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哪一刻,你上知乎如同刷微博?

哪一刻,你上知乎如同刷微博?

作者|劉小土

編輯|李春暉

當然是,知乎傾情為硬糖君推薦了「你覺得下個人設崩塌的明星會是誰?」的話題。而我點進去瀏覽一番後,發現熱搜榜上赫然有6條娛樂消息,外帶倆社會新聞。

其中,「明星大偵探第四季」、「奇葩說第五季」、「我就是演員」等話題也是微博網友同期熱議焦點。恍惚間,硬糖君在知乎看到了微博的重影。

更有趣的是,知乎近期發起了互聯網洞見者十問活動,馬化騰率先拋出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

知友@矮個芝麻假裝不識ponyma,憑藉段子式回答「建議先踏踏實實工作幾年,像答主一樣拿到20萬年薪,再回頭看你問的這些夸夸其談的問題,會覺得很慚愧的」,贏得近10萬點贊,在眾多答案中脫穎而出。

如今,@矮個芝麻的回答已被知乎官方摺疊,但將此形容成「翻車現場」的評論仍此起彼伏。大量知友痛心疾首平台專業性、討論氛圍早不復往日。顯然,站在我們面前的,已不再是小眾的都市高知·知乎,而是大眾的八卦段子·娛乎。

今年5月的鹽Club大會上,知乎創始人周源透露,知乎用戶結構已經發生大幅變化,二三線城市用戶增多,年輕用戶佔比也正在提高。

大量用戶湧入,自然會引發知乎調性的變化。但回顧知乎的變身歷程,我們會發現入「娛」本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運動,由官方親自擊碎阻隔在精英與平民間的圍牆,引導著用戶屬性和審美的變革。正如其官方回應:「知乎正在從服務一部分人的知識社區邁向普惠內容平台」。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娛樂化是知乎商業征途的必經之路,那麼娛樂化後的知乎,又靠什麼強過微博、貼吧、豆瓣等娛樂大兄弟?

用戶迭代,粉絲入駐

2010年12月,知乎以社會問答產品的定位面世,為各領域精英分享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提供舞台。最初,平台採取邀請制註冊方式,對用戶進行初步篩選,確保了其身份真實性和分享的有效性。

毫無疑問,嚴格的邀請制度為知乎奠定了良好而獨特的知識社區氛圍。業界大佬、專業領域大V都願活躍於此,在這裡,他們更容易獲得認可,並且能夠獲得高質量的認可。

keso、佐藤謙一都是知乎早期名人。由於用戶門檻、內容質量高,知乎在眾人眼裡也逼格滿滿,正所謂:在知乎,一般大學不敢說話,985、211勉強過關。

2013年3月,知乎面向公眾開放註冊,大批流量湧進。用戶層次的豐富,也意味著精英比率被稀釋,平台的管理也略微失控。

有網友直指這階段的知乎幾宗罪:白痴問題多,專業答案不被重視以及內容不具深度等。唱衰知乎的聲音日益增多,李開復、keso、佐藤謙一等核心用戶選擇離開,甚至還清空了曾經的答案。

老用戶對產品調整的反彈在意料之中,總體來說知乎擁抱流量的戰果頗豐。今年6月,知乎註冊用戶已達1.8億,平台的娛樂化傾向也愈加明顯。

@海賊-王路飛的出現,徹底打破了群眾對知乎專業、高端的認知定位。

去年,知乎官方發布了一批封禁賬號,王路飛便在其列。他捏造不同身份,在平台分享了200多條自己的戲劇性生活經驗。消息一經傳出,網友憤慨又覺好笑,紛紛調侃要眾籌送王路飛出道。「來知乎,分享你剛編的故事」,開始成為知乎的全新標籤。

