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資金悄悄掃貨ETF揭秘:太便宜了!直接買指數

大資金悄悄掃貨ETF揭秘:太便宜了!直接買指數

11月5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隨後證監會表示,鼓勵中小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方式參與科創板投資,分享創新企業發展成果。

很快記者便了解到,國內某大型基金公司便順勢推出戰略新興成指ETF,這也是首隻跟蹤全市場中國戰略新興產業成份指數的ETF。

今年以來,基金公司一窩蜂的布局指數基金,並且在低迷行情中,ETF的規模也是逆流而上。有消息稱,證金、匯金等「國家隊資金」也在三季度掃貨ETF。

在方正富邦深證100ETF基金經理吳昊看來,機構紛紛布局指數基金,大背景是A股正在逐漸朝著成熟市場的方向去發展。從美國市場發展軌跡來看,主動權益規模和純指數規模的佔比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跟蹤指數的基金規模在不斷增長,最深層次的原因是市場有效性在增強。

「就是覺得便宜,跌了這麼多,覺得市場已經把很多悲觀因素預期到了。具體標的不好選擇,或者方向不是很明確的情況下,機構更願意直接買指數。最近消息面相對比較友好,我們也感覺風險偏好能夠有所提升。」北京一位險資人士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逆勢而上

Wind資訊統計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華安創業板50ETF、華夏上證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夏滬深300ETF、南方中證500ETF等ETF的基金份額增量均超過10億份,其中華安創業板50ETF的份額變化達到48.37億份,基金份額的變化率為32.78%。

從年初至今,華安創業板50ETF的規模從2.88億份激增至第三季度末的195.91億份,增幅超過67倍;同期易方達創業板ETF規模從30.73億份增加至159.67億份,增幅為4.2倍。

「主動管理的基金不太好選,費率高,交易上也不方便,而且很多產品規模小,一下子就到了上限。而像滬深300ETF、上證50ETF這類產品規模大,交易方便,費率也不高,適合機構投資者。」北京一位險資投資人士表示。

截至10月底,權益ETF市場147隻ETF基金10月總份額凈申購213.74億份,按照每隻基金的月均價估算,當月凈申購資金達到400億元。

具體來看,上證50ETF、滬深300ETF單月資金凈流入規模均超過了90億元的規模,從資金凈流入的產品類型看,場內大盤寬基指數基金都出現了明顯的凈申購,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等主流寬基指數ETF規模增加明顯。

日前有消息進一步稱,證金、匯金等「國家隊資金」也在三季度掃貨ETF,上證50、滬深300等多隻ETF也為「國家隊資金」所布局。

第一財經統計中發現,ETF規模逆勢增長,險資等大型機構便是最大推手之一。比如華安創業板50ETF在今年年初時前十名持有人並沒有險資出現,到了中報披露時,前十大中有六席是險資。

「華安創業板的持有人主要是國壽、華夏等險資,布局主要是覺得看好行情,又集合了一些龍頭公司,這些公司的估值又不高,於是就進行配置。」該險資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機構同樣熱衷於對ETF進行持倉。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中報,像50ETF中機構持有人比例達到74.4%;300ETF中的機構持倉也達到80.7%。

ETF獨有的產品特性,滿足了機構投資者開展較大資金投資配置的需求。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主要是幾大原因,首先是成本低廉,ETF持有和交易成本低廉,對機構很有吸引力;二是指向明確,風格純粹,機構投資者往往利用ETF開展資產配置,ETF產品無論是行業指向還是風格特徵均清晰明確,不會出現「漂移」,能滿足「無偏差」地實現自身投資配置的意圖。另外,規模較大的ETF在流動性上的優勢也相對會更加明顯,因而也更受機構投資者青睞。

截至到今年三季度末,市場上有537隻指數基金的資產規模共計5382.5億元(不包括ETF聯接基金),較前一季度末增加490.6億,增幅10.03%。

積極布局

近日多位基金人士與第一財經記者在私下交流中表示,業內對華夏基金ETF規模突破千億的關注度非常高。

「單單ETF的規模就突破了千億,很多的基金公司還在為千億規模為努力。」有業內人士表示。

一位銀行系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今年來的基金髮行市場非常困難,對指數基金而言更不好發。

「但是我們一直在發,因為未來養老、FOF等需求旺盛,工具型的產品絕對是未來的一個大的趨勢。從歐美經驗來看,市場對指數基金的承載能力非常強。相比其他基金,指數就沒有風格的漂移。」

吳昊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成熟市場做指數基金和主動權益類的基金最大的區別在於效率、費率等,「畢竟養一個權益團隊會付出比較高的成本,而指數基金是透明、高效、客觀的工具類產品,工具類產品最大的優點就是成本低。」

「資產配置底層需要更透明的工具類產品,包括基金公司在內的所有資管機構都在布局,實際是去搶這個風口,搶的就是未來。」吳昊認為。

「舉一個例子,新能源汽車主題的基金會面臨諸如基金經理更替、主觀風格的漂移、風險偏好的改變等問題;如果是新能源汽車的指數基金,第一成本低,第二效率高,第三透明。相當於做中間這一層,財富管理或者智能投顧的人群中更傾向於選擇指數基金。」吳昊舉例稱。

吳昊表示,市場的分工隨著市場進步越來越專業化和精細化,機構投資人只需要判斷行業資產配置的比例,考慮波動率等風險的承受能力等。

「隨著市場有效性的不斷增強,相對而言通過主動權益類基金深挖信息不對稱的超額收益在下降,整體β會上升。」吳昊解釋稱。

他認為,不同的時點,不同的經濟周期,大盤、中盤、小盤的風險特徵是不同的,不同的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而言,需要介入的產品是不同的,因此就需要有不同的產品通過不同的維度去刻畫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明州警方檢方回應一財:劉強東案尚未結案,調查仍在進行
欠款超10億 北汽銀翔資金鏈斷裂遭遇連環訴訟和銀行抽貸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