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做出世的隱者,還是入世的俠者?

做出世的隱者,還是入世的俠者?














?青山微信號:

qshd113

   茫茫人海,相識便是善緣?


已有青山道長微信的,不用重複添加


中國歷史上的諸多文化名人,觀其一生命運起伏,總離不開入世與出世這兩個命題。許多執著之人,一心求入世卻終究時運不濟,一念想出世又總被魔障纏繞。




很多初學道者,往往是在社會上遭遇了一些挫折,一時心灰意懶就想到道觀中求個出世清靜。然而,究竟是要做出世的隱者,還是做入世的俠者,在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之前,修行將很難保持定性。



若論修道事,始終逃不開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二者之間的選擇難題。


終南山(資料圖)




老子留世五千言《道德經》,概其要義,唯有「無為」與「自然」二字是其精華。後世人學老子之道,多以「清靜無為」作為修行的根本,這便是出世心之源始。




太史公司馬遷作《史記·老子列傳》,其記載曰:「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又兼有老子西出流沙的傳說,其無為學說與神隱經歷,更成為傳統文化中隱逸精神的首要代表。








而道家另一代表人物莊子,他不但鮮明地批評了百家諸子的言論,而且提出了「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的論點,認為世間人們所有的有為法,必然都是一場是是非非的利益輸送。




   莊子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心齋、坐忘等方法臻達天真之態,從而返歸於「無何有」之鄉,最終實現道家所追求的無待真逍遙。老莊為道家的出世精神奠定了理論基礎,尤其是莊子還細緻描述了以姑射山神人為代表的神仙境界,由此一來得道成仙便成為道教修行的終極目標。




不論是秦皇漢武的求仙問葯,還是煉製內外丹法的黃白之術,均依據於「長生久視」、「在世長年」等理論。




如果把人生的終結作為限定的話,長生成仙便是對人世間的超越,其代表的必然是道教出世的情懷。





俠(資料圖)



《易經》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若把出世隱修思想作為「陰」來看的話,與之相對應的「陽」必然表現為入世功行。




孫昌武先生提到:「道教是在上古以來的本土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鮮明地體現華夏民族重現世、重人生的精神。




原始道教經典《太平經》已經提出『任命最重』『壽最為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觀念。」這就把人們對道家、道教的出世觀念,引向了人本、家本和國本的入世訴求。




有意思的是,道教因求長生而重視對現世生命的煉養,這正是用積極入世的方法來寄託逍遙出世的心,二者毫不違和地在同一生命體上平衡地展現了出來。




儘管世人總是把道人想像成「不染人間桃李花」的模樣,但回歸到道教第一經典《道德經》,會發現老子在講「無為」的同時,同時還提出了「為無為」、「無不為」的觀點。




而且道祖還提出一個具有「安平泰」特質的理想社會,人們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道教認為,道經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為拯救宇宙眾生,使用自然妙氣書寫的先哲聖典。道經藏於「七寶玄台」,神仙通過乩仙降筆等方式將經書傳授給高道名士,再由他們傳播佈道於世間民眾。道教經典卷帙浩繁,包羅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鍊法術、齋醮科儀、傳道弘道與風水推算等各方面內容。










戰國中期的齊國興盛起了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西漢前期的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政治信仰轉變為宗教團體。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構成宗教倫理道德的主體;墨家尊天明鬼、兼愛互助和科技方術等思想與內容,被道教涵蓋;《易經》是道士的基本經典,易學理論滲透到神學哲學、符籙丹道和齋醮科儀各方面;先秦道士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也為道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2]  兩漢黃老道教的《太平經》宣揚氣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負、樂生好善,以「太平世道」為目標。東漢丹鼎道派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將易學、黃老、火候三者參合,總結髮展了道教的養生煉丹術。


西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陝西咸陽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於句曲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稱為茅山道教祖師。三茅真君得道於茅山,開茅山道派。早於五斗米道的創立近300年。[3]  漢末軍閥張魯偽稱其祖張陵於東漢順帝年間,在蜀地鶴鳴山自稱老君「授以正法,命為天師」,炮製其祖孫三張立教說以惑眾。實際上是由被張魯殺害的張修建立五斗米道(天師道),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基本經典,[4]  修行符籙咒祝、三官手書。後篡教成功的張魯在漢中建立了地方割據的短暫政權。[4]  靈帝時期,黃老道教徒張角在中原地區創立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在疾疫流行時用符水咒說為人治病,發展了幾十萬信徒並建立三十六方來管理。張角在184年領導發動了黃巾起義,遭受統治者的鎮壓而失敗,太平道銷聲匿跡。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鍊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鍊,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鍊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尹彥德兄弟犒勞岳家軍,這是茶陵火田尹氏家族引以為榮的事情。《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譜、民間傳說以及張治、李東陽等縣內前賢的詩文都有記載和吟詠。但是,與此有關的一些問題,特別是細節方面的問題,這些材料記載得比較零散,或語焉不詳,或引而不發,對此,很有理清的必要。本文就我所掌握的一些資料來略作說明,以期方家指教。




