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斯坦福大學教會小無人機協同開門,我們離蜂群無人機作戰又近一步!

斯坦福大學教會小無人機協同開門,我們離蜂群無人機作戰又近一步!

近日,斯坦福大學公布了他們有關無人機的一項新技術,這項技術的主體為一款名叫FlyCroTugs的無人機。

這款FlyCroTugs無人機是由斯坦福大學和瑞士EPFL的科學家們創造的一種內置絞盤的微型無人機。別看它只有手掌大小,但是卻能夠輕鬆操縱自身重量40倍的物體,並執行簡單的機械動作。更厲害的是「這些單一無人機可通過協同工作,執行更為複雜的操作任務。」

在研究人員的實驗當中,一對微型無人機組隊,經過超完美配合,成功打開了一扇沉重的玻璃門。

第一個機器人抓住門把手將一種特殊的附件鉤在光滑的門把手上,然後迅速將門把拉下來。

第二個機器人用彈簧鉤塞在門下,將一排微棘齒咬進地毯,緩慢把門打開。

研究人員稱,本次FlyCroTugs的設計靈感源於大自然,他們研究了體型比子彈還小的黃蜂是如何將比自己更重且地阻較大的獵物一點點帶回自己的巢穴的。

斯坦福大學生物仿生學和靈巧操作實驗室的博士生馬修埃斯特拉達(Matthew Estrada)表示「黃蜂經常會抓住大型獵物並將其移回巢穴。但若其沒有足夠的肌肉力量帶著獵物飛行,他們必須將獵物拖到地面上,用爪子抓住並一點點地移動它。」本次實驗的靈感也是來源於此。

其實,無人機群,在當下似乎已經並不是什麼新鮮概念,比這兩個多很多的大場面我們也是見過的。就像下面的無人機煙花,美輪美奐的樣子,也能吸引一票觀眾。

(1000架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可謂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

(微型無人機集群煙花表演)

但為什麼每次看到小無人機,小編我都要可以著重講一講呢,因為在小編眼裡這很可怕!!!

美劇《黑鏡III》中,的機器殺人蜂擁有著另人聞風喪膽的超強能力,他們如真正的蜜蜂一樣,蜂擁而至殺人易如反掌。

去年,在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會議上,無人機Slaughterbots一經亮相便讓全場觀眾後背發涼,一段視頻為我們講述了無人機群的威力。

視頻中,這個小東西雖不足一個成人掌心大小,但是它身上的東西可不少:四旋翼、電池馬達、廣角攝像頭、各種感測器、以及很強的面部識別功能,甚至小小的它體內還藏著3克炸藥!

強機動性配合精確的面部識別能力,外加3克炸藥,它的攻擊力可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它會迅速接近目標對象頭部,瞬間引爆炸藥!爆炸直擊大腦,威力絕對是致命的。

更另人感到恐懼的是,這批無人機根本不畏生死,因為即便一群倒下,後面還有追尋它的軌跡趕上前來的後繼者。

視頻中,一群微型飛行機器人,通過人臉識別技術定位,短短几秒鐘內,就殺掉了正在教室上課的一眾學生!場面可謂血腥至極!雖說視頻中的殺人場面並非真實,但是參會的AI安全領導者Stuart Russell博士表示,該科技目前已經存在,並且它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相比於功能複雜全面的單一機器人,無人機集群在作戰時具備強大優勢,當我們將執行一系列完整動作所具備的各項功能,分散到大量低成本、功能單一的微型無人機上,在協作過程中,當部分個體失去執行能力時,整個無人機集群仍然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仍可繼續執行任務。

其實,如同無人機的誕生源於軍事需求,無人機集群最初也是從國防領域開始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論證的。無人機集群作戰的概念是將代價高昂的多任務系統分解為若干低成本的小規模作戰平台,憑藉能夠密集突防的優勢。

無人機集群比單一無人機飛行複雜的多,除了具備單一無人機所必須的飛行和完成某個機械動作之外,還要考慮多個無人機之間的協調問題。例如:在今天介紹的在「開門實驗」當中,研究人員必須製造一個適合門把手的鉤子,然後正確排列兩架無人機,保證步驟正確,以確保兩架無人機能夠順利將玻璃門打開。

所以,無人機協作的進步的么一小步,是不是也預示了蜂群無人機作戰的一小步?

加入社群

機器人大講堂Rob社群開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從事或想要從事機器人行業、想要學習這一方向,都歡迎您加入我們共同探討機器人前沿科技。

在機器人大講堂公眾號對話框回復「交流群」獲取入群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Google發布全新醫療AI,精確診斷轉移性乳腺癌,未來我們能夠藉助AI延長多少壽命?
菲爾茲獎得主稱證黎曼猜想,馬雲成立平頭哥半導體,英偉達開發新機器人研發平台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