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的馬車大多是兩輪的,為什麼不做成更穩當的四輪馬車

中國的馬車大多是兩輪的,為什麼不做成更穩當的四輪馬車

說起古代的馬車,最著名的可能要算1980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銅車馬。雖然當時它已經破碎成一千多塊,但經過復原之後,依然是神采奕奕,風姿不凡。銅車雖然由四匹駿馬拉動,但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它卻是雙輪車。作為帝王座駕,雙輪車是不是過於寒酸,為什麼不做成四輪的呢?

這是因為古代的中國人技術落後,思維水平有限,做不成或者沒有考慮做成四輪馬車嗎?顯然不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現並清理的秦公大墓中,就出土過一件秦人蟠虺紋車形器,它就是四輪馬車。可見,早在秦始皇之前的秦國,四輪馬車早就被發明出來了,那為什麼沒有取代二輪馬車呢?

不光如此,在晉國的古墓中出土過六輪車,明朝毛伯溫設計在山地中運送建築材料的八輪車,而南北朝時期的侯景,儘管殘暴不仁,卻是個不擇不扣的技術狂人,他自己就設計製造處一個二十輪車。儘管這麼多輪子的車子,卻還是沒有動搖中國幾千年以來二輪車一統天下的局面。無論是出土的實物還是模型,二輪車在馬車中佔有絕對優勢。

反之,在歐洲,馬車很快就由四輪車發展成二輪車,電視中經常能看到歐洲中世紀的貴族,坐在平穩寬大的四輪馬車中,悠閑自得。中國的四輪車發展不起來,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首先,在歐洲平原居多,道路較為平坦,四輪馬車當然如履平地,可以大行其道了。在中國則不同,我國的地形非常複雜,崎嶇的山地、顛簸的丘陵佔據了很大的面積,甚至還要考慮道沙漠、湖泊、沼澤等等,真正的平原其實並不多。

尤其是在人口集中的黃河和長江流域,道路的情況複雜多變。四輪車看起來氣派,但在某些鬆散路面上,前面的兩個輪子經過後,後面的輪子就要壓在深深的車轍之上。這樣的行動,反而特別不穩當了。

另外一個因素是經濟原因。雖然我國古代的冶煉技術很發達,手工藝也長期領跑世界,製作四輪馬車、六輪馬車甚至二十輪馬車都不成問題。然而,驅動這些馬車的馬匹,卻一直是稀罕物。作為農耕民族,馬匹一直是漢族人的短板,哪怕是曾經開疆拓土的漢唐也為馬匹而頭痛,更別說其它朝代了。

在一般情況下,馬匹很昂貴,養馬的費用更是不菲。四輪馬車為何平穩?就是因為它寬敞、穩重,因此,它所需要的動力,也就是馬匹同時相對增加了。但這個因素,在本來馬匹較多的歐洲並不是太大的問題,買馬養馬的成本遠沒有中國高。

還有一個原因恐怕是技術上難以克服的。那是因為在中國古代,這些馬車平時為運載工具,戰時成為了前線指揮官的「專車」。在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有時候要衝鋒,有時候要撤退,當時的中國人,沒有解決轉向問題。

二輪馬車在戰場上能夠靈活自如,來王穿梭,而四輪馬車卻變得笨重,轉彎半徑極大。沒有誰真的傻傻地為了面子,而喪失逃生的機會。歐洲古代戰場規模比較小,主要還是貴族之間肉搏廝殺,馬車的靈活性則變得比較次要。

到了宋朝的時候,朝廷禁止民間養馬,所有馬車都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此時乘坐轎子的風氣大漲,而到了封建社會的後期,乘坐轎子也成為了上層貴族的主要運輸工具。那麼,馬車就更沒有翻身的餘地,也談不上對二輪馬車進行改良了。

所以,經過長期的發展,歐洲選擇了四輪馬車,而中國則選擇了更為實用的二輪馬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煜和宋欽宗一樣蠢,都犯了同樣一個錯誤,成為亡國之君
姚崇提出這十項主張,條條在理,哪個皇帝照辦都能打造開元盛世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