1、我的題目是《尹彥德兄弟犒勞岳家軍》,這與上述文字資料一般性的敘述並不一致。這些資料表述為尹彥德犒勞岳家軍。《茶陵州志·義舉》(各種版本的)記載說:「宋岳飛討曹成,道茶陵。彥德謁軍門,以牛酒犒軍三日。」成化八年(1472年),茶陵大學士李東陽回鄉祭祖,應尹彥德的後裔尹漢瓊之請為尹氏族譜作序,序中引用尹漢瓊的敘述,也持這種說法:「岳武穆討曹成時,彥德以牛酒犒師」。但是,尹氏族譜中的彥德小傳卻是另外一種說法。文字如下:




「九世祖彥德  崇罃公子。家巨富,好善樂施。時,岳武穆王奉命討曹成,師次火田,公與弟彥尚、彥和以牛酒詣軍門犒師,武穆稱為長者,贈以詩云:『富民高義重茶城,能犒行營十萬兵。暫寫一經光世業,凱旋飛奏請恩榮。』並贈古硯一方、『一經堂』三字。後楊誠齋先生書以匾,其堂有記載。舊譜中州城旌忠庵鐫岳夫子像,亦鐫『一經堂』三字德公。」




這一段文字清楚的記載犒勞岳家軍的是尹彥德兄弟三人。為什麼在一般性的敘述中只提到尹彥德一個人呢?這可能與古時候所說的父親亡故之後,「長兄如父」,為一家之主的說法有關係,即尹彥德為兄弟三人這個大家的一家之主,稱頌一家之主即是稱頌一家,無需再說彥尚、彥和的名字。




2、尹彥德兄弟三人犒勞岳家軍的原因。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譜、民間傳說都沒有提及,值得一說。




岳飛奉命追剿曹成而進駐茶陵,事情發生在紹興二年。《茶陵州志》和民間傳說在敘述這一事件時說,岳飛頭一天晚上從江西經毛竹坳進入今秩堂鄉合戶村,在當地私塾先生幫助下,夤夜起行,第二天早晨到達今火田鎮五門村杉里園,接受尹彥德兄弟的犒勞。其中留下的懸念之一是岳家軍將士的早餐應該是在這裡吃的。據上述資料稱,在岳飛由秩堂移師火田的過程中,先後留下了墨庄、光泉題字,還有過平梅花、與彭可安交往的事迹。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甚至還記載了其中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故事:「岳忠武董師過茶陵之秩糖(應是「堂」字之誤)。向有冬青樹大數尺,橫生梗道,過難之。忠武師至之夕,樹忽直立。」後來,茶陵民間據此將其演化為岳飛一劍劈開穿石門的故事。這些材料給我們留下了另外一個懸念:岳飛並非如上述資料所說的那樣,在不足12個小時的時間裡,急匆匆的在秩堂、火田之間行軍,而有一個因事而宜、亦駐亦行、從容行之的行軍打仗過程。




再看看尹彥德兄弟是怎樣犒勞岳家軍的。據火田《尹氏族譜》記載,尹彥德兄弟此番勞軍的「詳單」是:每人每天一斤牛肉,一壺酒,兩斤大米,另給每人一雙鞋。除此而外,尹彥德還入軍營宣講,對岳家軍將士作了一番「戰前動員」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茶陵州志·人物》載,尹氏兄弟的此番義舉「令六師之氣不戰而先奪,其於成功之助蓋多矣。」據有關資料顯示,這一支部隊一共有一萬人(一說八千人)。要讓這一行人吃早餐的時間、地點安排得如此巧合,尹彥德一家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為這一行人準備早餐,還要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的犒勞物資,絕不是事前毫無準備匆促行之的結果。這其中隱含的懸念就是:尹彥德兄弟與岳家軍之間一定有過事前的接洽和商定。




那麼,尹彥德兄弟為什麼要費這麼大財力、精力來犒勞岳家軍呢?答案只有一個:希望以此獲取朝廷恩榮及政府的保護。這是一個富而社會地位低下的家庭在亂世謀取自保的一種手段和策略。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沒有展開的必要,我下面的敘述可以印證這一點。




3、有必要略作交代的幾個後續故事。




其一,火田尹氏家族的恩榮。據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人物第六》載,當時,岳飛對尹彥德說:「君,長者也。富而無文,當一經教子,後必有顯者。」並且還親筆題寫「一經堂」三字相贈,作為這個宗族的堂號。同時,應尹彥德之請,奏請朝廷選派國子監太學生掌教一經堂,教授宗族子弟。後來,宋高宗又為一經堂題寫匾額。淳熙十六年,尹彥德之子尹士望在一經堂東側籌建明經堂,宋高宗恩賜明經堂為明經書院。這是茶陵最早的書院。楊萬里、楊至、龔用卿、翁溥等人先後為書院題寫名字、匾額並撰記。這些人題寫的匾,撰寫的記後來都散佚不存。一經堂、明經書院為這個家族引來了一股經久不衰的尊師重學風氣和傳統,也它為培養了尹伯正、尹仲正、尹申、尹裦然、尹天球、尹天鳳、尹謙孫、尹轂、尹岳、尹惟日等進士,使其成為茶陵僅次於譚氏家族的第二大科舉名家。明經書院在歷代風雨的熏浴中,幾經拆建改造,最後成為長生觀。1958年,人們又在長生觀上興建火田公社衛生院,現在,又由衛生院改為民房。




其二,岳飛贈送的古硯、詩的下落。尹申、尹明瞻在《尹氏初修族譜序》(南宋時期)、《尹氏續修族譜序》(明永樂十六年春)中介紹了兩者的下落:「因以忠烈詩刻於里之湖亭,後以寇毀」。經過元末明初的戰火之後,「家傳武穆所贈古硯舊落陳氏,今漫不可得」。






