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徵給唐太宗獻一策 李世民果斷採納 竟埋下安史之亂的禍根

魏徵給唐太宗獻一策 李世民果斷採納 竟埋下安史之亂的禍根

(說歷史的女人——第470期)安史之亂被認為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誌性事件,它把一個強大的在當時號稱世界第一帝國的大唐帶到幾近崩潰的邊緣。千百年來,人們對這次戰亂眾說紛紜,剖析了多種原因,包括經濟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等等,甚至還有不少人認為是楊貴妃惹下的禍。事實上,導致安史之亂爆發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點常被大家忽略,就是他的根源問題。據史家分析,其實安史之亂的禍根早在唐朝前期就埋下了,而且埋下這個巨大禍根的不是旁人,正是開啟了大唐盛世「貞觀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尤其是,幫助李世民埋下這個禍根的也不是什麼奸佞之人,而是大名鼎鼎的大忠臣魏徵。李世民正是實施了魏徵提出的一個策略,才埋下這個禍根的。那麼魏徵給唐太宗到底獻了一個什麼策略,李世民果斷採納後,究竟是怎麼埋下了安史之亂的禍根,李世民應對安史之亂負多大責任?今天小編就給各位看官聊聊這個話題。

先說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安祿山。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率領15萬大軍,號稱20萬,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拉開安史之亂的序幕。然而,安祿山有什麼資格來發動這次叛亂?他哪來的15萬大軍?他還真有。當時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獨掌183900人的兵力。安祿山還是胡人,從小隨母在突厥長大,本就不是個省油的燈,可以說是一個隨時可以爆炸的火藥桶。為什麼朝廷對他那麼放心,讓他掌管近20萬大軍?要知道當時唐朝中央軍隊才8萬人!這就是安祿山的厲害之處和可怕之處。

安祿山此人不僅心狠手辣,野心勃勃,而且非常狡猾,或者說足智多謀,他一方面暗中積蓄自己的勢力,一方面故意同朝廷示好以麻痹對方。當時唐玄宗眼裡有四大紅人,李林甫、高力士、楊貴妃和楊國忠,安祿山起碼搞定了兩個。一個是楊貴妃,他居然在沒有得到唐玄宗同意的情況下,私自認楊貴妃為母親,這樣先斬後奏成了唐明皇李隆基的義子,使自己的身價如火箭般快速飆升;另一個是他拉攏重臣李林甫,成為李林甫的「鐵哥們」。李林甫任宰相時,為鞏固自己的權位,防止邊防功勛之將威脅自己,他就一直向唐玄宗諫言,說胡人性格單純,生活淳樸,而且忠勇沒有異心,可以重用,強烈建議用胡人掌握兵權,做為鎮守邊防的節度使,這樣安祿山就順理成章地擁兵自重了。

老安在朝中有了兩個巨大的靠山,一個是皇帝的老婆(還是最受寵愛的),一個是皇帝的第一重臣。可是還有兩個敵人,即高力士和楊國忠。高力士,就免了吧,一個閹人,還能興起什麼風浪?高力士曾經給唐玄宗建言說不能讓節度使擁兵太重,可皇帝不聽。另一個就是楊國忠。位高權重的老楊可不是好惹的,然看在他妹妹楊貴妃,也就是安祿山乾娘的面子上,楊國忠也不敢十分造次。總之,安祿山在朝廷眼裡的地位非常高,為他謀反提供了重要保證。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安祿山的權力問題。也就是說,即便他極力拉攏李林甫,李林甫怎麼就能夠讓他擁有那麼大的權力?其實說到底,還是制度的問題。以人管人是偽的,只有制度管人才有效力,有什麼樣的制度,就有什麼樣的結果。如果壓根不設節度使呢?或者說唐朝就沒有「節度使」這個制度呢?

其實節度使問題一直是唐朝的一個難以迴避的問題,節度使有土地,有人民,有財賦,又有兵力,雄踞一方,尾大不掉,一直是唐朝的隱憂。在唐玄宗時,節度使問題已經非常突出。中央兵力不足8萬,可以說大部分兵力都名正言順地掌握在節度使手中。他們想謀反也就很容易。但是這個局面是誰造成的?當然做為一國老大唐玄宗要負首責,可是節度使制度是唐朝一直沿用的制度,可謂「冰凍三尺」,非李隆基可以撼動的。這個責任歸誰?也就是說他的根源問題在哪裡?這還要從唐太宗李世民說起。

