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破譯我軍電報,日軍招募大批漢奸來翻譯,為何工作仍無進展

為破譯我軍電報,日軍招募大批漢奸來翻譯,為何工作仍無進展

現在每個國家的必修學科裡面都有英語,還有很多的外國已經把漢語列為了必修學科。我國大部分的學生,都覺得英語非常的複雜,26個字母可以組合成無數單詞,還有各種辭彙。但是外國人卻覺得漢語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並且得到公認。

漢語是我國的母語,經歷幾千的文化變遷,成為現在這樣,一個拼音可以寫出好幾個字,一個字也有好幾個讀音。漢語是非常難掌握的,因此在抗日戰爭期間,各國才會收買拉攏中國人,來為他們進行工作。當時軍隊之間傳遞信息,主要靠的是電報,電報傳遞信息的速度是當時最快的,可是它有一個弊端,就是保密性能不好,因此在最初的時候我軍的情報經常被日軍截獲,從而導致行動失敗。

日軍當然不懂漢語了,可是當時漢奸的數量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他們甘願為了一點利益出賣中國,為日本翻譯截獲的情報。我軍考慮到了這個因素,於是後來情報就被上密,將原文用代碼發出去,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破譯才可以得到情報,這個方法雖然奏效,但是沒多久日軍也培養出了技術人員,專門破譯代碼。

後來我們發現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用方言,中國每個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樣,而且非常的難懂,如果不是當地的人,幾乎是聽不懂的。不用說日本人了,即使我們到了另一個城市也很難理解當地的話,所以完美的避開漢奸的作用。

因為這些方言,可沒少讓日本人頭疼,而且每到一個地方,方言都不一樣,不僅是給我們增加了保障,也讓日軍的技術員無從下手。情報在抗戰年代,不比真刀實槍的作用小,一個重要的情報可以決定這場戰爭的成敗,因此我軍為了情報保密工作下了一番辛苦。

日軍可以通過監聽電台獲取我軍的位置,還有信息,面對日軍緊密的圍捕,我們每次在發報的時候就選擇人多的地方,一旦被發現撤退的時候也方便。當時情報人員是我軍的重要人員,為了保護這些人,我們設立了很多的「情報機構」,就是一些民用的店鋪,這樣能更好的掩人耳目。

日軍也在這方面下了不少的心思,發明了追終信號的車,用來截獲情報發現發報位置,隨著這些技術員的被捕,我們發現了上述所說的最簡單且最難破譯的方言電報,日軍每次截獲情報都無從下手,工作仍然沒有任何的進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閻錫山回家探親,換上了舊衣服,只帶兩個隨從,他為何要這樣做?
軍旗有多重要,這支軍隊在作戰期間丟掉了軍旗,後果竟如此嚴重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