沿潞溪逆流而上,穿過李家裡,再往前走,不久就要到冷水井。這是散布在天堂山山間低谷的幾個小山村。其中有一個山村地域狹小,四面高山環護,如深陷地底的水井,人們就把它叫做「冷水井」。而地域區劃意義上的冷水井,指的是包括上大隴、半沖、冷水井、銅鑼坪在內的地方。如果結合歷史遺迹來考察它的地域範圍的話,所謂的冷水井,應該還包括下大壠在內。民國二十四年實行保甲制度,這一帶作為一個地方行政區劃單位命名為里仁保,原因也就在這裡。




冷水井地處深山老林,偏遠閉塞,交通尤為不便。從1992年開始,這裡的人開始陸續外遷。現在,冷水井、銅鑼坪的住戶已全部遷出,山村荒蕪,行將為人遺忘。但在歷史上,這裡曾因為穆和隱居而名聞遐邇。




《茶陵州志·雜誌》(明嘉靖版)記載:「潞水溪北有冷水井,陳文帝時,處士穆和為太常博士,及北隋繼統,和隱居教學不倦。開皇三年,屢征不起,遂以熔鐵錮其門。……」《湖南省掌故備考錄》記載得稍微詳細:「陳文帝庚辰年,處士穆和為大常博士。隋繼統,和隱居潞水冷水井。隋文帝開皇三年,屢征不起,遂以熔鐵錮其門,歲余猶聞朗讀之聲。唐武德二年,少詹事杜淹為著其事,勒碑誌感。裴寂糾之,遂撲其碑。明初於灰塵蔓草中得之。」兩者可以互為印證。穆和隱居冷水井的原因、經過以及他最後的去向,我們現在無從稽考,但以上述記載為主幹的傳說,卻仍然在潞水民間流傳,它的基本情節與上述記載一致。據考證,穆和隱居教學不僅是潞水地區的私人辦學之始,也是至今為止見諸文字記載的茶陵私人辦學之始。在民間傳說中,穆和隱居冷水井的故事還有一個留證的實物,即潞溪上一座叫里仁橋的小石拱橋,傳說這座橋是他在隱居期間修造的。這座橋在下大壠境內,至今保存完好。這裡曾經是一條交通要道,經冷水井過攸縣,可以北上長沙等地。在民間傳說中,過往官員途經潞水,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說的是風水寶地,不可干犯褻瀆。實際上,這應該是文官武將過里仁橋時對穆和表示崇敬和懷念的一種自覺行為。




2009年下半年,我去冷水井一帶與老人閑聊。有人告訴我,穆和隱居的具體地點很可能是銅鑼坪。這是一個因地形酷似銅鑼而命名的山村。直到民國年間,這裡還能看到青磚鋪就的土坪、下馬石、馬廄等遺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在這裡建房子,在地下挖出了不少古舊的青磚。曾經是銅鑼坪的居民則言之鑿鑿的說,穆和在這裡某一個十分隱秘的地方埋了的護庄寶物,銅鑼坪遭難時寶物就會示警顯靈。如此這樣,不一而盡。看來,穆和可能真的隱居在這裡了。


前幾日跟幾位道友品茶論道時,分享了一個我曾聽說的因忤逆不孝死於非命,最後死無葬身之地的故事。其中一位道友頗有感觸,也聊起他拜師入門不久就被雷劈的經過,心中感到非常奇妙也甚為震驚。






這樣的「小國寡民」,正是陶淵明所嚮往的那個世外桃源,也與儒家所追求的「大同」有著極大的相似性。以治國之方的角度去看《道德經》時,不禁要思索一個問題:老子究竟是在告訴人們無為,還是要有為呢?





五柳先生陶淵明(資料圖)




這一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從老子的學生——孔子的言談中找到答案。《論語》中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孔子認為,人們之所以會為了利益起紛爭,一方面是因為寡、不均、貧這三方面的物質原因,但根本還在於心中的不安。治國是解決物質上的問題,治身是結果心靈上的困惑,這都是有為之法。但有為之治要實現的目的,在於使人少私寡慾,逐漸臻達於無為。




在道教看來,入世是在努力地消除使人身心不安的內外要素,出世則是人們可以安於自我的一種精神逍遙。




於此,也就不難理解「無為」與「有為」之間的辯證了。此二者並不是一對相互對立的哲學關係,而是以無為之心去行有為之事,以內心中的恆常清靜去應對世間無常的變化。
































































道教認為,道經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為拯救宇宙眾生,使用自然妙氣書寫的先哲聖典。道經藏於「七寶玄台」,神仙通過乩仙降筆等方式將經書傳授給高道名士,再由他們傳播佈道於世間民眾。道教經典卷帙浩繁,包羅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鍊法術、齋醮科儀、傳道弘道與風水推算等各方面內容。










戰國中期的齊國興盛起了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西漢前期的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政治信仰轉變為宗教團體。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構成宗教倫理道德的主體;墨家尊天明鬼、兼愛互助和科技方術等思想與內容,被道教涵蓋;《易經》是道士的基本經典,易學理論滲透到神學哲學、符籙丹道和齋醮科儀各方面;先秦道士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也為道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2]  兩漢黃老道教的《太平經》宣揚氣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負、樂生好善,以「太平世道」為目標。東漢丹鼎道派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將易學、黃老、火候三者參合,總結髮展了道教的養生煉丹術。


