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際大牌Jimmy Choo強行碰瓷中國留學生品牌Jerry Chu???

國際大牌Jimmy Choo強行碰瓷中國留學生品牌Jerry Chu???


授權轉載自公眾號:INSIGHT 視界



微信ID: weinsight

文:史蒂芬大鐵鎚


每次提到中國,「山寨」似乎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從山寨品牌名稱,到「COS其他品牌LOGO」,相似度極高的外貌加上低廉的做工成本,自然能催生出巨大的經濟利益。



而就在前幾天,

著名的奢侈品牌Jimmy Choo決定起訴一名中國留學生創造的品牌存在侵權行為。




丟臉又丟到國外去了?




然而等主頁君查看了相關新聞之後才發現,

真相併非如此。





他們都是誰?




在了解這次事件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涉事雙方吧。



Jimmy Choo




Jimmy Choo大家可能都比較耳熟能詳了,這個品牌源於訂製鞋履巧匠周仰傑先生(Jimmy Choo)在1990年代初於倫敦東區創立的訂製鞋業務。當時的顧客以世界各地的名人為主,其中更是包括

已故英國王妃黛安娜


       

       


時至今日,Jimmy Choo已經發展成了一個世界知名的奢侈品品牌,共在全球32個國家開設了150間專賣店,同時也在世界各地一眾最著名的精選百貨公司及多元品牌精品店內設有銷售點。




除此之外, Jimmy Choo更是頻頻在影視劇中「刷存在」。




美劇《慾望都市》里,女主Carrie在黑夜中丟失了心愛的高跟鞋後,在紐約街頭大喊:「I lost my Choo!」;



《穿Prada的女魔頭》里,人們也記住了那句「從你第一次穿上那雙Jimmy Choo開始,你就出賣了你的靈魂」;




《律政俏佳人》中,女主擁有60雙Jimmy Choo的鞋子;




《來自星星的你》中,女主所穿的鞋子基本上都來自Jimmy Choo,這也讓很多中國人第一次知道了這個品牌的存在;


       

       


而日劇《朝5晚9》中,男主就把Jimmy Choo的蕾絲鞋作為送給女主的第一份禮物。


       

    

  


看過這些「履歷」,大家想必也對Jimmy Choo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它所控訴的留學生Jerry Chu又是什麼情況呢?



Jerry Chu




Jerry Chu,原名朱顯傑,廣東人,現在是一名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男裝系的

大二學生



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 ( 英文名:Central Saint Martins) 是英國一所著名的藝術與設計學院,屬於倫敦藝術大學的一部分,是世界四大時裝設計學院之一。


       

       


Jerry的英文名是他的幼兒園老師起的,「Chu」則是他的姓「朱」的粵語拼音,

這個名字可以說從他出生伴隨到他的現在。




高中時期,Jerry就跟朋友一起創立了獨立品牌Divine Mercy,通過在DM的實踐,更加激勵了Jerry想要踏入時尚行業的決心。


       

Jerry Chu本人作品




2017年,他成功考入倫敦中央聖馬丁學院學習,考慮到自己今後在時尚行業的發展,於是Jerry就在國內註冊了自己英文名的同名商標「JERRY CHU」,並且在2018年6月得到批複通過。




而就在10月15日,Jerry收到了一封信件,打開之後他才發現,自己註冊的「JERRY CHU」商標居然被JIMMY CHOO告了!





商標山寨?


尚存爭議!




