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臟好的人,能順利完成這4個測試,能完成1個,心臟也還算健康

心臟好的人,能順利完成這4個測試,能完成1個,心臟也還算健康

心臟,是五臟之首,一個人不再存活於世的標誌,就是心臟不再跳動。可見,心臟對於每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穿在外面的衣服好不好,我們看一看、摸一摸就知道了;長在裡面的心臟好不好,我們要怎麼確認呢?

除了不靠譜的自我感覺,我們其實還可以通過幾個小測試來檢驗一下。

心臟好的人,能順利完成這4個測試!

測試一:側脈搏

方法:靜坐5分鐘,保持正常均勻呼吸,測算自己的脈搏跳動數,計數1分鐘。

正常的脈搏跳動頻率應該在60~90次/分鐘,跳動均勻且節律一致。如果跳動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臟疾病的徵兆。

測試二:量脖子

方法:將皮尺水平置於頸後第七頸椎上緣(低頭時摸到的頸後最突起處),至前面的喉結下方,完成測量。

一般情況下,如果男性頸圍超過39 厘米,女性頸圍超過35厘米,就說明脖子較粗。存在心臟疾病風險。

測試三:爬樓梯

方法:用不緊不慢的速度,一口氣登上三樓。

如果上樓後不感到明顯氣急與胸悶,說明心肺功能良好。

測試四:六分鐘步行

方法:以不氣喘的速度步行六分鐘,然後測量這六分鐘走出的距離。

距離劃為4個等級:1級少於300米,2級為300~374.9米,3級為375~449.5米,4級超過450米。級別越低心功能越差。正常者應至少達到3級。

以上4個小測試,對於心臟好的人,可以輕鬆完成,如果你不能都完成,即便能完成1個,心臟也還算健康!

秋冬季,是心腦血管病高發的季節,一方面,天氣寒冷,人會更多的進食高熱量食物,給心腦血管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面,寒冷的天氣自身就會刺激血管收縮,所以此時心臟猝死的人也不少,不得不防!

簡單實用的三種養心方法

方法一:食物養心

飲食和健康息息相關,很多人知道中醫的「五色對五臟」,紅色食物是養心的。沒錯,很多紅色食物是對心臟好的,但養心也不局限於紅色食物,很多食物都可以起到養心的作用。

紅薯

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長壽食品」之譽。

紅薯含糖量達到15%-20%。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

黃豆

黃豆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保持心血管通暢。

食用時,除將黃豆加工成豆漿、豆腐、豆豉外,還可做成黃豆米飯。

煮飯時,先將黃豆用熱水泡4小時以上,再換水加米烹煮,這樣可以將黃豆中容易產生氣體的多糖體溶解,以免造成腹脹。

葡萄

葡萄性平,味酸甜,有補氣血的作用。滋養強壯,補血,強心利尿。治血虛心跳。

由於葡萄中所含的葡萄糖、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都很豐富,對大腦神經有補益和興奮作用,葡萄乾的糖分和鐵的含量也較高,這對體弱貧血者也有補血效果。

因此,對心氣不足型和心血不足型心悸,以及神經衰弱及貧血體弱者、心悸心慌之人,常食葡萄,尤為適宜。

方法二:茶飲養心

喝水首先就是個排毒的過程;喝茶又是個靜心的過程,所以,平時喝點茶水,既能養心,又能排毒,是很方便實用的。

1、人蔘地節茶

將人蔘、百合、蒲公英、苦蕎和地節混合,製成茶飲,有很好的養心安神功效,常飲還可提高身體免疫力。

人蔘能增加心肌收縮力,減慢心率,增加心輸出量與冠脈血流量,可抗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對心臟功能、心血管、血流都有一定的影響。人蔘還有明顯的耐缺氧作用,可有效地對抗竇性心率失常。

百合適合心情抑鬱、失眠多夢、餘熱未消的人食用。因為百合性微寒,入心經,有很好的除煩清心作用。蒲公英可降低血脂、調節血糖,對養護心血管有益。

苦蕎中的鎂對心肌活動有良好調節作用,可使心臟節律及心奮傳導減緩, 增加心肌供血量,有利心臟舒張和休息。地節含強心苷、生物鹼和維生素A類物質及粘液多糖等,有改善心肌缺氧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

2、蓮子桂圓茶

將蓮子和桂圓搭配,代茶飲,可以養心安神,補血補氣。

蓮子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對於心煩夢多的失眠的人來說,也可以用蓮子心加少許鹽,水煎,代茶飲。

桂圓有利於維持心臟功能,另外,桂圓除了可補氣血,還能益心脾、安心神,並對全身都有補益作用。

3、紅棗紅糖茶

將紅棗和紅糖放在一起煮湯代茶飲,可起到養護心血、改善心機的作用。

紅棗富含的壞磷酸腺苷,是人體能量代謝的必需物質,能消除疲勞,擴張血管,改善心肌營養,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強肌力,有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

紅糖中含有的葉酸、微量物質等可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機體的造血功能,擴充血容量。

方法三:動作養心

大家都知道,運動對身體好,但現在很多人都沒有時間運動,如果你也是這樣,不妨學幾個小動作,隨時都能做,養心效果也很好。

1、伸伸懶腰,有助於心臟健康

常伸懶腰乃古訓,消疲養血又養心。

伸懶腰,集深呼吸、擴胸、展腰、舉臂、綳腿等動作於一身,可通暢血脈、活絡筋骨,有意地伸上幾個懶腰,可以令全身舒爽、精神充裕。

2、上下蹲,護心有奇效

經常上下蹲起,對心臟十分有益,可減輕心臟的負擔。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盡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鐘左右,兩手收回,叉腰緩慢起身。

同時,配合適當的呼氣吸氣,重複下蹲10~15次,休息片刻,每天可進行1~2遍。

3、轉腳踝,心血更暢通

如果說,腳是人體第二心臟的話,腳踝可以稱其為聯結兩顆「心臟」間的重要交通樞紐。

腳踝上分布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近十個重要組織,同時還兼具商丘、崑崙等穴位,默默調理著全身過半的經絡。

時常轉轉腳踝,可帶動全身血脈的通暢,起到護心的效果。

4、踮腳尖,給心供氧

踮腳尖,可使心肌得到充足的氧氣供給,並且能夠保證人的心率正常,從而有益於心臟。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生活維他命 的精彩文章:

60歲老太還未絕經,老姐妹羨慕不已,醫生卻說不是好事情
腎好不好,有兩個「黃金標準」,3個方法,激活男人腎

TAG:健康生活維他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