西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陝西咸陽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於句曲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稱為茅山道教祖師。三茅真君得道於茅山,開茅山道派。早於五斗米道的創立近300年。[3]  漢末軍閥張魯偽稱其祖張陵於東漢順帝年間,在蜀地鶴鳴山自稱老君「授以正法,命為天師」,炮製其祖孫三張立教說以惑眾。實際上是由被張魯殺害的張修建立五斗米道(天師道),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基本經典,[4]  修行符籙咒祝、三官手書。後篡教成功的張魯在漢中建立了地方割據的短暫政權。[4]  靈帝時期,黃老道教徒張角在中原地區創立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在疾疫流行時用符水咒說為人治病,發展了幾十萬信徒並建立三十六方來管理。張角在184年領導發動了黃巾起義,遭受統治者的鎮壓而失敗,太平道銷聲匿跡。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鍊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鍊,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鍊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尹彥德兄弟犒勞岳家軍,這是茶陵火田尹氏家族引以為榮的事情。《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譜、民間傳說以及張治、李東陽等縣內前賢的詩文都有記載和吟詠。但是,與此有關的一些問題,特別是細節方面的問題,這些材料記載得比較零散,或語焉不詳,或引而不發,對此,很有理清的必要。本文就我所掌握的一些資料來略作說明,以期方家指教。




1、我的題目是《尹彥德兄弟犒勞岳家軍》,這與上述文字資料一般性的敘述並不一致。這些資料表述為尹彥德犒勞岳家軍。《茶陵州志·義舉》(各種版本的)記載說:「宋岳飛討曹成,道茶陵。彥德謁軍門,以牛酒犒軍三日。」成化八年(1472年),茶陵大學士李東陽回鄉祭祖,應尹彥德的後裔尹漢瓊之請為尹氏族譜作序,序中引用尹漢瓊的敘述,也持這種說法:「岳武穆討曹成時,彥德以牛酒犒師」。但是,尹氏族譜中的彥德小傳卻是另外一種說法。文字如下:




「九世祖彥德  崇罃公子。家巨富,好善樂施。時,岳武穆王奉命討曹成,師次火田,公與弟彥尚、彥和以牛酒詣軍門犒師,武穆稱為長者,贈以詩云:『富民高義重茶城,能犒行營十萬兵。暫寫一經光世業,凱旋飛奏請恩榮。』並贈古硯一方、『一經堂』三字。後楊誠齋先生書以匾,其堂有記載。舊譜中州城旌忠庵鐫岳夫子像,亦鐫『一經堂』三字德公。」




這一段文字清楚的記載犒勞岳家軍的是尹彥德兄弟三人。為什麼在一般性的敘述中只提到尹彥德一個人呢?這可能與古時候所說的父親亡故之後,「長兄如父」,為一家之主的說法有關係,即尹彥德為兄弟三人這個大家的一家之主,稱頌一家之主即是稱頌一家,無需再說彥尚、彥和的名字。




2、尹彥德兄弟三人犒勞岳家軍的原因。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譜、民間傳說都沒有提及,值得一說。




岳飛奉命追剿曹成而進駐茶陵,事情發生在紹興二年。《茶陵州志》和民間傳說在敘述這一事件時說,岳飛頭一天晚上從江西經毛竹坳進入今秩堂鄉合戶村,在當地私塾先生幫助下,夤夜起行,第二天早晨到達今火田鎮五門村杉里園,接受尹彥德兄弟的犒勞。其中留下的懸念之一是岳家軍將士的早餐應該是在這裡吃的。據上述資料稱,在岳飛由秩堂移師火田的過程中,先後留下了墨庄、光泉題字,還有過平梅花、與彭可安交往的事迹。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甚至還記載了其中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故事:「岳忠武董師過茶陵之秩糖(應是「堂」字之誤)。向有冬青樹大數尺,橫生梗道,過難之。忠武師至之夕,樹忽直立。」後來,茶陵民間據此將其演化為岳飛一劍劈開穿石門的故事。這些材料給我們留下了另外一個懸念:岳飛並非如上述資料所說的那樣,在不足12個小時的時間裡,急匆匆的在秩堂、火田之間行軍,而有一個因事而宜、亦駐亦行、從容行之的行軍打仗過程。




再看看尹彥德兄弟是怎樣犒勞岳家軍的。據火田《尹氏族譜》記載,尹彥德兄弟此番勞軍的「詳單」是:每人每天一斤牛肉,一壺酒,兩斤大米,另給每人一雙鞋。除此而外,尹彥德還入軍營宣講,對岳家軍將士作了一番「戰前動員」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茶陵州志·人物》載,尹氏兄弟的此番義舉「令六師之氣不戰而先奪,其於成功之助蓋多矣。」據有關資料顯示,這一支部隊一共有一萬人(一說八千人)。要讓這一行人吃早餐的時間、地點安排得如此巧合,尹彥德一家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為這一行人準備早餐,還要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的犒勞物資,絕不是事前毫無準備匆促行之的結果。這其中隱含的懸念就是:尹彥德兄弟與岳家軍之間一定有過事前的接洽和商定。




