰兩邊的國家都希望可以參與到南斯拉夫的重建當中。這就是我們的地震重建計劃。其中丹下健三作為競賽獲勝者,在斯科普里的重建過程之中充分展示了日本建築的模型以及風格,也設計了很多優秀建築。在展覽中,我們充分展示出了當時他們所進行的這些建築設計,裡面還有一些從丹下健三檔案室裡面借調來的草圖。事實上,南斯拉夫的建築師不僅受到西方建築師的影響,也將自己的建築帶到了其他地方。南斯拉夫是一個多文化多背景的社會,不同的文化一同促進現代化的進步。展覽針對文化多元性設置了專門版塊,如伊斯蘭風格樓頂的國家大學項目,與普林斯頓大學合作完成的模型,南斯拉夫紀念性建築,以及其他多宗族國家的重要歷史建築。


圓桌會議



圓桌會議 ? UED


下半場的主題演講結束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菲利普·約翰遜建築與設計部首席策展人馬蒂諾·史泰利,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教授王澍塔里埃森建築學院院長、第11屆威尼斯雙年展總策展人艾倫·貝斯奇,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總建築師孟建民,南京大學建築研究所、同濟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教授王駿陽,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右起)同樣也針對「建築思想與挑戰」議題版塊進行延展性的對談。


王駿陽認為中國的建築發展過快,導致在建築過程中理論的缺失。中國有很多大體量建築,如何將這些大體量的建築合理化?這背後需要建築理論的支撐。日本製造」質量優異,而「上海製造」效果平平,這背後的理論又有什麼差異?這是我們需要反思當代建築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孟建民說道,「今天其實是一個思想大碰撞,目的不在於得出結論或討論對錯,關鍵是嘉賓們的言論能讓在座的各位得到什麼啟發、反思和追問」。很多人認為央美是建築教育中的「異類」,但孟建民卻稱中國建築教育方面的「異類」太少,應該更多,這樣才能為建築教育帶來多樣性。他建議大家做有限的建築師,創造風格。另外他表示周榕對於建築和城市未來性的思考與自己不謀而合,他最近將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為未來城市和未來建築,他認為在互聯網的衝擊下,未來建築一定會打破現有邊界。而大家應該反思的是「建築是永恆的」這一固有觀念,衝破藩籬,做出智能、智慧、動態、生態的嘗試。



圓桌會議 ? UED


呂品晶:剛才談到未來城市的話題和「異類」美院的教育,王澍能談談自己的看法嗎?


王澍:這個話題挺大的。我一向主張眼界要開闊,放眼世界,但是做事還是從自己身邊做起。我意識到的這個時代的最嚴重的危機是我們不知道在這個時代什麼是真實的。比如北京去年開始清理衚衕,整理流動人口,表面上看是民生的議題,實際上是對城市的大掃除,這個清理把我們生活中很多小的、瑣碎的、真實的東西全部清除了,這個城市只剩下在某種意識形態下虛構的「生活」。所以我現在其實是在一個業餘建築師的角色做著某種鬥爭,我也希望能影響我的學生們去做鬥爭。孟建民說的未來城市話題讓我詫異,現在大家把所有的經濟、社會等問題都寄希望於人工智慧去解決,這很值得研究。剛才邱志傑畫地圖,大家覺得很瘋狂,但現實世界遠比邱志傑畫的更瘋狂。實際上,我們現在學院的教學遲鈍於現實世界,很多建築師對於現實束手無策。但我並不肯定AI就能解決問題,我也沒資格說這個問題,因為我是個電子盲。


呂品晶:那我問下貝斯奇,塔里埃森學院對於未來是否有更新的考慮?


貝斯奇:我們也會使用很多先進技術,比如3D印表機。甚至小鎮上的居民也在使用激光切割製作椅子。我們使用新的技術創造新工程,並尋找新方法塑造農業生產。就像中國山水畫一樣,新舊事物被整合到了一起。我們認為,AI僅僅是電腦通訊一種技術,它會指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不會徹底顛覆我們的世界。比如互聯網創造出了亞馬遜這樣的特別的倉儲空間,但AI技術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技術。不管什麼時候,有了新技術,我們都需要去尋求學界的幫助,它可以使我們的世界更好。


呂品晶:接下來請馬蒂諾談談技術的發展對於建築思想、教育、實踐的影響。


馬蒂諾:我完全同意貝斯奇的回答。我認為新的技術僅僅是一種工具,但不是解決方案。我對於技術烏托邦的想法仍持懷疑態度。比如說當今的數字博物館:很多來藝術館是為了與藝術品建立直接的聯繫,而不僅僅希望看到數字化替代品。如剛剛王澍所說,我們可以看到數字化是幫助我們了解世界的工具,而不會刪除這個世界本來有的東西,並更好地推進世界的發展。數字投射空間與真實的藝術品結合,能幫助展示藝術,這是我感興趣的形式,我不希望技術推翻我們的現實。


呂品晶:王駿陽老師有什麼想說的嗎?