話說唐朝初建時,突厥對大唐的邊境頻繁侵擾,武將出身的李世民豈能坐視不理?他早想對突厥進行重拳出擊了。於是他一上任就開始了向突厥的全面攻擊。貞觀四年(630年),唐朝名將李靖在陰山之戰中大敗東突厥,並活捉了突厥首領頡利可汗,徹底滅掉東突厥,使其所轄大片領土和數十萬部眾全歸唐朝所有。這對於唐朝來說,具有偉大歷史意義。因為,自古以來,相對於中原王朝,突厥或匈奴都是「世寇中國,萬姓冤讎」,一直是漢人的一塊心病,唐太宗此次滅突厥可謂是為歷代中原王朝立下不世之功。但是問題也來了,怎麼處理這些突厥人?總不能一殺了之吧?華夏人民向來喜歡和平,是從不搞種族滅絕政策的。於是李世民決定召開會議,解決這個問題。

當時在這個問題上有兩種意見相對立。一是以秘書監魏徵為代表的一方,二是以中書令溫彥博為代表的一方。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魏徵主張把這幾十萬(約10萬戶)突厥人原地不動處理,就是還讓他們在原來的土地上生活。而溫彥博主張把這10萬戶突厥人內遷至黃河以南地區。雙方都振振有詞,陷入激烈爭執之中。溫彥博認為把10萬戶突厥人遷入黃河以南的中原地區,但保留他們的部落編製,不強行改變他們的習俗,以便實行安撫政策,這樣一是可以體現朝廷對他們的優待,畢竟住在中原比塞外要舒服得多;二是讓他們在漢人中央政權附近,以便好管理。

但魏徵卻強烈抗議,他說,胡人生性好鬥,野性難訓,歷代朝廷巴不得讓他們滾遠點,越遠越好。而今你讓他們10萬戶立足中原,過不了多少年,他們將「滋息過倍,居我肘腋」,成為「心腹之疾,乃為後患」。就是說他們住在環境好的地方,勢必繁衍很快,等到這幾十萬人成倍地增長以後,他們還能控制嗎?這不是養虎為患嗎?

溫彥博說,正因為胡人生性好鬥,野性難訓,才讓他們遷入內地;如果還讓他們居住在原處,則無異於放虎歸山。他們回去之後,失去朝廷的控制,勢必會糾集勢力,以待時日,東山再起。那才叫「遺虎」為患!況且,我天朝上國,應大度為懷,把他們都拉過來,同享富貴,以納聖恩,則天下大同也!即所謂「生而死之,亡而存之,懷我厚恩,終無叛逆」!

魏徵再次據理力爭,他說魏晉時候,就有先例,把抓來的胡人居於內地,而招致叛亂,豈可重蹈覆轍?溫彥博也有理有據,他說漢光武帝、隋文帝也曾把不少胡人居於中原,並沒有發生什麼不良現象。其實溫彥博的注意也是歷朝歷代統治者慣有的主張。比如秦統一後,秦始皇就把六國貴族12萬戶集中遷到國都咸陽居住;漢朝自開國以來,150年內,曾9次大規模地把各地豪強遷至國都及其附近居住。這樣一是體現朝廷對他們的「皇恩浩蕩」,關鍵是可以切斷地方割據的「大尾巴」,讓這些不安分因素處在中央政權的眼皮地下,便於監視,好加強管理。

但魏徵仍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卧榻之側,其容他人安睡?你把這些野蠻人留在身邊,總歸不安全。溫彥博說,不必多慮,區區10萬戶何足道哉?他們不就幾十萬人嗎?相比我中州大國數千萬人,乃滄海之一粟耳!溫彥博說的不錯,這些突厥人如果住在中原,施之以禮法,嚴加管教,他們勢必被漢民族同化掉,華夏人有很強大的同化力量。這樣其實也是一個民族融合的策略。至少在當時是可行的。胡人再怎麼野蠻,教化他幾代,估計就沒什麼血性了,就會乖乖地聽漢人擺布。

況且如果你把他們再放回去,原地發展,他們一旦再反起來,便很難收拾。那時候不像現在,武器先進。日本人要對我們圖謀不歸,我們一按電鈕,一枚導彈隔空戳過去,嗖地一聲,瞬間把廣島化為灰燼。在冷兵器時代,對付外族入侵,必須得靠人力,歷朝歷代,對付匈奴突厥之類,都要耗費眾多的人力物力,還很難擺平對方。所以溫彥博這個主張是一勞永逸的,是很有遠見的。事實上,在當時,溫彥博還真比魏徵厲害。溫彥博是李氏王朝的老臣,比魏徵資格要老的多。魏徵期初是在瓦崗寨混,後來又跟王世充混,最後才投了李唐。而且在李世民同其兄李建成爭奪皇位的時候,魏徵一直是支持李建成的,足見魏徵的沒有遠見。而溫彥博在很早的時候,就是隋朝末年,群雄逐鹿的時候,就一眼看中李淵,認為李淵勢必要奪得天下,所以早早就勸其主羅藝歸附李淵,可見其政治遠見。