那麼,尹彥德兄弟為什麼要費這麼大財力、精力來犒勞岳家軍呢?答案只有一個:希望以此獲取朝廷恩榮及政府的保護。這是一個富而社會地位低下的家庭在亂世謀取自保的一種手段和策略。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沒有展開的必要,我下面的敘述可以印證這一點。




3、有必要略作交代的幾個後續故事。




其一,火田尹氏家族的恩榮。據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人物第六》載,當時,岳飛對尹彥德說:「君,長者也。富而無文,當一經教子,後必有顯者。」並且還親筆題寫「一經堂」三字相贈,作為這個宗族的堂號。同時,應尹彥德之請,奏請朝廷選派國子監太學生掌教一經堂,教授宗族子弟。後來,宋高宗又為一經堂題寫匾額。淳熙十六年,尹彥德之子尹士望在一經堂東側籌建明經堂,宋高宗恩賜明經堂為明經書院。這是茶陵最早的書院。楊萬里、楊至、龔用卿、翁溥等人先後為書院題寫名字、匾額並撰記。這些人題寫的匾,撰寫的記後來都散佚不存。一經堂、明經書院為這個家族引來了一股經久不衰的尊師重學風氣和傳統,也它為培養了尹伯正、尹仲正、尹申、尹裦然、尹天球、尹天鳳、尹謙孫、尹轂、尹岳、尹惟日等進士,使其成為茶陵僅次於譚氏家族的第二大科舉名家。明經書院在歷代風雨的熏浴中,幾經拆建改造,最後成為長生觀。1958年,人們又在長生觀上興建火田公社衛生院,現在,又由衛生院改為民房。




其二,岳飛贈送的古硯、詩的下落。尹申、尹明瞻在《尹氏初修族譜序》(南宋時期)、《尹氏續修族譜序》(明永樂十六年春)中介紹了兩者的下落:「因以忠烈詩刻於里之湖亭,後以寇毀」。經過元末明初的戰火之後,「家傳武穆所贈古硯舊落陳氏,今漫不可得」。






沿潞溪逆流而上,穿過李家裡,再往前走,不久就要到冷水井。這是散布在天堂山山間低谷的幾個小山村。其中有一個山村地域狹小,四面高山環護,如深陷地底的水井,人們就把它叫做「冷水井」。而地域區劃意義上的冷水井,指的是包括上大隴、半沖、冷水井、銅鑼坪在內的地方。如果結合歷史遺迹來考察它的地域範圍的話,所謂的冷水井,應該還包括下大壠在內。民國二十四年實行保甲制度,這一帶作為一個地方行政區劃單位命名為里仁保,原因也就在這裡。




冷水井地處深山老林,偏遠閉塞,交通尤為不便。從1992年開始,這裡的人開始陸續外遷。現在,冷水井、銅鑼坪的住戶已全部遷出,山村荒蕪,行將為人遺忘。但在歷史上,這裡曾因為穆和隱居而名聞遐邇。




《茶陵州志·雜誌》(明嘉靖版)記載:「潞水溪北有冷水井,陳文帝時,處士穆和為太常博士,及北隋繼統,和隱居教學不倦。開皇三年,屢征不起,遂以熔鐵錮其門。……」《湖南省掌故備考錄》記載得稍微詳細:「陳文帝庚辰年,處士穆和為大常博士。隋繼統,和隱居潞水冷水井。隋文帝開皇三年,屢征不起,遂以熔鐵錮其門,歲余猶聞朗讀之聲。唐武德二年,少詹事杜淹為著其事,勒碑誌感。裴寂糾之,遂撲其碑。明初於灰塵蔓草中得之。」兩者可以互為印證。穆和隱居冷水井的原因、經過以及他最後的去向,我們現在無從稽考,但以上述記載為主幹的傳說,卻仍然在潞水民間流傳,它的基本情節與上述記載一致。據考證,穆和隱居教學不僅是潞水地區的私人辦學之始,也是至今為止見諸文字記載的茶陵私人辦學之始。在民間傳說中,穆和隱居冷水井的故事還有一個留證的實物,即潞溪上一座叫里仁橋的小石拱橋,傳說這座橋是他在隱居期間修造的。這座橋在下大壠境內,至今保存完好。這裡曾經是一條交通要道,經冷水井過攸縣,可以北上長沙等地。在民間傳說中,過往官員途經潞水,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說的是風水寶地,不可干犯褻瀆。實際上,這應該是文官武將過里仁橋時對穆和表示崇敬和懷念的一種自覺行為。




2009年下半年,我去冷水井一帶與老人閑聊。有人告訴我,穆和隱居的具體地點很可能是銅鑼坪。這是一個因地形酷似銅鑼而命名的山村。直到民國年間,這裡還能看到青磚鋪就的土坪、下馬石、馬廄等遺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在這裡建房子,在地下挖出了不少古舊的青磚。曾經是銅鑼坪的居民則言之鑿鑿的說,穆和在這裡某一個十分隱秘的地方埋了的護庄寶物,銅鑼坪遭難時寶物就會示警顯靈。如此這樣,不一而盡。看來,穆和可能真的隱居在這裡了。


前幾日跟幾位道友品茶論道時,分享了一個我曾聽說的因忤逆不孝死於非命,最後死無葬身之地的故事。其中一位道友頗有感觸,也聊起他拜師入門不久就被雷劈的經過,心中感到非常奇妙也甚為震驚。






