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卡達內閣大洗牌,意在突破阿拉伯兄弟的重重封鎖?

卡達內閣大洗牌,意在突破阿拉伯兄弟的重重封鎖?

今天,卡達內閣進行了大洗牌。

這是自2016年以來世界頂級天然氣生產國卡達的第一次內閣改組。

據路透社,根據卡達方面發布的法令,其國有天然氣巨頭卡達石油公司(QP)和卡達投資局(QIA)董事會進行人事調整。

QP首席執行官被任命為能源事務部長,而外交大臣穆罕默德被任命為QIA的「掌門人」。這兩個機構掌控著排名全球第九位的主權財富基金,約3000億美元的資產。

此外,卡達商業巨頭——卡達國家銀行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aad al-Kaabi

被任命為貿易部長,他同時也是卡達投資局董事會成員。

難以用錢解決的問題

對於卡達的埃米爾(國家元首)而言,幾乎沒有什麼是錢無法解決的。

據《紐約時報》,現年37歲的誒米爾謝赫·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曾夢想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鮑里斯·貝克爾,於是其父母斥巨資將德國網球明星帶到卡達給自己的兒子上課。

作為體育愛好者,他還買了一支法國足球隊,並在去年夏天為挖巴西隊的牆角,為一名前鋒支付了2.63億美元的轉會費。此外,他還推動卡達申辦2022年世界盃,這場盛會預計將耗資2000億美元。

然而,就在去年,這位年輕的誒米爾遇到了一個用錢難以解決的問題。

2017年6月,巴林、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埃及、葉門、利比亞六國及南亞的馬爾地夫和非洲的模里西斯指責卡達支持恐怖主義活動並破壞地區安全局勢,陸續宣布與卡達斷交,並對其進行經濟抵制,造成中東地區近年來最嚴重的外交危機。

一夜之間,通往卡達的飛機和貨船都被迫改版航線,就連卡達唯一的陸地邊界——綿延40公里、與沙烏地阿拉伯接壤的沙漠也怦然關閉。甚至連動物都沒有被倖免,大約12000隻卡達駱駝被沙烏地阿拉伯驅逐出境,並在邊境引發踩踏事件。

對於阿拉伯兄弟們的指控,卡達方面予以否認,稱這些抵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對其經濟崛起的嫉妒和對其主權的垂涎。

但是,斷交風波確實給卡達帶來了不小的打擊。去年,卡達投資局向卡達銀行注資數十億美元,以抵消海外經濟抵制引起的外國資金外流。

好在殷實的家底兒幫助卡達較為從容地應對了這場風波。其股票從2017年表現最差的股票轉變為2018年漲幅最大的股票,主要指數在今年增長21%,是沙烏地阿拉伯股票漲幅的2倍多。

據路透社,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內閣洗牌並不意味著權力更迭,也並不能表明該國政策的轉變和地區區域裂痕的彌合。

「內閣洗牌原本預計會提前到來,但由於政府處理外交封鎖問題而被擱置,現在這些問題已經得到成功處理。」卡達大學政治學教授Majed al-Ansari說。

從採集珍珠國到天然氣大國

據《紐約時報》,20世紀以前,卡達是一個被沙漠包圍的落後地區,也常常遭遇海盜的光顧,當地人只能依靠在夏天潛入水中採集珍珠、冬天放牧駱駝來謀生。

在它一貧如洗的時候,周邊的阿拉伯兄弟們正「富得流油」。卡達的執政家族阿勒薩尼家族也被周期性內訌和政變所困擾。

但是,1971年,卡達開始逆襲。那一年,卡達因開採天然氣田一夜暴富。

前能源部長阿卜杜拉·本·哈馬德·阿提亞稱,發現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田最初是令人失望的,因為大家都在期待石油的出現。直到上世紀90年代,天然氣液化技術的出現讓卡達走上了致富之路。

如今,擁有30萬人口的卡達的人均收入達到12.5萬美元,遠超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躍居世界第一。王室親屬也因財富的增長而變得一團和氣。

然而,卡達的高調崛起引起了各位鄰居的不滿。

一直以來,沙烏地阿拉伯將卡達視為自己的附屬國,1940年代沙特統治者還取走過卡達不算多的石油收入,甚至吞噬掉部分卡達國土。

但隨著卡達經濟逐漸強盛,這個面積相當於1.5個廣州市的國家從一眾阿拉伯大國中脫穎而出。

但是,卡達莫衷一是的招搖讓沙特和阿聯酋極為不順眼。據《紐約時報》,薩尼家族一邊倡導和平、教育和婦女權利,一邊又為敘利亞的伊斯蘭極端分子提供資金。於是,一場三個王室間的競爭就此展開,沙特和阿聯酋這對聯盟與卡達針鋒相對。

儘管鄰國們對卡達的制裁尚未解除,但是近日來,卡達的「死對頭」沙烏地阿拉伯因《華盛頓郵報》沙特籍記者遇害事件而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而無暇顧及對卡達的進一步制裁。

據彭博社,一些投資人表示,任何緊張局勢的緩和對卡達來說都是一個積極因素,其經濟是具有彈性的。

文/方辰

編輯/沁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外事兒 的精彩文章:

瑞典警察粗暴對待中國遊客,他們其實並不願意當警察?
為圓「月球夢」,日本億萬富翁買下繞月飛船所有座位

TAG:新京報外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