李世民不是傻子,他是清楚溫彥博的實力與智慧的。所以當時的李世民還真選擇了溫彥博的建議,把10萬戶突厥人內遷河南地區。但好景不長,當一切都在按照溫彥博的設定方案進展的時候,出現了一件意外的事情,讓歷史走向了不歸路。

公元639年,也就是在突厥人內遷的第九年,發生了一件恐怖事件。因為突厥人在中原住的多了,難免會有人不服漢人,起來搞事情。那一年,唐太宗李世民臨幸九成宮時,突厥人突利可汗的弟弟中郎將阿史那暗地裡糾結部眾,並煽動突利可汗的兒子賀羅鶻偷襲了李世民的御駕,但李世民護駕眾多,這些小毛賊豈能輕易得成?兇手立馬被擒,盡皆斬之。李世民虛驚一場。但這件事卻成了唐太宗的心病,或者他被嚇著了,於是後悔不納魏徵之言,果然養虎為患。

這次恐怖襲擊事件使唐太宗李世民認識到突厥人不可信,難以教化,於是他向魏徵道歉,並廢棄了溫彥博的關於突厥人的民族政策,實行了魏徵的策略,就是把突厥人趕走,把他們重新遷回原地,遠離中原。但並不是把他們趕走就完事了,還必須得管住他們不鬧事。唐太宗就和魏徵等人商議解決對遠方突厥人的管理問題。於是節度使政策出爐。當時唐太宗和魏徵誰也沒有料到節度使後來會越玩越大,成了威脅大唐朝廷的一個強大的隱患。自唐玄宗之後,各代帝王為解決節度使叛亂,解決藩鎮割據大傷腦筋,從而大大削弱了唐朝的國力,歷代朝廷都把主要精力耗費到怎麼削藩上,國家還怎麼發展,只能是越來越弱了。

反過來再看溫彥博的民族政策,把突厥人遷入內地之後,當然免不了有點摩擦,亡國奴嘛,誰會甘心情願當?不過只要你好好引導,好好安撫,過不了幾代,就被漢人同化了。這樣其實是一勞永逸、長治久安之計,不但帶來了和平,尤其重要的是,它促進了民族大融合,有著偉大的意義。不過這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就像唐太宗被襲事件一樣,難免會發生。不過,那終究是小打小鬧,在朝廷眼皮地下,在漢人地盤,幾個胡人還想咋樣?加強防備就是了。結果李世民被幾個突厥人一鬧,驚嚇不小,直接把他們趕走了。這樣其實是放虎歸山,遺虎為患。尤其是,李世民這樣一搞,其實是間接認輸。突厥人會認為,看看,你們玩不轉了吧?還得讓我們回家,嘿嘿。這就又讓他們重拾自信,回去奮發圖強,以待時機,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復仇!

所以說,唐太宗實施魏徵的民族政策,放虎歸山,就使這些突厥等邊疆民族重新崛起,開始不斷騷擾入侵邊疆。唐朝為了抵禦外敵,不得不加大節度使的軍力。而節度使權力過重,就出現了一些圖謀不軌之人,反而會糾結包括突厥人在內的邊疆民族的人,倒打一耙,造成叛亂。於是100年之後,大禍終於出現。安祿山掌握三鎮節度使重權,擁兵15萬,而且兵是精兵,將也是良將,相對於對抗朝廷的8萬軍隊,他居然佔優,朝廷焉能不亂?所幸玄宗一朝還是人才濟濟,有不少忠良之士,若換成宋朝的靖康之治,准完蛋。即便如此,唐朝還是亂了8年之久,硬生生把個世界帝國給拖向衰退。之後的歷代帝王為解決藩鎮割據問題,大傷腦筋,最後還是亡了國。由是觀之,唐太宗和魏徵執行的那個民族政策委實是給大唐王朝埋下了一個禍根。

總之,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魏徵也不是永遠正確,唐太宗執行了魏徵的民族政策,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禍根,也為大唐王朝的覆亡埋下了禍根,這個責任李世民是不是要負啊?(文/一米暖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魏延信誓旦旦向孔明獻子午谷奇謀,他的根據是什麼?原來僅2個字
楊堅犯一致命錯,李淵明知卻重犯,是巧合?還是歷史必然?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