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是否應該信任人工智慧?

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是否應該信任人工智慧?

智造觀點

人工智慧的概念自從被提出來以後,就備受關注。現在,這項新興的技術也已經出現在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各種各樣的應用程序,比如各類搜索引擎、打車軟體以及智能助手Siri或Alexa,這些都是人工智慧可應用的場景。在某些人看來,人工智慧是生活的一種添加劑,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並為一些傳統企業帶來新的生機;但對另外一部分人來說,人工智慧會帶來一個恐怖的未來,或許我們人類早晚有一天會被機器取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究竟該不該信任人工智慧呢?

文/灰灰

來源/人工智慧觀察(ID:Aiobservation)

很早之前,科幻小說就已預料到了機器智能的興起。而現在,新一代自主學習的機器人已開始重塑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類無法理解的大量數據正在被創建、解釋,並在個人助理、智能設備、廣告以及海量的應用程序中出現。

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成熟,一些科幻電影里的場景也正在成為現實,但從極端意義上想,這些人工智慧會不會在某一天突然失控,成為統治人類的「怪物」呢?或許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只是科幻場景罷了,但事實上,人工智慧與人類肩並肩的日子也不遠了。

今年4月,美國上線了一部名為《你信任這台計算機嗎?》(Do you trust this computer?)的紀錄片。據悉,這是電影製作人Chris Paine的最新作品,講述了人工智慧已經開始重塑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工作自動化到醫療診斷乃至軍事行動,地球上的每一個行業正在經歷轉變。

拍攝這部電影的目的,Chris Paine表示,「我希望藉助這部影片來鼓勵人們在利用科學工具將工作更高效化,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還要時刻關注正在發生的事情。」只不過,這部影片的基調,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已經不僅僅是利用人工智慧為人類帶來便捷的目標了,反而一句話更讓人感到心裡一慌:AI可能會成為不朽的獨裁者。

對於這個近乎瘋狂的猜測,不少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表示,人工智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科幻小說中的場景短期內不會出現在生活中,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問題是,人工智慧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和改變確實是可能存在的。從這部影片中也引發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人們對人工智慧應該信任到何種程度?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人工智慧已經涉獵了多個行業領域,從日常生活到工作學習,人工智慧的提及率越來越高,無論是軍事還是醫療,交通還是電商……所有的人工智慧應用都已經開始滲入其中。當然,這裡面更多提到的是人工智慧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好處,比如人工智慧帶來了更準確的疾病診斷,自動駕駛有助於減少致命的車禍等等。然而這些依然抵擋不住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悲觀情緒。

在很多人看來,人工智慧之所以會取代我們,是因為它們會變得比人類「更加聰明」,這就意味著有朝一日,它們可能會教會自己定位目標並自動發射導彈。而且,基本上任何有工作的人無論身處哪個行業,都將面臨失業的危機。

其實這還是算比較輕鬆的一面。這部紀錄片反應的問題在於,並不是全盤否定人工智慧,而是說它在一個個人話語權、文化範式轉變和與社會相關的日益高漲的運動時代,人們並沒有提出針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案。具體而言,這部紀錄片錯過了一個深度了解人工智慧的機會,它沒有深度探討創造這種演算法的工程師的偏見和潛意識,將會如何影響其應用的發展,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甚至是我們需要控制這種心理的社會原因。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要信任人工智慧,就需要原因。當然,人工智慧也在努力為自己贏得信任基礎。近期,德勤對1100家公司進行了調查分析,其中提到「有些風險是與其他信息技術相關的典型風險,但人工智慧技術本身是獨一無二的。」

通常情況下,對於IT系統,用戶可以先進行安裝,如果進展不順利,可以將系統回收直到發現問題的根源。所以,在這個方面來說,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是IT人員。然而,對於人工智慧來說,存在的問題可能很難被發現,並且盲目依賴機器做出的決策(如果有的話)可能不會立即進行審計。

德勤的調查顯示,高管對人工智慧最高風險的擔憂包括:網路安全漏洞、基於AI做出錯誤的戰略決策、人工智慧決策的法律責任、以及AI在生死攸關背景下的失敗,這也反應出了人們對人工智慧信任的根本關鍵點。隨著人工智慧進入企業——從繪製交付路線到與客戶聊天,它在管理決策中發揮更大作用——因此,對信任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尖銳。

那麼,如何在人工智慧中建立信任呢?

追求卓越的執行力:為了推動跨業務領域的變革,公司應該專註於項目管理和變革管理。不過在基礎實驗和供應商的炒作下,促進組織變革的基本原則可能會「迷失方向」。

衡量並跟蹤進度:使用人工智慧時,要確保成本和產生的影響獲得了仔細的跟蹤,並確保成功無可爭議的。這將有助於CFO在項目和預算變得更大的情況下進行所需的投資。

解決網路安全風險:掌握解決人工智慧環境和數據集安全問題的最新工具和開發。沒有任何網路安全措施可以阻止每次攻擊,但早期採用者可以通過在流程開始時就整合安全措施,並將其作為更高優先順序來提高防禦措施。

將AI應用於IT功能之外:首先在需要IT部門大量參與的部門,應用複雜的技術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只有當人工智慧滲透到整個公司,並使得多個業務職能和部門有所改變時,人工智慧的變革潛力才能充分地體現出來。

利用雲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雲計算可以通過服務為實現這些目標發揮關鍵作用,而這些服務可以為廣泛的用戶提供輕鬆訪問基於AI的功能。許多大型雲服務提供商正在開發針對特定業務功能的基於訂閱的AI服務,這可能是將人工智慧帶入產品設計、銷售和營銷等功能的最簡單途徑。

購買現成產品:儘管認知技術仍在不斷發展,而且這種發展正在以極快的速度進行。具有認知功能的基於雲的CRM和ERP軟體正在變得廣泛可用,聊天機器人也是如此。當然,公司的發展需要專業知識的支持,但他們也應該考慮,可以從這些企業軟體以及基於雲的平台中獲得哪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功能可以帶來較快的成功並降低初始投資成本。

如果企業足夠明智的話,就會發現只關注最難吸引和留住的人才,即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和程序員,以及數據科學家,可能並不是最好的策略,特別是對剛剛起步的公司而言。如果科技巨頭們在這場人工智慧競爭中過分關注獲取高成本的稀缺人才,那結果可能是令人失望沮喪的。除專業人才外,或許公司還會需要一些能夠與數據科學家交流人工智慧並了解數據分析用途和局限性的企業高管。

最重要的還是決定在何處實現或增強自動化,如果使用得當,那自動化勢必會顯示出比人工更高效的結果。在多數情況下,機器可以顯示信息,做出預測並提供代替方案,而人類則可以通過自己的判斷力、同理心以及商業技巧,將這些信息應用到最佳效果。這不僅僅是將人類放入了整個工作中,更是建立了一個可以增強人類決策能力的循環流程。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觀察 的精彩文章:

智能化AI:IBM新系統可自動選擇最佳人工智慧演算法
Uber變陣:關注自行車短程服務,與豐田抱團開發無人車

TAG:人工智慧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