吭哧吭哧寫乾貨,不如編故事、寫段子、抖機靈,劣幣驅逐良幣的新社區氛圍下,知乎內容的大眾化娛樂化傾向不斷增強。

而隨著年輕用戶的佔比增高,追星文化也在知乎順勢崛起。飯圈女孩全面進攻,將知乎「打造」成了另一微博。

演員張譯、萬茜是知乎先火起來的明星,他倆都針對相關專業問題作出過回應,憑藉文筆優秀、人設真誠迅速圈粉。

藝人入場無疑點燃了追星女孩的熱情,加上評價明星、揭秘產業本就是知乎熱議話題,知友經常發出「如何評價xxx的演技」「明星xxx在節目中的表現」等問題,而知乎原住民又普遍對偶像不算「友好」。出於維護愛豆形象的剛需,粉絲越來越注重知乎控評。

如今知乎的明星相關問題下,都不乏粉絲控評。木辛(粉絲化名)向硬糖君透露,她們粉絲團成員會定期去知乎回答關於偶像的問題。

知乎和微博的傳播差異在於微博更個人化,如果不能登上熱搜,發聲基本是粉絲自嗨。但是知乎作為知識分享平台,只要手法得當,就能成功將愛豆信息輻射到路人。

通常的操作是:為提升答案可信度,她們會在粉絲群內部挑選文筆流暢、邏輯縝密的同伴撰寫;再由老賬戶用戶去知乎回答;等答案發出後,則組織大家集體點贊、評論,將其推至熱門。

近日,演員黃景瑜被曝家暴前女友王雨馨,登陸微博熱搜。知乎關於此事的提問也迅速跟進,其中「黃景瑜被爆離過婚,還家暴,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崩塌了么?」的問題下,熱門答案就由粉絲貢獻。

該回答直言粉絲身份,為避免路人被帶節奏,特意澄清,附上了大量反駁王雨馨爆料不實的證據。評論區則充滿了粉絲應援聲,大量使用了標準飯圈辭彙。

而這些答案截圖又被粉絲用以當作微博素材,真正是實現了跨屏互動,聯動PR。依硬糖君看,比黃景瑜自己的經紀團隊還強些。

如果自家爆了負面,粉絲最好自己搶佔先機,去知乎提問澄清一條龍服務,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避免黑子帶節奏。」木辛告訴硬糖君。此外,她還提到偶像推新作品期間,粉絲更是在知乎活躍,定期進行搜索並真情實感地解答,這樣也能達到宣傳之效。

時至今日,在知乎搜索任何明星相關問題,你都能見識一番粉絲小論文的魔性與魅力。

空降熱搜,知乎要走微博的路?

「知乎正在從服務一部分人的知識社區邁向普惠內容平台」,官方的巧妙回應包裹了平台的「變身」決心和商業野望。娛樂,成了它擁抱大眾最好的入口。

放低准入門檻只是知乎入「娛」的首招。獲取一定流量後,如何調整平台調性、氛圍來穩固用戶成為了攻堅重點。目前來看,知乎的娛樂化路徑與微博有著不謀而合之處。

同樣的用戶和內容迭代,在微博早已玩過一輪。微博最先也以尋找bug吸引IT專業人士入場,而後又借力公知入駐引導話題討論,等用戶達到一定體量後就邀請娛樂明星入駐,提升娛樂屬性,最終成為全民社區。

熱搜是微博體現大眾喜好的關鍵窗口,也引導了用戶的關注風向。猶記微博整頓期間關閉了熱搜榜、熱門話題,群眾紛紛表示娛樂生活匱乏,全然不知天下事。

微博熱搜暫停期,也正是知乎的產品調整期。知乎在站內增添了熱榜頁面,還上線了知乎熱榜小程序。不久,#代班微博熱搜#的話題經由各路大V熱捧,迅速吸引路人關注。

在知乎熱搜後,平台順道推出了熱搜、影視、綜藝等諸多功能。如今,微博熱榜、熱搜長期被娛樂話題盤踞,壓縮了專業用戶生存空間,惹得原生知友怨聲載道,吐槽連連。

今年6月,知乎軟體更是新增了視頻專區。該專區的原創內容較少,大多搬運自其他視頻平台,當中不乏快手出品,不知曾參與「為什麼快手惹人嫌」討論的知友作何感想。

除了產品調整,知乎在運營上也有意娛樂化,甚至玩起了粉絲經濟。今年世界盃期間,知乎就因邀請新生演員劉昊然代言火了一波。微博上,#劉昊然代言知乎#的話題閱讀高達2.6億。

