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影像計劃」為海外青年勾勒中國印象

「影像計劃」為海外青年勾勒中國印象

原標題:「影像計劃」為海外青年勾勒中國印象


2018年7月的一天,首都國際機場大廳,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孔雪把寫著「『看中國』Melamed」的牌子儘力舉高,尋找她的外國青年搭檔——來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梅拉米德。未來17天內,孔雪將協助梅拉米德完成「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以下簡稱「看中國」)的項目。


「看中國」從北京師範大學起航,經過8年的孕育發展,如今它已經走出「象牙塔」,把國內各省份高校和近百所國外五大洲高校連接起來,成為北京師範大學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品牌活動。


美國、加拿大、英國、荷蘭、俄羅斯、挪威、印度……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大多數都是首次來到中國,他們要在短短的17天時間裡,在中國青年志願者一對一的協助下,每人拍攝完成一部10分鐘的紀錄短片。從他們的視角和相互碰撞的思維來觀察、體驗和感悟中國人、中國事、中國情,從不同側面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中國的國情和發展。


向世界傳播中國故事


「你們怎麼會有這麼現代的機場?」7年前,當飛機降落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參加「看中國」計劃的美國波士頓大學學生禁不住發問。提起中國,許多外國青年的印象可能還只是熊貓、功夫等這些碎片化的形象,真正的中國遠不被人所了解。

「當下的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逆全球化』思潮抬頭,我們面臨太多的共同問題。不同民族國家之間確實需要基於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開展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國家間的人文交流需要切實落地、互相接受、具體有效的承載方式。」「看中國」創始人、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黃會林談起「看中國」項目的初衷時說。


8年間,來自55國的508名青年,在中國22個省份共拍攝完成507部「看中國」紀錄短片,這些影片在美國羅德島電影節、中美電影節、薩拉熱窩電影節等賽事上斬獲100餘項國內外獎項。同時,該項目受到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黃會林教授說:「要讓世界知道中國,我們需要著眼於青年,著眼於視覺。語言和文字是我們了解彼此的障礙,而影像是世界共通的語言。」這些影片猶如萬花筒,用它們獨特的方式講述中國的質樸與繁華,古老與時尚,彰顯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文化自信。黃會林教授認為,我們理應懷有這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世界文化格局色彩繽紛,在文化多元的21世紀,就全球影響力而言,中國文化應當發揮它的影響力,成為世界上不可替代的、獨樹一幟的文化。」


「看中國」計劃正在成為中國故事、中國文化向海外傳播的重要載體。


用鏡頭解讀中國文化

「成龍、李連杰,誰沒有聽說過?成為功夫明星是很多人的夢想。20世紀70年代以來,藉助電影和電視,中國武術在西方獲得了無數功夫迷。但我們好像距離真正的中國功夫還很遙遠。」來自法國高等視聽製作學校的馬里昂,懷揣著「功夫夢」來到北京尋找真正的中國功夫。中國功夫的「秘密」究竟是什麼?馬里昂用自己的作品《止戈為武》給出了答案。


201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青年大學生科蕾在甘肅蘭州參加「看中國」項目,拍攝了一部名為《來一碗蘭州牛肉麵》的短片。片子以她的觀察體驗為視角,介紹了新加坡唐人街和中國蘭州兩地的拉麵館,探尋其中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在對牛肉麵的品嘗中思考其所蘊含的人文和地域文化意義。她的作品獲得了當年「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金目獎一等獎。


「我敢肯定,當他們回到家鄉時,那些有關中國的故事將被人們複述。」指導教師阿瑟夫·紀波說,「就像古時商人走過的那條橫貫中西的絲綢之路,我們用數字電影的圖像和故事搭建了一條新的絲綢之路。這一次,促使我們漂洋過海的不再是絲綢和香料,而是中國故事。」


記錄和發現中心意相通


當踏上中國的土地,去走訪、去深入了解,「從宏觀的族群文化表象進入到細膩的個體生命接受」,中國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民給他們帶來了深切的震撼。

來自英國的海莉用短片《大國工匠》,聚焦中國的新名片——高鐵,展現了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高鐵焊接大師李萬軍堅守崗位、突破創新的感人故事,揭示「中國速度」背後的大國工匠精神。


同樣被震撼到的還有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尼基卡·茲杜尼齊。當他走進湖南的製造企業中聯重科,他才知道什麼叫「中國製造」。他的短片《瞬間解構》記錄了他的見聞:在如夢如幻的機械王國里,看身著藍色工裝的工人如何將一個個小小的零件,拼裝成大吊車;走出大門,走向外面的世界,看巨型的吊車,如何吊起龐大的物體,建起高樓大廈。


他們的鏡頭對準當下飛速發展的中國,生動地傳遞出大國形象後千千萬萬個中國人真實的力量和溫度。生生不息的活力、革故鼎新的創造力,中國以其獨特魅力和昂揚的姿態,不斷刷新著青年們的認知。


2018年,來自以色列的梅拉米德,和他的製片人搭檔孔雪一起來到了塞罕壩,用鏡頭追尋屬於塞罕壩林場的青春記憶。來到塞罕壩,梅拉米德首先便被它的廣闊林園和壯美景色所震撼。他決定按拍攝計劃運用採訪的形式挖掘幾代塞罕壩人心底的故事,還原歷代「塞罕壩人」在這片土地上奉獻青春無私奮鬥的艱辛。「選這個題目是因為我想通過塞罕壩這樣一個融合了中國歷史、生態與自然、人的青春與記憶的特殊地方去挖掘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最初我們沒有為學生們設定主題,也不對他們拍攝的內容作要求,但巧合的是,所有的影片都在聚焦中國文化。」黃會林教授說。


阿瑟夫·紀波曾經告訴學生們,「中國就是我們要尋求的故事」,卻被學生提問「如何跨越半個地球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講述自己的故事?」他的回答是讓他們親身去體驗,親手去觸摸,「因為不論你在哪裡,你的眼睛注視何處,你所講述的永遠都是自己的故事,你自身的鬥志、恐懼、希望和快樂」。


跨越國界的青年友誼


「世界的美好未來寄望於青年一代。為青年的成長創造更為廣闊的舞台和更良好的環境,是大學的重要責任和使命。」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在《印象·改革開放——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一書序言中寫道。


從接機到送別,從陌生到相識,從誤解到理解,從合作到共贏,中外青年在十幾天時間裡通過「看中國」的平台相識相知,珍惜著漂洋過海而來的友誼。每一部紀錄片展現的不僅是鏡頭裡的故事,還有更多鏡頭背後的人情故事。而紀錄片的拍攝工作完成後,通過該項目連接的中外青年、師生、院校之間的友誼還在不斷地生髮成長。


「雖然只有很短的時間,但是我相信來自國外的各位青年,對這段在中國的經歷可能會銘記一生。活動不僅使這些外國青年和中國青年一起從不了解到了解,從不熟悉到熟悉,從過去根本不認識到結成深厚的友誼,甚至這種友誼可能會延續一生。」董奇校長說。


「可以說,『看中國』項目已然成為承載外國青年進行文化交流的『直通車』,以文化包容的態度和人際溝通的善意,很好地削減了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隔膜與障礙,在中外青年之間架設起一座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國際友誼橋樑。」黃會林教授說。


「看中國」凝聚了來自國內外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人群,共同探索出了一條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新方式。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05日第8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傅國亮:家庭教育的第一任務
上海虹口區推進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