正如《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中所言:「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道德經》中討論的「有」與「無」,道教修行者所秉持的入世與出世,這些辭彙都應該從心學上的體用關係去認知。





在紛繁的人世間借假修真(資料圖)




從有到無,借假修真,這才是道教歷來所遵循的修行法則。




唯有把個人與整個社會相結合,把道教的無為之心與有為之方結合起來,此時再去讀老莊,會發現《道德經》並不只是一本講述清修的著作,




其涵蓋的是老子對春秋亂世的隱憂,以及他從多年為柱下史而得出來的治國、治家、治身的經驗之談。




哪怕是追求世外逍遙的莊子,也把敘述的落腳點放在了「人間世」和「應帝王」上。




歸根於底,修行仍要從人間的有為法入手,才能逐步去求證無為和無待的真逍遙。對任何一方的片面追求,都是修行路上的偏頗和執念。
































































道教認為,道經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為拯救宇宙眾生,使用自然妙氣書寫的先哲聖典。道經藏於「七寶玄台」,神仙通過乩仙降筆等方式將經書傳授給高道名士,再由他們傳播佈道於世間民眾。道教經典卷帙浩繁,包羅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鍊法術、齋醮科儀、傳道弘道與風水推算等各方面內容。










戰國中期的齊國興盛起了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西漢前期的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後,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政治信仰轉變為宗教團體。孔孟的儒家思想被道教所兼容,構成宗教倫理道德的主體;墨家尊天明鬼、兼愛互助和科技方術等思想與內容,被道教涵蓋;《易經》是道士的基本經典,易學理論滲透到神學哲學、符籙丹道和齋醮科儀各方面;先秦道士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也為道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2]  兩漢黃老道教的《太平經》宣揚氣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負、樂生好善,以「太平世道」為目標。東漢丹鼎道派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將易學、黃老、火候三者參合,總結髮展了道教的養生煉丹術。


西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陝西咸陽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於句曲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稱為茅山道教祖師。三茅真君得道於茅山,開茅山道派。早於五斗米道的創立近300年。[3]  漢末軍閥張魯偽稱其祖張陵於東漢順帝年間,在蜀地鶴鳴山自稱老君「授以正法,命為天師」,炮製其祖孫三張立教說以惑眾。實際上是由被張魯殺害的張修建立五斗米道(天師道),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基本經典,[4]  修行符籙咒祝、三官手書。後篡教成功的張魯在漢中建立了地方割據的短暫政權。[4]  靈帝時期,黃老道教徒張角在中原地區創立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在疾疫流行時用符水咒說為人治病,發展了幾十萬信徒並建立三十六方來管理。張角在184年領導發動了黃巾起義,遭受統治者的鎮壓而失敗,太平道銷聲匿跡。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鍊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鍊,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鍊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尹彥德兄弟犒勞岳家軍,這是茶陵火田尹氏家族引以為榮的事情。《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譜、民間傳說以及張治、李東陽等縣內前賢的詩文都有記載和吟詠。但是,與此有關的一些問題,特別是細節方面的問題,這些材料記載得比較零散,或語焉不詳,或引而不發,對此,很有理清的必要。本文就我所掌握的一些資料來略作說明,以期方家指教。




1、我的題目是《尹彥德兄弟犒勞岳家軍》,這與上述文字資料一般性的敘述並不一致。這些資料表述為尹彥德犒勞岳家軍。《茶陵州志·義舉》(各種版本的)記載說:「宋岳飛討曹成,道茶陵。彥德謁軍門,以牛酒犒軍三日。」成化八年(1472年),茶陵大學士李東陽回鄉祭祖,應尹彥德的後裔尹漢瓊之請為尹氏族譜作序,序中引用尹漢瓊的敘述,也持這種說法:「岳武穆討曹成時,彥德以牛酒犒師」。但是,尹氏族譜中的彥德小傳卻是另外一種說法。文字如下:




「九世祖彥德  崇罃公子。家巨富,好善樂施。時,岳武穆王奉命討曹成,師次火田,公與弟彥尚、彥和以牛酒詣軍門犒師,武穆稱為長者,贈以詩云:『富民高義重茶城,能犒行營十萬兵。暫寫一經光世業,凱旋飛奏請恩榮。』並贈古硯一方、『一經堂』三字。後楊誠齋先生書以匾,其堂有記載。舊譜中州城旌忠庵鐫岳夫子像,亦鐫『一經堂』三字德公。」




這一段文字清楚的記載犒勞岳家軍的是尹彥德兄弟三人。為什麼在一般性的敘述中只提到尹彥德一個人呢?這可能與古時候所說的父親亡故之後,「長兄如父」,為一家之主的說法有關係,即尹彥德為兄弟三人這個大家的一家之主,稱頌一家之主即是稱頌一家,無需再說彥尚、彥和的名字。




2、尹彥德兄弟三人犒勞岳家軍的原因。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茶陵州志》、火田尹氏族譜、民間傳說都沒有提及,值得一說。