王駿陽:我想問王澍老師兩個問題。您(王澍)覺得國美中國本土建築學的教育跟塔里艾森的教學有什麼區別?據我說知,美院教學體系非常通透,而你今天所說的這種教學,也只是美院教學體系中的一類。那麼,你認為你今天所說的這種教育是要成為整個美院教學體系的全部,還是多種體系並行?另外你的教學方法和其他老師的教學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王澍:我們的辦學跟塔里埃森確實有著遙遠的關係。在我學生時代的理論課堂上,接受過三個月塔里埃森教育的汪先生,給我們講到賴特和學生們關於「馬燈與巨人」的趣事,讓我印象深刻。在我看來,賴特就像看似樸素的巨人般,默默辦學,但實際上他們心中都有關於未來的某種憧憬。我最初想回到杭州辦學,也是希望能和賴特一樣,在小地方辦大事情。


我有一個非常喜歡的意象,就是博爾赫斯的小說《交叉小徑的花園》。我認為一個好的學校就像「交叉小徑的花園」一樣,是多元的,並且這些小徑是大家在圓桌上開放地討論出來的。我所提到的工匠培養模式,建造、材料先於理論的中國傳統建築學體系,也還處於摸索的狀態。我認為絕對的多元性就是平庸的重複,因此每個老師都得是多元化中的其中一元。


貝斯奇:我們最理想的狀態不是孤立的狀態,不同的學科需要有不同的研究重點。剛剛我們也提到了很多因素,比如藝術理論、巨人的影響以及政府。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互相討論,互相交流,那麼我們的建築學院就不會只有一種思想,那我們就能更好地改變世界。


《建築的元素》新書發布簽售會



新書發布會現場 ? UED


2018年11月2日晚,著名建築師、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實踐專業教授雷姆·庫哈斯最新著作《建築的元素》發布會及簽售活動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此次發布會由中央美術學院、Taschen、OMA建築事務所、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和佳作書局聯合舉辦。活動作為中央美術學院舉辦的國際美術教育大會建築論壇的一部分,由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院長、教授朱錇擔任此次活動的主持人。發布會期間,庫哈斯與哈佛設計研究生院院長、教授莫森·莫斯塔法維,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徐冰,OMA成員和《建築的元素》作者之一斯蒂芬·彼得曼進行了新書發布對談並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了新書籤售活動。


新書發布會


朱錇在開場詞里提到,在作為建築師的人生中,書始終與庫哈斯不離不棄,相依為命。庫哈斯早先出版過《癲狂的紐約》、《小、中、大》等頗具影響力的書籍,在數字化的新時代依然能看見庫哈斯新書的出版,是一種慶幸。



庫哈斯就新書發布會進行演講 ? UED


庫哈斯就書的內容做了簡要介紹。《建築的元素》一書是他和 Bruce Mau 一同編撰的,共有兩千四百多頁,書籍內容與題目相符,即介紹建築當中的基本元素——房頂、牆、窗、地板的作用。他的寫作興趣點在於這些並不穩定的基本元素如何變化。這本書的最初版本發佈於2014年的威尼斯雙年展,當時的發布會已經概述這本書基本的內容,書中有很多諸屋頂、走廊等重要元素歷史發展專題。庫哈斯希望將這本書不僅僅關注西方建築,而是作為一本百科全書或文集,任務是揭露當下的文化。庫哈斯團隊也在其中加入了東方建築文化,將《營造法式》進行了英文翻譯與收錄,並在這個過程中重新認知到中國建築的智慧。書中還描述了每種元素的價格,庫哈斯希望能降低這些元素的價格從而減少建造成本。


之後庫哈斯從假肢和輪椅的生產以及新的無障礙技術發展闡述了建築中的無障礙設計的變化和重要性,強調了建築活動的社會性影響。庫哈斯希望現代技術能更深入地思考建築這一嚴肅活動的影響,考慮可持續發展。諸如此類的所有思考,都存在於這本書中。


新書發布會對談



新書發布會對談現場 ? UED


朱錇:在今天這種人們越來越遠離書籍、貼近圖像的數字化時代,您出了這麼一本厚書,出於何種考慮?


庫哈斯:書一直在變革,特別是在媒體時代。書其實也受到了互聯網的益處,內容組織上更加自由和隨性。


朱錇:莫森能從一位教育者的角度來說說書籍對於Rem的事業來說有什麼重要作用嗎?


莫森:一開始Rem進行了很多傳統性的實踐,書籍的出版也是Rem實踐拓展的一部分。如果我們看下Rem之前書的內容,可以發現這些書和Rem本身的思想還有工作是相互交織的。Rem在威尼斯雙年展後對建築的元素新的構思也體現在這本書里,這些構思是什麼?這也是我想問Rem的問題。


庫哈斯:這個內容非常多,我都展示在了書里。


莫森:通過剛剛樓梯、廁所等元素的展示,我發現你對於某些元素的展示具有批判性。那你覺得哪些建築元素在未來最具有潛力?


