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黎明」號完成探測小行星帶使命 將停留穀神星軌道

「黎明」號完成探測小行星帶使命 將停留穀神星軌道

原標題:「黎明」號完成探測小行星帶使命 將停留穀神星軌道


   「黎明」號完成探測小行星帶使命


將繼續停留穀神星軌道數十年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日前報道,該機構的「黎明」號航天器因控制其指向的燃料肼已耗盡,結束了前往小行星帶的任務。儘管如此,它將繼續停留在穀神星軌道數十年,直到最後以俯衝的方式結束其波瀾壯闊的一生。


10月31日和11月1日,「黎明」號都錯過了與NASA深空網路(DSN)的定期通信。研究團隊排除其他原因後,得出結論稱,使航天器控制其指向的燃料肼已耗盡,其天線不能再與任務控制平台通信,但還可以利用太陽能電池板來充電。


在11年的工作期間,「黎明」號太空船拜訪了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內最大的兩顆天體——灶神星和穀神星。目前,它仍處在環繞穀神星的軌道上,將在軌道上停留至少20年。


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托馬斯·佐伯琴說,「黎明」號探測器收集的圖像和數據對於了解太陽系的歷史和演變至關重要。

「黎明」號於2007年開啟了這趟偉大的征程,迄今已飛行了69億公里,沿途勇奪多項第一。2011年,當「黎明」號抵達灶神星時,成為首個圍繞火星和木星之間區域內飛行的航天器。2015年,當其進入穀神星軌道時,成為第一個拜訪矮行星並環繞地球以外兩個目的地運行的航天器。


「黎明」號從4次科學實驗中獲得並傳回地球的數據,使科學家能對這兩種演化歷程迥然不同的類地天體進行比較。其成就包括:位置對早期太陽系中天體的形成和演化至關重要;在歷史的某個特殊時刻,矮行星也可以擁有海洋。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黎明」號任務首席研究員卡羅爾·雷蒙德說:「如果要研究行星如何生長和分化、太陽系中生命可能形成的時間和地點,科學家可以對"黎明"號獲得的數據集進行深入挖掘。穀神星和灶神星對研究遙遠的行星系統也至關重要,因為它們讓科學家得以管窺年輕恆星周圍可能存在的環境。」


總編輯圈點


當原始人在地球上刀耕火種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人類的太空探測器竟然會飛到另一個星球,甚至開始走出太陽系邊緣。這種進步固然是偉大的,但也是渺小的。因為迄今為止,這些探測器所涉足的邊界,在宇宙版圖上不過是滄海一粟。正如杜蘭特夫婦在《歷史的教訓》一書中所言:人類歷史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間,而歷史的第一個教訓就是要學會謙遜。 (記者劉霞)

作者:劉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為了勝利,為了友誼,為了和平——「東方-2018」戰略演習楚戈爾實兵演練目擊記
這一天,中國人必須銘記!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