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一首抒情詩,激人奮起,催人上進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一首抒情詩,激人奮起,催人上進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其詩風格雄奇豪放,想像豐富絢爛,語言流暢,音律和諧多變。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

《行路難三首·金樽清酒斗十千》是李白一首著名的飲酒抒情詩,是詩人在唐玄宗天寶三年(744)遭受讒言詆毀被排擠離開長安時所寫的組詩《行路難三首》中的第一首,全詩詞如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詩中由面對山珍海味,卻停杯投箸寫起,描繪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艱難境遇,接著寫對明主的渴望,並反躬自問,最後充滿信心地表白,理想一定能實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其充滿自信的表白,宛如昂揚的號角,激人奮起,催人上進,因而千古以來,此句廣為人們傳誦。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意為:想渡黃河而去卻遇到寒冰將水道堵塞,打算登上太行山卻遇大雪封山。詩人此時不但感到無人賞識,在「四顧心茫然」之時更覺得幹什麼事都不順利,都事與願違。此聯既描繪了人生道路的艱難險阻,也回答了「心茫然」的原因。

長風破浪:《宋書·宗愨(què)傳》記載,南朝宋的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這個典故一直為人們所引用,用來表示有遠大志向,想干一番事業的意思。會:一定,應當。雲帆:像白雲般的帆船。這裡指高大的帆船。濟:渡過。滄海:大海。古人稱現在的渤海、黃海和東海海域為滄海。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兩句詩描寫了詩人理想中海闊天高雲帆橫渡的情景,表現了詩人對遠大理想百折不撓的追求和堅信理想一定能實現的強烈自信心。詩句境界開闊,氣概豪邁,格調高昂,用典靈活巧妙,寫得很有氣勢,充滿了積極浪漫主義的情調。這兩句詩常被後人引用來鞭策和激勵自己迎著生活的風浪揚帆奮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素佛堂 的精彩文章:

俗語「學好三年,學壞三天」有什麼深意?
周邦彥十首經典古詩詞,別具一格,值得一讀

TAG:素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