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經萬國來朝的時代:葡萄牙為進獻一隻獅子居然在澳門等兩年!

曾經萬國來朝的時代:葡萄牙為進獻一隻獅子居然在澳門等兩年!

獅子是一種舶來動物,但進入中國後卻成為中華文化中堪與龍鳳並列的又一靈獸。康熙朝義大利傳教士利類思寫的《獅子說》是第一本從動物知識的角度討論獅子的文獻,這一文獻的誕生與康熙朝的貢獅活動有關,也是十七、十八世紀東西方文明碰撞、文化交往的產物。

康熙朝葡萄牙使團的貢獅

清乾隆?余省、張為邦合繪?獸譜圖冊之「狻猊」及對題 絹本設色?縱四〇·一厘米?橫四二·五厘米

清光緒?茶青色地獅子紋織金錦(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一六六七年至一六七〇年,葡萄牙當局為解決廣東沿海自由貿易的問題,策划了以葡萄牙貴族瑪訥·撒爾達聶哈為特使的葡萄牙使團出使北京,但結果卻令人沮喪。然而他們並不甘心,曾經出任瑪訥·撒爾達聶哈使團秘書的本多·白壘拉從一六七二年起又開始積極籌劃向康熙皇帝敬獻禮物。

清人繪?萬國來朝圖軸 絹本設色?縱二九九厘米?橫二〇七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一六七四年葡萄牙使團以獅子為禮物,以葡萄牙國王的名義獻給康熙皇帝,設法捕捉了公、母兩隻獅子,並經海路由東非運往果阿,不久公獅不幸死去,剩下的母獅被運至澳門,並在澳門等待了兩年之久,才獲得清廷批准入京。

清康熙?孔雀綠釉獅子 通高二六·二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孔雀綠釉加紫獅子 故宮博物院藏

一六七八年八月,白壘拉一行歷經漫長的旅途,終於將這頭母獅輾轉運到了北京獻給康熙皇帝。並在廣東官府、朝廷大臣和南懷仁、利類思等耶穌會士的積極遊說和幫助下,於康熙十九年(一六八〇年)獲得了開放香山至澳門陸路的貿易恩准,使之成為當時西方國家與中國進行貿易的重要通道。

清?栽絨黃地雙獅戲球紋地毯 故宮博物院藏

清光緒?紅色地團龍鳳獅子花卉紋錦(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自明朝後期卻貢獅子以來,康熙朝的貢獅是清朝來自異域的首次貢獅,因此朝野轟動。獅子入京過程中「所過州邑,日供三豬」,所過郡縣留下了不少神奇的傳說。珍禽異獸的進貢和展示,在中外交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並帶有強烈的政治意義。葡萄牙所貢之獅據說後來死在北京,康熙皇帝還「厚葬」之。

原文作者:鄒振環(作者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8年10月刊《康熙朝西人貢獅與》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大宋初年兄終弟及,宰相趙普緣何力挺?
「雲外鐘聲」琴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