劉昊然與知乎也早有淵源,此前他因在知乎關注「唱歌跑調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而登上熱搜。不禁讓人揣測,這個代言是偶然也是必然呀。

很快,在官方頻繁宣傳、追星少女安利和吃瓜路人好奇下,知乎的百度指數和下載量都有了顯著增幅,同時掀起了圍觀群眾關於「邀請鮮肉代言,知乎是否變low」的論戰。

事實上,這並非知乎首次向明星示好。在第四屆知乎鹽Club上,官方就邀請了演員張譯成為為知乎的首席文化官,同時給予了編號000號的工卡。不過,張譯本身就是知乎活躍用戶,而且在表演領域樹立了專業形象,所以並未引發知友不滿和焦慮。

總得來說,正是官方在產品、運營上的改變,吸引了年輕用戶、娛樂化用戶加入。而新用戶又迅速推進了知乎的轉型。知乎、微博在產品、話題上的相似性也導致了平台用戶逐漸趨於重疊。

而當娛樂人士、精英知友兩大圈層擁擠在相同平台,壁壘難破,勢必有一方被逼退場或被同化,想必那時知乎又換了新模樣。

商業化=大眾化?

流量既是知乎提升商業價值的利器,也是暗藏的危機。首先,流量下沉自然會引發「知乎精英」的內容焦慮,不甘「墮落」的用戶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糾正知乎調性。

「關停娛樂版塊,重新定義用戶,比如只有發表專業論文才能發言。」有知友諫言。

確實,回歸到早期嚴格的用戶審核機制,能夠從根本上把控知乎內容質量和專業氛圍。但也意味著流量消亡,商業化難以為繼。

在分析知乎前,必須清楚它的身份不是知識工具,而是內容消費平台。作為平台,就要吸引大量用戶和流量,不斷嘗試各種風口,探索營銷方式,這樣才能維持用戶活度和影響力。

雖說知乎入「娛」飽受非議,但流量卻是也提升了其商業估值。今年8月8日。在「海鹽計劃」發布會上,知乎CEO周源宣布知乎完成E輪融資,獲投2.7億美元,投後估值24億美元。在資本遇冷的大環境下,能夠完成新輪融資,實屬不易。

其實早在2016年,知乎就提出了「知識營銷」模式。問答產品知乎live 值乎的相繼上線,進行了流量變現的首次試探 2017年,知乎全面走向商業化,內部成立了商業廣告和知識服務兩個事業部,從文章 品牌live以及信息流廣告等方面建立完整的廣告體系 當然,廣告變現也因造成內容斷裂感,未能逃脫被用戶詬病的命運。

此外,知乎還在線下布局頻頻落子,跟餐廳、酒店形成跨界合作,曾出現過幾次網紅的營銷活動。無論是內容、運營還是營銷,知乎都更為討好年輕大眾群體。

「慢知乎」在商業化上徹底躁了起來。知乎在投資者眼中更值錢了,與其商業試水成功、用戶迅速增長不無關係,這也是知乎入「娛」舉措的明顯收效。

然而,未來更多隱憂擺在了知乎面前。流量紅利一過,平台難免陷入瓶頸期,而內容質量下滑、用戶圈層衝突等亂象的不良後果也將逐漸顯現。

剛剛,知乎又給硬糖君發來新推薦:NPC和TFB同時發歌的話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各位同學不妨大膽推測,熱門答案是「抱走我家,不約」,「專註自己,先撩者賤」,還是「你團別瞎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硬糖 的精彩文章:

武不動乾坤,斗不破蒼穹,男頻IP是個偽命題嗎?
《戀與製作人》動畫化?我們仍未知道女性向遊戲的正確衍生方法

TAG:娛樂硬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