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秋來蘆花白

秋來蘆花白



微信改版,咱們可能就走散了!


給我們加顆

小星星

吧!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 → 

點擊右上角「

...

 → 

點選

設為星標

 

 








秋風乍起,鴻雁驚飛。


直把蘆花

叫白了,

呢喃成秋的詩行。


裊裊娜娜,萬種風情的



搖曳在季節的守候里。


如《詩經》中走來的芊芊伊人


在河之洲,

梳洗著

逸的長髮。



那搖動的,哪裡是蘆花,


分明是秋在動,是心在動。






風吹蘆葦吟秋聲。



蘆葦古人稱葭,稱蒹,稱葦,稱荻,人們因此又把蘆花,叫做葦花、荻花。




《詩經·蒹葭》里唱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情思綿綿,意蘊朦朧。是記憶里,有關蘆葦最唯美的畫面了。










在中國人的記憶里,蘆花就是秋天的信使。




「秋風忽起溪浪白,零落岸邊蘆荻花。」秋天到了,蘆花就放白了。









蘆花迎風弄秋,纖身素潔醉了秋的眼瞼。




那潔白的花魂,抽空了細柔的葦莖,卻豐富了整個秋天的神韻和氣質。








人,是會思想的蘆葦。




思想家說,人,是會思想的蘆葦。




它有人的喜怒哀樂,亦有人的風骨品性。









愛它的素雅和獨立。



 


淡淡的白,幾乎所有的花都凋謝了,連樹葉都枯黃落地了,它卻孤傲地開始綻放,不加任何修飾,只是淡淡的白,純然的本色。


 


外表纖弱,卻有著倔強的性格 。

各自獨立的身軀,即使生長在叢中,也互不牽扯,更不依附著什麼

更不被輕易折斷。


 


秋風漫卷時,集體晃動的姿態,更是世上少有的奇妙景象。

起伏的銀波,轟轟烈烈, 浩浩蕩蕩,沒有一點媚態,也沒有一點矯揉造作的姿態。









愛它的朦朧和詩意。


 


小小的絨花成團、成片,讓人感到一片茫茫又牽出淺淺的清愁,一種莫名的心態,又是人生常常會遇到的心態:當丟失了什麼看似尋常卻又不可丟失的「什麼」時;當期待著什麼好似明白卻又道不清的「什麼」 時。




正是它,使生活不顯得太直白寡淡,而是添上些許的詩意和綿綿的遐思。







愛它的尋常和自由。


 


不擇土壤,不懼風雨。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見到蘆花,蘆花是最懂得隨遇而安的花。




它用搖曳顯示著自己生命的律動,就像自由的精靈,揣著一份飄逸。









愛它的無私和團結。


 


蘆葦渾身是寶,默默奉獻。

百姓們一年四季,須臾離不開它。出污泥而不染,處澤畔以護岸。嫩葉可做飼料。葦稈可以編席子、織魚簍、打帘子,更是農家灶膛里火力旺盛的蘆柴。蘆根可做清熱解毒的中藥。


 


《詩經·大雅·行葦》中有「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戚戚兄弟,莫遠具爾」,

蘆葦聚眾而長,抱團取暖,懂得相互依靠。





月照蘆花相映白。




淡雅素潔的蘆花,溫情脈脈,花絮輕如柔雲,柔情憩靜,讓人賞心悅目,爛漫地蕩漾在和煦的秋色中。




最壯美的當屬日出或日落,蘆花隨太陽或晚霞的色彩變幻,時而涌動成一片絢爛的綢緞,時而化作一片燃燒的火焰。









這時,若有秋雁從蘆花叢中飛出,直衝雲霄,在明凈高遠的天空,伸展出華美的舞姿。




那離別的愁緒就該在蘆花無力的搖曳中,更添了幾分鄉愁。









暮色將晚,蘆花披著皎潔如水的月光,滑進了溫婉的暮色中。雁過長空,影沉水寒,蘆花兩岸雪,江水一天秋。




向遠處眺望,空闊而幽暗的水面上,吹拂過瑟瑟帶著涼意的秋風,湖邊停泊著一條船滑過蘆花。

應了李後主的詞「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皓月借蘆花」,月光顯得格外皎潔,蘆花「凝潔月華臨靜夜」,也是分外潔凈,二者交相輝映,此時的明月蘆花渾然一體,不分你我,正是「夜半雨晴洲上白,不知是月是蘆花」。





難怪陸遊也來讚歎:「最是平生會心事,蘆花千頃月明中。」










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


 一個會思想的人,


是不會被這個世界輕易左右了的。




真正意義上的活過,


不是跟著別人走了多久,而是獨自走了多遠。










有一天,當

大地蒼茫,

蘆葦枯去


順著時光回溯,還能找到一個人


那一定是他的思想。




彷彿在說:


「往事如風,風過如葦 ……」







文 | 國粹君。





 



~歡迎點贊轉發分享~




國粹團隊招募? 原創散文小說詩歌攝影作者

&

朗誦主播



期待? 您的加入


報名投稿郵箱:gxjcshys@163.com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gxjhshys1681期,主編微信gxjc03。

合作QQ:1511332864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 點擊

閱讀原文

,收藏「

國粹美尚精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的精彩文章:

一次性清退 22 名學生:世界正在狠狠懲罰混日子的人
復旦女神教師陳果的幸福哲學課

TAG: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