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為人處世,不外方圓二字

為人處世,不外方圓二字

文|網路編輯|禪音

智者樂水

 空花梵行

巫娜 

00:00/05:03

為人處世,不外方圓二字。

方,是立世之本;圓,是處事之道。

人生於世,人與人之間,關係最為密切;有所謂親情、愛情、友情、恩情等,近親遠疏,總在一個情字。

人生,也少不了出入是非之中,必然也要懂得方圓之道。

人有方圓之道,以「方」為骨,正氣世間;以「圓」為表,靈活處事,實為人生大智慧。

清代乾隆年間的紀曉嵐認為,做人要「處世圓滑,內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為人謙和」,其實這就是對「內方外圓」的解釋。

方是規矩,是準則,是框架。

方是周周正正,心底無私,洗盡鉛華之後的純凈底色,歷經世事也不染塵埃。

圓是通融,是弧線,是潤滑。

圓是循環往複生生不息,閑花落地又得重生,即便失望也不絕望。

在《資治通鑒》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魏王攻陷了一座城池,大宴群臣。

宴席之上,魏王問文武百官:「你們說我是明君呢,還是昏君呢?」

大多數的官員都是趨炎附勢之人,紛紛說:「大王當然是一代明君了。」

正當魏王飄飄然時,問到任座,正直的任座卻說:「大王是昏君。」

魏王如被潑了一盆冷水,問:「為什麼這樣說?」

任座回答說:「大王您獲得了勝利,攻下了城池,沒有按功勞分給您的弟弟,而是分給了您的兒子,可見您是昏君。」

魏王大怒,馬上下令,將任座趕出去聽候發落。

接著問下一位臣子,這位大臣說:「大王是明君。」

魏王心中暗喜,忙問:「為什麼這樣說?」

這位大臣說:「古人經常說,明君的手下多是些直臣,現在大王手下有像任座這樣的直臣,可見大王是明君!」

魏王聽後,立刻把任座重新請進來赴宴。

看這則故事裡,大多數官員是「只圓不方」的人,內心沒有「方」沒有原則。

任座則是「只方不圓」的人,說話不看場合,這樣的人難免受到挫折。

而那位大臣就是「內方外圓」的人了,既沒有抵觸對方,又幫別人化解了矛盾,讓對方很受用。

可見,有方無圓不行,有圓不方更不行,應該方圓並用,隨方就圓。

古時候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有了天圓地方之說。

(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太極拳好處多多,堅持鍛煉遠離疾病!
血糖高,不做4件事,常吃3物,喝3水,血糖平平穩穩,血管不衰老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