岳飛奉命追剿曹成而進駐茶陵,事情發生在紹興二年。《茶陵州志》和民間傳說在敘述這一事件時說,岳飛頭一天晚上從江西經毛竹坳進入今秩堂鄉合戶村,在當地私塾先生幫助下,夤夜起行,第二天早晨到達今火田鎮五門村杉里園,接受尹彥德兄弟的犒勞。其中留下的懸念之一是岳家軍將士的早餐應該是在這裡吃的。據上述資料稱,在岳飛由秩堂移師火田的過程中,先後留下了墨庄、光泉題字,還有過平梅花、與彭可安交往的事迹。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甚至還記載了其中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故事:「岳忠武董師過茶陵之秩糖(應是「堂」字之誤)。向有冬青樹大數尺,橫生梗道,過難之。忠武師至之夕,樹忽直立。」後來,茶陵民間據此將其演化為岳飛一劍劈開穿石門的故事。這些材料給我們留下了另外一個懸念:岳飛並非如上述資料所說的那樣,在不足12個小時的時間裡,急匆匆的在秩堂、火田之間行軍,而有一個因事而宜、亦駐亦行、從容行之的行軍打仗過程。




再看看尹彥德兄弟是怎樣犒勞岳家軍的。據火田《尹氏族譜》記載,尹彥德兄弟此番勞軍的「詳單」是:每人每天一斤牛肉,一壺酒,兩斤大米,另給每人一雙鞋。除此而外,尹彥德還入軍營宣講,對岳家軍將士作了一番「戰前動員」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茶陵州志·人物》載,尹氏兄弟的此番義舉「令六師之氣不戰而先奪,其於成功之助蓋多矣。」據有關資料顯示,這一支部隊一共有一萬人(一說八千人)。要讓這一行人吃早餐的時間、地點安排得如此巧合,尹彥德一家要在極短的時間內為這一行人準備早餐,還要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的犒勞物資,絕不是事前毫無準備匆促行之的結果。這其中隱含的懸念就是:尹彥德兄弟與岳家軍之間一定有過事前的接洽和商定。




那麼,尹彥德兄弟為什麼要費這麼大財力、精力來犒勞岳家軍呢?答案只有一個:希望以此獲取朝廷恩榮及政府的保護。這是一個富而社會地位低下的家庭在亂世謀取自保的一種手段和策略。關於這一點,我覺得沒有展開的必要,我下面的敘述可以印證這一點。




3、有必要略作交代的幾個後續故事。




其一,火田尹氏家族的恩榮。據明嘉靖版的《茶陵州志·人物第六》載,當時,岳飛對尹彥德說:「君,長者也。富而無文,當一經教子,後必有顯者。」並且還親筆題寫「一經堂」三字相贈,作為這個宗族的堂號。同時,應尹彥德之請,奏請朝廷選派國子監太學生掌教一經堂,教授宗族子弟。後來,宋高宗又為一經堂題寫匾額。淳熙十六年,尹彥德之子尹士望在一經堂東側籌建明經堂,宋高宗恩賜明經堂為明經書院。這是茶陵最早的書院。楊萬里、楊至、龔用卿、翁溥等人先後為書院題寫名字、匾額並撰記。這些人題寫的匾,撰寫的記後來都散佚不存。一經堂、明經書院為這個家族引來了一股經久不衰的尊師重學風氣和傳統,也它為培養了尹伯正、尹仲正、尹申、尹裦然、尹天球、尹天鳳、尹謙孫、尹轂、尹岳、尹惟日等進士,使其成為茶陵僅次於譚氏家族的第二大科舉名家。明經書院在歷代風雨的熏浴中,幾經拆建改造,最後成為長生觀。1958年,人們又在長生觀上興建火田公社衛生院,現在,又由衛生院改為民房。




其二,岳飛贈送的古硯、詩的下落。尹申、尹明瞻在《尹氏初修族譜序》(南宋時期)、《尹氏續修族譜序》(明永樂十六年春)中介紹了兩者的下落:「因以忠烈詩刻於里之湖亭,後以寇毀」。經過元末明初的戰火之後,「家傳武穆所贈古硯舊落陳氏,今漫不可得」。






沿潞溪逆流而上,穿過李家裡,再往前走,不久就要到冷水井。這是散布在天堂山山間低谷的幾個小山村。其中有一個山村地域狹小,四面高山環護,如深陷地底的水井,人們就把它叫做「冷水井」。而地域區劃意義上的冷水井,指的是包括上大隴、半沖、冷水井、銅鑼坪在內的地方。如果結合歷史遺迹來考察它的地域範圍的話,所謂的冷水井,應該還包括下大壠在內。民國二十四年實行保甲制度,這一帶作為一個地方行政區劃單位命名為里仁保,原因也就在這裡。




冷水井地處深山老林,偏遠閉塞,交通尤為不便。從1992年開始,這裡的人開始陸續外遷。現在,冷水井、銅鑼坪的住戶已全部遷出,山村荒蕪,行將為人遺忘。但在歷史上,這裡曾因為穆和隱居而名聞遐邇。




