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轉業回家了,我卻不知該如何面對異地十年的妻子

轉業回家了,我卻不知該如何面對異地十年的妻子

原標題:轉業回家了,我卻不知該如何面對異地十年的妻子



樂生回歸家庭兩個月了,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安置,是他在服役期滿後最迫切的心愿。虧欠妻兒、父母多年,終於能陪在他們身邊了。


他曾無數次在腦海里幻想著一家人共享天倫的畫面:一起享受晚餐、一起出門遊玩、一起談天說地......那些年錯過的,現在都統統補回來吧!


但兩個月過去,樂生漸漸感覺到了不對勁:妻子對自己的回歸從最初的欣喜轉為平淡;單位里那點清閑的差事令他感到壓抑;他甚至覺得,孩子跟媽媽明顯親密些,對父親沒那麼熱情。

更要命的是生活習慣上的差異,讓自己有些窒息!


自己堅持部隊的習慣,一日三餐、休息活動都有生物鐘,但家裡吃飯的點取決於妻子下班早晚;偶爾在家裡抽根煙,跟戰友私下聚會,要是酒氣熏天地回家,也許會招來妻子的抱怨;轉業後,自己收入減少,還指望妻子能節儉持家呢,沒想到她還是喜歡買包包買鞋子買衣服......



都說戀愛容易婚姻難,結婚十年,樂生才進入婚姻的磨合期。融入家庭生活才兩個月,想像中的天倫之樂,已淹沒在瑣碎雞毛蒜皮中,再過些時候,樂生大概都要忘了那些曾經暗暗發誓要實現的願望吧!


結束分居合家團聚卻突然遭遇不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團聚本來是件圓滿的美事,為什麼那些回家的軍人會一時間適應不了家庭生活?我想到了一個詞:體制化的後遺症。然而比這更難捱的是,習慣了體制化,卻不知道該如何改變。


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 塑造出許多立體真實而發人深省的人物。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 圖書管理員布魯克。



他在監獄中度過了大半輩子,深受獄友們愛戴,假釋以後,離開了熟悉的人和環境,他顯得茫然無措,彷彿自己只是新環境中的過客,他感覺不到自身的價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自由,但其實他的靈魂早已迷失,屬於他自我的世界已經被壓縮到了最小。他根本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自由令他承受了壓力和痛苦。


最終他只能選擇從這個已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消失。正如片中人物瑞德所說:「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而與老布有著不同表現的便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安迪,在面對肖申克監獄的重重壓抑人的制度時,他並沒有改變他自己, 他適應著這裡的環境,但卻不依賴它,也不徹底的習慣它, 安迪始終懷著逃出這裡的決心,嚮往外面自由的他,是不會被這監獄的重重圍牆而困住。


就如影片中對他的描述一樣「 有些鳥註定是不會被關在籠子里的,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影片的最後安迪才可以開著他的敞篷車,自由的在墨西哥海灣享受著自由的新鮮空氣。



這種狀態讓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些經歷,一年前老公從基層回到機關任職,終於實現了許多人羨慕的「坐班」,回到機關算不上多盡如人意,但只要不是戰備、值班、出差,和社會上的上班族一樣正常上下班。對於我和他來說,算是意外之喜。


他的回歸,讓我的生活變得有家的味道。早晨道別後出門,我們各忙各的事,晚上回家一起做飯吃飯。這樣的節奏沒堅持多久,我發現他下班後開始逃避回家,約朋友去健身房、球場,美其名曰鍛煉,甚至跑到營區找戰友打牌,雖然他次次都說去談工作,但我認為他分明割捨不了集體生活;他經常在快下班時告訴我,自己會去單位食堂吃過晚飯回家,問我要吃什麼,他帶點回來。


我明白他這種「偷懶」擺明是這個意思:要吃上一頓可口的晚餐,竟然要花時間洗切炒,吃完飯還得收拾狼藉的杯盤。一頓飯如此繁瑣!其實,忙碌了一天,能在家裡安享一頓美味,是我最渴望的,雖然一粥一飯都要親力親為,但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無與倫比。


我時常對他感嘆,你們一日三餐有人負責,不用做飯、洗碗,更不用操心水電燃氣寬頻怎麼繳費,不深入經歷家庭生活,怎麼知道它有多瑣碎?


他的回歸併沒有我想像的美好,那些在電話里說得喋喋不休的情話,當面沒說上幾句;那些許諾給我的旅行,也在來日方長中被遺忘,擱在以前,他會趁著短暫的休息時間,成全我四處兜風的夢想;我們要換張更大點的床的念頭,也在大冬天搶著睡沙發的「互虐」中不再提起......



為什麼團聚了,反而不那麼和諧了?

