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名臣曹操,愛才如命深謀略,卻被疑心纏終生

三國名臣曹操,愛才如命深謀略,卻被疑心纏終生

原標題:三國名臣曹操,愛才如命深謀略,卻被疑心纏終生


他是我國東漢末年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期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的締造者。他就是一代奸雄曹操


一,淺談曹操

曹操的一生竭盡心力於爭戰。他精於兵法,且用人唯才。並且打破世俗門第的封建觀念。他抑制豪強,由此便使其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都能不同程度的恢復和發展。作為一代梟雄的曹操。同時還精通音律,善作詩歌。用來抒發政治抱負。然而不可否認曹操他同時也是一個姦邪詭詐,善於玩弄權術的人。他無疑是一個姦邪,詐偽,陰險。兇殘的絕代奸雄。這一切都來源於他性格的多疑: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自私殘忍的靈魂吞噬了他的整個情感。他的雄才大略,他的超人膽識自私,背後卻隱藏了在多疑的性格籠罩下的殘忍的貪婪和權勢欲。



曹操既是一位十分有作為的封建統治者。更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但他同時又是一個工於心計的陰謀家和野心家。於是人們對曹操的看法便是紛紜錯雜。毀譽不一。有毀者就把曹操說成了白臉的奸臣。說他專門玩弄權術。有著多疑,極端利己者的寧我負天下人,勿人負我的自私心態。讚譽者則又將曹操視之為命世英雄。然而曹操雖然著實有可取之處。但是更有著無窮的貪慾和權勢欲。他又心懷叵測的去把這些隱藏起來。用那些假仁假義和小恩小惠去籠絡收羅人才。為他自己所用。世人皆知曹操生性多疑。他這份多疑不知道斷送了多少無辜人的性命。也正是這躁亂亂心緒下的多疑使多少人寒心離他而去。


二,生性多疑

曹操生於一個宦官之家。家產自然是十分的豐厚。因為當時的。閹官專權。早已將漢家的江山殘忍折磨的體無完膚了。然而在社會之中,上至官僚門第,下至平民百姓。卻無不對宦官恨之入骨。況且當時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傳統儒家。所有的清高志士,都有排斥和鄙視宦官之後的情緒。生活在這樣的矛盾之中的曹操。被一部分人極度寵幸視作掌上明珠。卻又被另一部分的人極度蔑視。由此便形成了曹操的這種猜忌的性格。總是對自己周圍的事物抱有懷疑和極度的不信任。曹操一生之中所做的事都或多或少地暴露著他性格上的多疑。



據說呂伯奢想要殺豬。用以犒勞要刺殺董卓而成為天下名人的曹操。卻不想成了曹操多疑的第一個有分量的犧牲品。因為誤殺了呂家殺豬的家丁。使呂家家眷受到驚嚇。曹操居然一不做二不休的殺了這些家眷。曹操明知自己錯殺了呂伯奢全家是不對。卻還要繼續一錯再錯。耍弄陰謀手段。將沽酒歸來的呂伯奢用劍砍死。由此可見生性多疑的曹操殘忍兇狠的一面。又正是得源於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就了諸葛孔明的草船借箭。



曹操並不急於求成,同時他也知道韜光養晦不去爭一時之得。縱使他深謀遠慮。也是難逃智者千慮而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無疑成了他戰略失誤的原因。正如諸葛亮在智取漢中時對曹操的評價。曹平生為人多疑。雖能用兵。疑則多敗。在慘烈的赤壁之戰中被燒得焦頭爛額的曹操。能慌忙逃跑到華容道時。卻發現了一條大道與另一羊腸小道。曰: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我今天定是要反其道而行之。奔著有烽火的道路前進。結果變中了諸葛亮的圈套。


曹操的性格多疑來源於他的生長和生活的環境。然而,曹操並沒有刻意的去改變這種性格上的缺點。反而縱有其發展。由此一來,對他所成大事的目標是大相違背的。據說官渡之戰時,曹操為了能夠平息官兵胸中所堆積著的怨氣,殺了並沒有任何過錯的糧草官員。表面上看似是解決了一時的士氣的問題。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卻是失去了中上層將領的人心。然而到了老年的曹操。更是變本加厲。他把多疑的性格居然發展到了幾乎病態的程度。有記載說。曹操經常夜不成寐。提把刀砍人。倒霉的無非就是他身邊的女人,太監和御醫。


三,鑒古明今

正可謂是一代梟雄的曹操。生性多疑。確實是歷史對其最為顯著的評價。據書中記載,曹操連自己身邊的僕人。和參謀楊修都不信任。這些親近之人也難以逃脫遭其殺害的厄運。故有了寧可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而曹操的剋星諸葛亮。於是又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便可坐享其成的讓10萬支箭在不費吹灰之力下滿載而歸。為後來的赤壁之戰打下了堅實的成功基礎。


生性多疑。從某個角度來講,也許是能夠把壞的事情做到防範於未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保護自己的作用。但是顯而易見,一味的生性多疑,便成了分不清真與假。黑與白,是與非,愛與恨的種種事實了。這也無疑會讓自己生活在一個多疑虛假的世界。不相信社會,不相信人生,不相信生活,不相信朋友,不相信愛情,自己反駁自己。思想鬥爭思想,真實懷疑真實,虛假掩蓋虛假。從此便沒有了快樂,沒有了單純,也沒有了真誠。除了猜忌便是懷疑。如此的心理遊戲帶來的只能是夜深人靜之時靜下心來去剖析自己的荒涼空洞的痛苦。更是對自己人生事業的一種毀滅的恐懼。



在當今的商場之中都遵循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一種遊戲規則。用人不疑與用人要疑的這兩個觀點。本身都沒有什麼對與錯。關鍵是在於人的人具備著什麼樣的條件和素質。無能之人用時必須要疑。而懷有高能之人。用才能不疑。也是才敢不疑。多疑而不明斷,卻一意孤行只會害人害己。真是應了諸葛亮那句話多以多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天空翱翔的魚 的精彩文章:

年年過中秋節,但是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為什麼八月十五吃月餅
明太祖成吉思汗,布衣為王本不易,殘酷刑罰安己心

TAG:在天空翱翔的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