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一個人,越活越得體的3個跡象

一個人,越活越得體的3個跡象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免費訂閱本賬號!


口袋哲學

品味讀書


哲學與人生


來源: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作者:富書,華夏文摘經授權轉載





好的人生,重在不設限,當懂得及時止損,知世故而不世故,把成長的雷達一直開著,你也會越活越得體。





劉若英寫過一篇文章叫《一世得體》,講的是她祖母的故事。


 

家裡常要請客吃飯,廚子家裡有,但祖母通常堅持自己下廚做幾樣招牌菜,她說,這是對客人的敬意。


 


祖母的本事是一切進行的有條不紊,算好時間,出了廚房還能梳洗一番再上桌,菜沒涼,頭髮也沒散,頗為體面。


 


有天半夜一點多,電話響了起來,祖母接起電話,那一頭是女人的聲音,提了祖父的名字說三道四,擺明是破壞家庭來的。


 


祖母聽完,客客氣氣的說:「劉家有劉家的規矩,現在時間太晚,有什麼事請您明天再打來。」


 


祖母就是這麼優雅有教養的人。


 

而今,祖母快90歲了,但是只要一出卧室,永遠是一身旗袍,不穿絲襪,絕對不會邁出家門。


 


從小跟著祖母長大的劉若英,耳聞目睹祖母的一世得體,自然得了真傳。


 


阿信說:「在劉若英的靈魂和為人處世里,有一個很強烈很巨大的部分,你會非常認可,而且崇拜那個部分,那就是得體。」


 


能活得一世得體,的確需要軟實力。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得體,往往有跡可循,以下是一個人越活越得體的三個跡象。



01


不拖泥帶水,從容失去



 


幾年前,是《美人魚》里的一句台詞:「追老娘的人都排到法國去了,怕什麼。」



讓人記住了在劇中霸氣側漏的張雨綺。


 


而在現實生活中,張雨綺也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主。


 


9月28日,張雨綺因為「家暴」登上熱搜,被網友稱之為,中國第一個因為「家暴」登上熱搜的女明星。


 


當時因為家庭瑣事,張雨綺和老公袁巴元引發矛盾鬧到警察局,上了熱搜。


 


當很多人等著看張雨綺的笑話時,她竟然在去警察局的當天就瀟洒的離婚了,第二天就火速搬離了兩人的住所,這樣的果斷,真的不是一般人才擁有的。


 

真是社會我綺姐,人狠話不多。


 


作家蘿嚴肅說張雨綺頭頂一個虎字,作為單親家庭成長的獅子座女生張雨綺,可以說從沒怕過誰,是天生的大女主。


 


針對於張雨綺而言,既然這段婚姻已經出現了裂痕,還真不如瀟洒的轉身,及時止損,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離開了你,老娘照樣活得風生水起。


 


反觀之前陳翔出軌事件,毛曉彤當毛曉彤親眼目睹了自己喜歡了幾年的人,帶著別的女人回家,內心得有多難受。


 


但毛曉彤只用了三個小時,收拾心情,打包行李,連夜搬走,斷的乾乾脆脆,毫不拖泥帶水,真佩服毛曉彤的堅強和底氣。


 


對於她們而言,「餘生有你相伴甚好,但真要離開你,我也會活得不差。」


 


在一段讓自己不堪,身心俱疲的感情裡面,我們要學會及時止損,回頭是岸。


 


「止損」這個詞來源於股票市場,俗稱「割肉」,可見當投資出現虧損時,及時離場是不容易的,要受得住肉疼,下得了手。


 


敢於投資感情的人,都是嚮往著「一加一大於二」的幸福。


 


但是現實的感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因為這關係到另外一個人的配合度,而這種配合度不是自己一個人能夠控制的。


 


正如《前任3》中的歌詞:「離開應該體面,才沒辜負這些年。」


 


從容失去,不拖泥帶水,這是一個人越活越得體的第一個跡象。


 


02


世事洞明,卻不世故待人




朴樹每出一首新歌,都會刷爆朋友圈。


 


很多歌星不明白:「為何大家這麼喜歡朴樹啊?」


 


歌迷袁佛玉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因為他身上藏著我們都曾擁有但又失去的真,他永遠活得自己而乾淨。」


 


他成名多年一直租房住,但有一條生活和做人的準則——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活得自己並且乾淨」是在他世事洞明之後,給自己的人生設置的一條鐵令。


 