原來,JIMMY CHOO向法院提出訴訟,認為Jerry Chu註冊的商標「JERRY CHU」,有多處與JIMMY CHOO的商標存在相似之處,存在著誘導消費者的商標侵權行為,要求註銷Jerry Chu本人註冊的商標,並提交了「註冊商標無效宣告申請書」。




不過,Jerry在讀完了這40多頁的「註冊商標無效宣告申請書」 後,貼出了幾條尚存爭議的觀點:




觀點1




第一部分,

商標「CHU」中的「U」與商標「CHOO」中的「O」外形接近。




其實在主頁君看來,在國內普及了英語課之後,「U」與「OO」的外形確實算不上很接近,尤其是JIMMY CHOO這個商標當中,「OO」的字體又沒有刻意縮小,所以在主頁君主觀看來,似乎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第二部分,

二者發音相似




客觀看來,二者的發音確實非常相似,可能會給人帶來混淆的可能。




但中文發音的聲調和英文單詞中的重音讀起來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所以這可能是一個立場決定答案的爭議。


       

   


觀點2




兩個商標之間,存在重複的部分,容易引起混淆。


       

       


在主頁君看來,客觀來說確實存在重複的部分,而且對品牌不熟悉的人也可能會出現混淆的狀況。




但Jerry Chu和Jimmy Choo都是以自己的姓名註冊商標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兩個人名字的英文發音類似,所以與其說是「山寨」,不如說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對於這件事,微博網友也有許多吐槽。


       

       


另外,在Jerry本人的Ins上,也有外國網友聲援。




「『JIMMY CHOO』應該提出對耶穌基督的控訴,畢竟首字母相同。」


       

      


這部分到底誰更占理,可能還需要大家評判。




觀點3




前半部分,「JERRY」和「JIMMY」的讀音也相似。




事實上主頁君覺得接受過英文教育的大家,應該都不會有這方面的困擾吧,但Jimmy Choo的說法其實也不無道理,畢竟目前大家的英文水平參差不齊,保不齊就有讀錯的。

     


觀點4




「JIMMY CHOO」與「JERRY CHU」商標申請地點相近。


       

       


這其實也是仁者見仁的事情了,畢竟雖然維爾京群島也掛有英屬二字,

但實際上兩地的直線位置也有6000公里遠。


       

       


這個實際距離雖然對大家來說是是一個不短的距離,但以「JIMMY CHOO」這個品牌的影響力來說,區區6000公里確實不算太過遙遠。




有爭議的點目前Jerry就給出了這些,相信長達40頁的文檔中,一定還有其它問題存在。




而如果我們以客觀立場來看待這些問題的話,我們得承認Jimmy Choo所述其實有一定道理,但這些道理其實都存在於模稜兩可之間,如果僅以這些觀點就去訴訟Jerry品牌侵權的話,主頁君其實還是不敢苟同的。





一面倒的各方觀點




事實上,相關的法律人士也稱,

Jimmy Choo敗訴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是因為Jimmy Choo主營業務為鞋履,而Jerry Chu則以服飾為主要業務,二者並非真正的同行競爭。




二是Jerry Chu為其自己的本名,因此也不存在惡意註冊,

Jerry Chu有理由通過抗辯而勝訴

。 




不過即使得到了法律人士的聲援,對於Jerry來說,Jimmy Choo的影響力確實還是過於巨大了,於是Jerry選擇了求助網路。




他希望能藉助媒體和大眾的力量,幫助他維護屬於自己的知識產權,而這件事也傳到了Instagram知名賬號Diet Prada那裡。




Diet Prada賬號是Ins上報道行業侵權事件的著名賬號,知道了此事的Diet Prada表示:





「保護品牌免受仿冒品的侵害的初衷無可厚非,然而此次事件中,儘管Jerry Chu和Jimmy Choo在商標當中出現了一些「雷同」的情況, 但這不能構成Jerry Chu侵權的證據。不過話說現在的商標註冊實在太多,新品牌

很容易出現類似的「侵權狀況」,

確實令其發展增添了重重困難。




而Ins上的其它網友也都對Jerry提出了聲援。





Jimmy Choo是誰?我完全支持你!


Jerry加油!


因為Jimmy Choo的鬧劇而關注了你,工作繼續加油!