1、分居時間長,雙方生活習慣差異較大,沒有共同語言,感情變淡。


軍人通常在家中的時間是比較少的,回一次家不容易,很多軍嫂都會選擇去軍隊去看望自己的丈夫,但是時間也不會太久,那種戀戀不捨的感覺,會讓他們的夫妻感情更加牢固。但當軍人轉業或者退伍後,與妻子在一起的時間多了,妻子越來越了解丈夫的缺點,對待丈夫的態度自然有所改變。妻子已經習慣一個人的日子,如今生活中突然闖入一個要跟她住一起的男人,雙方長久沒在一起生活習慣會有很大差異;再加上此時兩人的觀念和思想不盡相同,曾經沒有產生過的矛盾開始出現。


2、感情基礎不牢。


戀愛倉促、婚前了解有限,缺少感情磨合。彼此之於對方,可有可無,感情基礎不夠堅固。


3、男方不善於處理家庭問題。


作為軍人,軍隊等於他們的另一個家,在軍隊的時間遠遠過於在家的時間。對於家庭問題了解不多,更不要說處理家庭問題了。還有部分人在部隊已經過慣了集體生活,早上聽著軍號起床,到了飯點進食堂吃飯,每天雷打不動有體能訓練,工作生活都有計劃安排。突然回到了小家,難免不適應。但在家中,沒有人是你的兵,沒有人為你打掃衛生,沒有人給你燒水泡茶,這些都需要你自己親力親為。


4、女方補償心理作祟。


有一些妻子,覺得丈夫好不容易回歸家庭了,理所當然得要快速承擔起家庭責任來,履行丈夫義務,甚至應該做得更多更好,這才是對家庭的一種補償,做不到就心裡不平衡,甚至滋生不滿。誠然,出發點沒有錯,但是完全不給對方適應的時間,也不體諒對方原來的生活習慣,這是不對的。


回歸家庭的軍人,如何快速與家人和諧共處?


1、耐心與家人重建感情。

其實每個家庭都會有些摩擦出現,也沒有誰與誰是天生適合的,這時候你們就應該慢慢磨合。部隊里很多男人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不懂浪漫,不會甜言蜜語,對孩子要求嚴格等。其實,所有人都喜歡被疼愛被寵溺的感覺。所以離開部隊後,這一點你也要作出改變,不要吝嗇於表達自己的愛,多陪陪多關心自己的家人。讓他們也能感受一下家庭的溫暖,以彌補你在部隊里對他們缺少的陪伴,回報他們對你的等待與堅持。


2、多多參與家庭事務、呵護老婆孩子。


在等到丈夫回歸家庭之前,軍嫂們大都任勞任怨操持家務、養育孩子、照顧老人,辛苦不言而喻。既然轉業、退伍回到家裡,那就幫忙一起照顧孩子、承擔家務吧!不要再把妻子當成堅強的女漢子,她是你身邊需要被呵護的普通女人,說一萬句,也頂不上身體力行地為妻子排憂解難。當你承擔起家庭男主人的角色時,妻子的內心想必會蕩漾起對你的依賴和感激。


3、夫妻雙方都要給對方適應的空間。


過日子不是獨善其身,需要夫妻相互溝通、相互尊重。盼望多年終於全家團圓,首先要接受對方曾經的生活習慣,正視磨合期間可能出現的爭吵和矛盾。除此,要對另一半充滿希望,在事業上、生活上彼此支持、多多溝通和交流。要尊重對方的興趣愛好、理解彼此的難處、包容對方的短處。



回歸我們今天的問題,體制化給一個家庭帶來的陣痛是讓人傷神的,但並不是不能被解決的。


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體制化的現象也應該是無處不在了,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再到自己走上社會,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約定俗成的制度在壓抑著你,使你走的每一步,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按照他們的要求。即使是有新的制度,也要去舊的體制中尋找約束。


我們並不是要反對所有體制化的事物,只是認為不應該使自己的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被體制化了,我們總是要跳出現如今的範圍去思考問題,才能有更好的突破,才會有更好的進步。多與「體制」外的世界進行溝通,與外界廣泛接觸,才能熟悉 「體制」外的環境和規則,增強適應能力。對未來心存憧憬,做好生涯規劃。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有的人為體制的壓制感到窒息,也有的人因生存的壓抑而自我扭曲,但依然有人用希望點燃光明。重要的不是時代,而是我們自己,即使深陷泥沼,也要切記「hope is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希望是好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而好東西是不會死的)」。

—END—


《嫂說》是軍嫂club推出的一檔關注軍嫂們的所思、所想、所做的思考類專欄。展示軍人和軍嫂對生活、時事、社會的體察與感悟,歡迎與我們分享關於你最精彩的生活圈。投稿郵箱:jsclub@163.com


版權信息:本欄目由軍嫂club特別策劃,轉載請聯繫授權

編輯:芃芃 責編:芽典來源:首發自軍嫂club網站(https://81junsao.com/),微信號:junsaoclu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嫂club 的精彩文章:

老公,你的專屬月餅已經在路上,請注意查收!
周杰倫為媒,這段歷經十二載的軍戀有點酷

TAG:軍嫂clu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