《茶陵州志·雜誌》(明嘉靖版)記載:「潞水溪北有冷水井,陳文帝時,處士穆和為太常博士,及北隋繼統,和隱居教學不倦。開皇三年,屢征不起,遂以熔鐵錮其門。……」《湖南省掌故備考錄》記載得稍微詳細:「陳文帝庚辰年,處士穆和為大常博士。隋繼統,和隱居潞水冷水井。隋文帝開皇三年,屢征不起,遂以熔鐵錮其門,歲余猶聞朗讀之聲。唐武德二年,少詹事杜淹為著其事,勒碑誌感。裴寂糾之,遂撲其碑。明初於灰塵蔓草中得之。」兩者可以互為印證。穆和隱居冷水井的原因、經過以及他最後的去向,我們現在無從稽考,但以上述記載為主幹的傳說,卻仍然在潞水民間流傳,它的基本情節與上述記載一致。據考證,穆和隱居教學不僅是潞水地區的私人辦學之始,也是至今為止見諸文字記載的茶陵私人辦學之始。在民間傳說中,穆和隱居冷水井的故事還有一個留證的實物,即潞溪上一座叫里仁橋的小石拱橋,傳說這座橋是他在隱居期間修造的。這座橋在下大壠境內,至今保存完好。這裡曾經是一條交通要道,經冷水井過攸縣,可以北上長沙等地。在民間傳說中,過往官員途經潞水,要「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說的是風水寶地,不可干犯褻瀆。實際上,這應該是文官武將過里仁橋時對穆和表示崇敬和懷念的一種自覺行為。




2009年下半年,我去冷水井一帶與老人閑聊。有人告訴我,穆和隱居的具體地點很可能是銅鑼坪。這是一個因地形酷似銅鑼而命名的山村。直到民國年間,這裡還能看到青磚鋪就的土坪、下馬石、馬廄等遺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在這裡建房子,在地下挖出了不少古舊的青磚。曾經是銅鑼坪的居民則言之鑿鑿的說,穆和在這裡某一個十分隱秘的地方埋了的護庄寶物,銅鑼坪遭難時寶物就會示警顯靈。如此這樣,不一而盡。看來,穆和可能真的隱居在這裡了。


前幾日跟幾位道友品茶論道時,分享了一個我曾聽說的因忤逆不孝死於非命,最後死無葬身之地的故事。其中一位道友頗有感觸,也聊起他拜師入門不久就被雷劈的經過,心中感到非常奇妙也甚為震驚






不論出世還是入世,做好當下事,才是真正的修行之士所為。




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

 

十月十五下元節,水官大帝解厄,還受生債增補財庫,度亡解冤冥陽水陸   兩利大法會啟告!




?:

結緣《道德真經》抄經本,抄經有十大功德!不可錯過!(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精心收集400首玄門道樂【如意u盤結緣 贈千篇道學資料】




?:

免費結緣《太上感應篇》抄經本!《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桃木牌!




?:

恭請道長親筆手繪結煞靈符,恭請符神大將軍親臨護佑!



道教天下


微信公眾平台





daojiaocn


漫慢弘道路,君與同行否




青山道長


個人微信號





qshd114


茫茫人海,相識便是善緣

查看以下內容需先關注微信公眾平台

點本文標題下方「

道教天下

」一鍵關注


回復"0":道德經全文及注釋

回復"1":道教知識及特徵

回復"2":道教的起源、道術、典籍

回復"3":道教神像供養禮儀

回復"4":道教常識一百八十問

回復"5":道教長壽之法十訣大公開

回復"6":道德真經全文

回復"7":道家「三魂七魄」說

回復"8":在家之人能修道嗎

回復"9":當今世界道教流派

回復"10":什麼是道與德

回復"11":道教的五行相生相剋關係

回復"12":參觀道教宮觀禮儀有哪些

回復"13":道士可以結婚嗎

回復"14":道教神仙譜系是怎樣的

回復"15":什麼是戊不朝真

回復"16":關聖帝君的事迹如何

回復"17":城隍爺是何神靈

回復"18":土地公與財神爺是何神

回復"19":純陽祖師聖跡如何

回復"20":道教八仙何仙姑是何出處

回復"21":道教里對龍怎麼解釋

回復"22":道教部分經典語錄

回復"23":七種情況千萬不能殺生

24:傳說中幾種有靈性的動物,不可食

25:姜子牙所推算的萬年之中國很准很震驚

26:這是一場百年大騙局,請急轉給親朋

27: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善惡自有記功坊)

28:天安門前有玄機,國人不知的驚天秘密

29:精美財神像(見者得財,轉發有福)

30:每當時代無可救藥 總是道家撥亂反正!

31:震驚中國的四大風水事件,你不動我,我不動你

32:通靈者,淫蕩好色之人沒有好命

33:你還記得老祖宗是怎麼過年嗎

34: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

35:你手上有幾個簸箕幾個斗,你是富貴命嗎

37:鬼壓床,你信科學還是信道士?

38:鬼上身的九種靈異癥狀

39:通靈術 及 通神術 的區別

40:中國急需確立道教為國教!

41: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

42:通靈傳承常見的幾種形式

43:善惡功果福報及轉化

44:鬼不找無緣之人,看了終身受益。

45:輪迴轉世的正確認識

46:米碗收驚法 —— 民間法術詳解

47:七種做了必遭報應的事情

48:成仙不容易!修道中的十魔九難

49:自古神仙皆忠孝

50:道 教 十 層 境 界!

51:當開車時遇到喜喪事,如何化煞!

52:不要欠「神靈」任何東西!

53:如果有輪迴

54:祖墳對後世子孫的影響

55:學道一定要看破紅塵嗎?


56: 敬告想學法術的朋友!




推薦關注「道教天下」公眾平台,從這裡遇見你的信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天下 的精彩文章:

很多善信、居士初入玄門,該讀哪些經書
人間正道是滄桑!世界奇妙就在於它能化腐朽為神奇!

TAG:道教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