為了守護好這條鐵令,他很少去取悅世人,不懼給人的感覺很擰巴,一直拒絕宣傳,拒絕包裝,拒絕商演,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做音樂之上。


 


正如他所說的:「我是一個歌手,我就老老實實寫我的歌,老老實實唱我的歌。」


 


20年前,朴樹大火後,春晚導演組點名要他去唱歌,面對要假唱,在錄製現場轉身就走。


 


2016年夏天,於王子文合唱一首《那些花兒》之後,面對採訪,他直言不諱,說話的神情依然純真得像個孩子:「因為我最近,需要一些錢。」


 


即使再缺錢,朴樹還是那個朴樹,從不世故待人。


 


樂隊吉他手程鑫身染重病,被發現時到了晚期,朴樹不信邪,四處託人找中醫,為了湊錢治病救人,他說他可以簽公司,先賣身。


 


程鑫走後,朴樹每一場演出,都拿出一千給程鑫的母親寄去,還不讓人說。


 


面對做公益,他一出手就捐了20萬,但他拒絕公開,更不許用他名字命名。


 


最近,他在電影《大三兒》錄製過程中,一度情緒激動,掩面流淚,最後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想好好寫歌,我不禍害人。」


 


看到這裡,人的眼淚差點掉了下來,都說成長是必經的潰爛,但朴樹卻永遠活在清白之年。


 


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我們都會被裹挾、遇不平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世故地「同流合污」。


 


但總有一些人會選擇堅守,比如說朴樹,他不苟且不妥協不將就,擁有善良、恪守原則,對熱愛的一切全力以赴,越活得體。


 


世事洞明,卻不世故待人,這是越活越得體的第二個跡象。




03


愛她就成為她,複製卓越


 


今年年初,有幸與《今天的孤獨,是明天的祝福》的作者易小婉相識。


 


發現她滿足了我對於一個文藝女青年所有的想像,上得了廳堂,入得了廚房,煲得了一手的好湯。




隔三岔五便來一趟國內旅行,生活的品質和趣味,遠拋同齡人幾條街。


 


目前的小婉是一家公司的美食主編,之前還擔任過民謠的電台主播,做過專欄作者,已經出了兩本書,頗為有才華,同時是一名美女學霸。


 


有人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這個對於小婉來說,的確如此。


 


中學時代,為了跟自己的同桌的成績排名近一點,六年下來就是努力讀書寫字,直到後面,她真的成為了一名新媒體專欄作者。


 


大學時期,受到了一位音樂發燒友的影響,對民謠感興趣,大學畢業之後便去做了民謠電台主播。


 


因為寫書的關係,結識了一位編輯,這位編輯對她的影響很大,成為了她寫作上的老師。


 


出了一本電子書之後,小婉的寫作逐漸成熟,而她的進步,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於這位編輯的不吝賜教。


 


隨後便出版了她的第一本紙質書《現在我有多愛民謠,過去我就有多愛你》。


小婉的成長如同一句歌詞:「愛你就要成為你。」




小婉說:「時光遠去,無論是刻意還是無意,生命中的一些人總會在自己身上留下痕迹,深刻一點,可能是知識體系的重建,價值觀的重塑,輕微一點,可能是一種習慣的養成,一個細節的喜愛。」


 


通過那些年,所遇到的一些人,小婉都能從他們身上汲納能量和才幹,成就了她自身的優秀和職場實力,越活越得體。


 


職場作家Autumn QT說,職場上能力比較強的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特別留意別人是怎麼做的,什麼方法能幫我做得更好,他們的雷達始終開著——留意前沿趨勢,琢磨前人經驗,敏感更優方式,複製卓越。


 


學最好的別人,成長的雷達始終開著,這是一個人越活越得體的第三個跡象。


 


好的人生,重在不設限,當懂得及時止損,知世故而不世故,把成長的雷達一直開著,你也會越活越得體。




作者簡介:然然菇涼,富書籤約作者,左手舉乾貨,以結構思考為基,關注於職場和個人成長,右手托情懷,善於從生活的細節中,發現真善美,去領悟生活的真諦,微博@靜然姑娘,簡書@然天使。

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向你推薦一個不錯的老闆公眾號


↓↓↓


老闆智慧


商務老闆們的智慧分享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文摘 的精彩文章:

賭氣不如爭氣,這些小精品讓你茅塞頓開
夫妻之間,「動手」比「動嘴"更重要

TAG:華夏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