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科普:爸爸對女兒有親密行為,會不會影響女兒未來心理?

科普:爸爸對女兒有親密行為,會不會影響女兒未來心理?

爸爸照顧女兒的困惑瞬間。

最近帶小朋友外出玩耍,在公園的公共洗手間旁邊的小路上,一位爸爸幫女娃兒換裙子,小女娃在哭鬧,小裙子濕漉漉的。有大媽走過去,對中年男人說:「為什麼不讓孩子的媽媽換?小孩都不願意讓你換。你一個大男人的,幫女兒換衣服不合適……」孩子的爸爸漲紅了臉,說小孩不聽話,玩水弄濕了衣服,自己是單親爸爸,妻子已經離家2年了。

科普:爸爸對女兒有親密行為,會不會影響女兒未來心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最近,高鐵上一位爸爸疑似對女兒有不良撫摸和親吻被譴責,女童保護基金會呼籲爸爸對女兒應該有身體界限。

適逢也有一位產後媽媽給幼兒說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家裡沒有老人,女兒剛出院幾天,自己由於剖腹產而需要卧床休息。所以平時寶寶換紙尿褲和洗澡都是爸爸做的。這位新媽媽感覺很困擾,爸爸與女兒的身體界限在哪裡?丈夫很愛寶寶,對寶寶也很用心,用身體界限這個詞,恐怕會讓爸爸們感覺很不舒服,也會讓爸爸失去了照顧寶寶的積極性。

?無論國內外,為什麼爸爸和女兒是一種敏感的親子關係?


科普:爸爸對女兒有親密行為,會不會影響女兒未來心理?

「女兒奴」這個詞,我們常常見到,就是說爸爸非常疼愛女兒,甘願為女兒做一切事情,並且很少批評指責。有研究表明,相比起兒子,爸爸對女兒更感性。2017年,美國心理學會雜誌有一項研究,父親們較為經常地對女兒微笑和歌唱,對話中使用的字眼也更有鼓勵性。難怪,很多人會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這是幸福的女兒奴家庭的情況。

科普:爸爸對女兒有親密行為,會不會影響女兒未來心理?

在有些家有女兒的家庭中,卻是相反的情形,也正是爸爸和女兒之所以成為敏感親子關係的根源。美國兒童基金會有數據表明,家內性傷害普遍存在,60%的受害女孩兒是被信任的人傷害的,在日本,這個數據更為驚人,40%的傷害對象竟然是孩子的父親實施的。在這種情況下,爸爸對女兒的傷害,可能便是一輩子的。那些在童年被性傷害的女孩,長大後人際能力很差,大部分情況下,她們與家庭關係疏遠,甚至有女兒會與父母中斷親情關係。

所以,世界上既有女兒奴爸爸,也有魔鬼爸爸。

?研究:從小就陪伴女兒的爸爸,會是一個真正的好爸爸

如果女兒從小有爸爸陪伴和照顧,媽媽們是不用太擔心這方面的問題的。有研究表明,爸爸經常陪伴,爸爸對女兒的憐愛是父愛,而不是別的,更不會做出不適宜的行為。有個詞叫「親緣識別」,就是從小一起成長的孩子,會把自己的異性親兄弟姐妹視為親人,父母會把自己從小撫養的親生孩子視為孩子,超出這種正常範圍的,他們會感覺噁心和抗拒。

科普:爸爸對女兒有親密行為,會不會影響女兒未來心理?

哈佛大學進化心理學家Daniel Lieberman等人認為,如果一個家庭的爸爸從小照顧女寶寶,參與妻子對女兒的照料和哺乳,經常陪伴玩耍,生病了用心照顧……這些爸爸的親緣識別會越明顯,他們對超越父親角色的行為越反感。這其實是基因自帶的自我保護機制,因為近親結合的後代會有缺陷,不利於基因延續。所以越經常陪伴女兒的爸爸,對女兒更多的只有父愛。

難怪,大部分對女兒實施傷害的不幸事件,常常是那些嬰兒期很少陪伴女兒或與女兒同住的爸爸,又或者是繼父。上面這個研究,值得所有家庭學習和借鑒。想要女兒健康快樂成長,爸爸從嬰兒期的陪伴不可少!

有一位朋友在這方面考慮得很細緻,他不僅是個女兒奴爸爸,還是一個考慮長遠的爸爸。

女兒在嬰兒期洗澡時,所有父親都不忌諱拍照,因為小寶寶們很可愛,這也是一種留念的方式。可這位爸爸卻拒絕給洗澡中的女兒拍任何一張照片,他的理由很有道理:「當我的女兒哪天長大了,成為一個大閨女,當她哪一天看見自己小時候的洗澡視頻或相片,並且知道那是爸爸拍的,會不會感覺很難為情?所以我寧願拍女兒爬行、學步和玩玩具的可愛畫面,也不要拍她洗澡或換尿不濕時的照片,這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尊重。」說得真好!

?當女兒5,6歲後,就要學習文明禮貌的性別角色行為

什麼是文明禮貌的性別角色行為?懂得保護自己的隱私,也懂得尊重別人的隱私。比如女兒5,6歲後,爸媽就要鼓勵女兒自己洗澡,換衣服要關門,爸爸媽媽換衣服或洗澡時不能冒然進入,而是先敲門。培養文明有禮貌的習慣,也要學會文明的男女性別相處之道,比如要教會女兒,不要在異性面前暴露隱私部位,因為這是正常的人際交往的方式。

科普:爸爸對女兒有親密行為,會不會影響女兒未來心理?

2015年,美國有一位爸爸,因為妻子離家,便替年幼的女兒洗澡,結果被兒童局傳喚。兒童局的建議是,女兒6歲後,父親不應該給女兒洗澡了。但如果孩子們6歲前,爸爸幫忙洗澡沒壞處,相反還有好處,最大的好處是孩子會在未來的人際交往中受益。

所以,爸爸對女兒該不該有親密行為?相信大家已經找到科學的答案了。


關鍵字:父愛、爸爸與女兒、親子關係、親子成長、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有趣、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親子表情影響規律!父母什麼表情最「暗黑」?
斷奶期媽媽如何調整心理狀態?這幾招一定要收好!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