庫哈斯:這個問題我們也想過,我認為有兩種重要元素。一種是房頂這樣的不可控制的元素,另一種是樓梯這樣能讓建築師有更多發揮空間的元素。


朱錇:徐冰,你是一個知識分子,也是一個藝術家,一生與文字的聯繫沒有斷過,從文字的角度,你怎麼理解今天的「書」?


徐冰:我對書和文字一直都很有興趣,也策划過兩屆大規模的藝術家手制書。如今書的原始功能已經被屏幕閱讀取代,但是紙媒卻有了另一個發展空間。書的功能由原來的閱讀,轉化成了人類情感的寄託物,人們喜歡紙的觸感並懷念舊時的感官記憶。書的功能在今天被藝術品取代了,人們買書不再為了閱讀,而是因為喜歡整個書的設計和裝幀,把它當做一個藝術作品。我認真讀庫哈斯的這本書,我好奇為何庫哈斯作為建築師對於書卻這麼有興趣,其實建築和書之間有共同性,都是與空間有關係的藝術。書的空間感來自於書頁翻動之間帶給我們的信息傳遞的空間,建築也是這樣,必須有人與建築的互動才能構成建築空間的傳遞性。我認真關注過庫哈斯的幾本書,他的書都特別注重書的感覺和體積感。事實上有些書的攜帶是非常困難的,這本書的設計很有意思,我看到的那本是分成冊的,但今天這裡還是一個大磚頭式的,這是為什麼?


庫哈斯:我們確實思考過你說的這個問題,當把每種元素分訂成冊,就會造成元素之間的隔絕,但當你把他們合起來,就能看到其中的聯繫,有一種物理上的親密性。


徐冰:我之前看到的那個版本是分冊的,有點像東方的書籍,就是那種一冊冊的豎字,我可以把它捲起來,躺著讀。但今天這本書,我好像沒法再躺著讀了。東西方書的概念不一樣,西方的書裝訂成厚厚一本,好像不是用來讀的,而是帶著某種宗教意義,讓人看著害怕,這是我對書的概念一個簡單的理解。這本書從人類活動的起源來討論建築元素,很像建築界的《說文解字》,整個思路極其有價值。


莫森:我很喜歡你的理解角度,這是東西方的思考差異。你的分析實際上是在探索不同元素之間的空間聯繫,這些元素反映我們思考問題的過程,所有元素在建築中都必不可少。


庫哈斯:我認為東西方對於書籍的寫作過程和製作過程都很重要,二者不能相互獨立存在,應該共同發展,這也是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


朱錇:雖然您的書叫《建築的元素》,但這背後其實存在一個系統。中國的古書《營造法式》也不僅僅講了構件,您覺得這本書與您的訴求相同嗎?


庫哈斯:這些元素是建築的基本元素,但我想探討的東西其實超過了這些基本元素本身。


莫森:我想這本書不單單是想告訴我們元素,而是這些元素背後有怎樣的聯繫。


朱錇:您(斯蒂芬)作為這本書的參與者,談談這本書對於今天的意義吧。


斯蒂芬:很慚愧,我不太了解東方建築,更多關注的是西方建築,但我很希望這本書能打破東西方建築的壁壘。這本書也確實不是一本建築指南,但我們請了很多專家學者對於門、窗等元素給出專業的意見,我們注重的是對這些元素的細節推敲。


簽售會環節




簽售會現場 ? UED


雖然簽售會當天只為與會人員準備了300本新書,並且簽售時間是傍晚開始,但現場來賓的熱情依舊高漲,這也證明了庫哈斯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簽售會的完成,也象徵這本次論壇版塊的一部分圓滿完成。


建築教育與挑戰 / 建築實踐與挑戰


Part Two




論壇現場 ? UED


2018年11月3日,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美術教育大會建築論壇「挑戰:反觀建築思想、教育與實踐」的分議題「建築教育與挑戰」、「建築實踐與挑戰」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報告廳舉行。論壇中,來自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雪城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倫敦建築聯盟學院(AA)、南加州建築學院以及奧斯陸建築與設計學院等國際頂級建築院校的院長、教授們分別進行主題演講,與中國當代傑出建築師、知名高校領導以及學者教授們展開近距離交流。論壇圍繞當代建築教育和建築實踐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探討全球化和科技發展的趨勢下建築學科和建築相關從業者所面臨的困境及其解決方案。



嘉賓合影 ? UED


▋「建築教育與挑戰」嘉賓




嘉賓名單 ? CAFA


▋「建築實踐與挑戰」嘉賓




嘉賓名單 ? CAFA


▽點擊以下鏈接,即可查看整體活動安排及嘉賓名單


挑戰:反觀建築思想、教育與實踐——國際美術教育大會建築論壇即將開幕


About UED


「不遺餘力」地傳遞設計之美


版權聲明|文章版權歸UED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UED Contact


Explore Mor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ED 的精彩文章:

TAG:U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