我看到新聞了,我支持你!加油Jerry


Jimmy Choo么?不,這是Jerry Chu




             




至於微博,更是Jerry的主場了:


       

       


看起來國內外的網友似乎也並不支持Jimmy Choo的此次「維權」行為,雞蛋碰石頭,大家當然都會站在雞蛋這邊。




相信社會的輿論氛圍也能夠支持Jerry繼續保護自己的支持產權,也希望他不要因為此事而埋沒自己的設計才華。





長路漫漫的維權之路




話說回來,Jerry Chu被訴侵權一事我們雖然表示很遺憾與憤慨,但我們也樂於見到越來越多的Jerry Chu的出現。




他的出現代表了朝氣與活力,能夠設計出原創的時尚元素,

能夠有尊嚴的創立自己的商標而不去「碰瓷」

,這都代表著我們未來的希望。




但我們遺憾的發現,其實現在國內的大環境依然不容樂觀。




就在Jerry被碰瓷之前的幾天,

中國的一家公司就憑藉「無印良品」這個商標名,告贏了日本的無印良品,

導致後者不僅要支付賠償金,

之後還可能無法在商標里使用「無印良品」四個字。


       

       


「MUJI無印良品」這個商標,是由日本商人木內正夫

在1980年註冊

的,但當時並

沒有在大陸註冊

。直到2005年,上海成立日本無印良品公司後,才在大陸註冊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無印良品商標。


       




而在2000年,一家海南南華實業貿易公司就已經在國內

搶注了「

無印良品」

商標,並在 2004 年將這一商標名轉讓給了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



       

       


於是最終法院裁定, 2005 年才在上海成立的日本無印良品公司,其所使用的無印良品商標,侵害了北京棉田紡織品的商標權,日本無印良品需賠償其 62 萬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在商標官司當中,

中國的喬丹品牌也贏了美國喬丹品牌

,這可是喬丹本人下場都沒打贏的官司。




眾所周知,著名籃球運動員喬丹與耐克公司有著合作關係,1985年,耐克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Air Jordan」高端子品牌的運動鞋和服裝的特許經營權。




然而,2003年,一家中國的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由1984年成立於的福建省晉江縣陳埭溪邊日用品二廠發展而來)搶先在國內註冊了「喬丹」商標,並借用喬丹這個概念販賣物品。




這讓邁克爾·喬丹本人很不開心,2012年,邁克爾·喬丹現身視頻,向中國法院起訴,指控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




然而,最終一審二審,均以喬丹本人敗訴告終。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潮牌Supreme和山寨品牌Supreme NYC;侃爺代言的YEEZY和山寨品牌YEEZE;總統慢跑鞋New Balance和中國出品的「美國新百倫」……




這些諷刺十足的案例都在提醒我們,中國山寨情況依舊十分嚴重。




然而最可怕的,還是一些國人的心態。




一旦出現類似「中國無印良品」勝訴的新聞之後,許多人

都會為此歡呼雀躍。


       

       


人們會將其吹捧為國人的商業智慧,甚至會上升到民族高度。




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無論是山寨其他品牌的概念,還是原物,都是極其不光彩的。即使有許多勝訴的判決案例,相信我們中的很多人也做不到挺胸抬頭的說一句問心無愧,畢竟公道自在人心。




小海狸真心希望越來越多的像Jerry一樣的留學生群體,能帶回更多的原創的理念,帶回新鮮的血液,讓山寨品牌的生存空間不斷降低,讓原創商品大放光彩。




當然,也希望國外商家不要因為我們「山寨大國」的形象,去無端碰瓷我們的留學生。




因為,我們正在改變。




歡迎關注最懂英國的微信號



「英國大家談」(ukdajiatan)


— The End —


本文授權轉載自INSIGHT CHINA視界, 版權歸原作者



??點擊「

閱讀原文

」,任意輸入關鍵詞


搜索你想要看的各種英國好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大家談 的精彩文章:

名模收割機小李子終於要結婚了!傳和21歲超模準備生子!
倫敦警察廳窮到變賣10億鎊房產,祖產快敗光全英關606家警局

TAG:英國大家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