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千多年前,嘉興人的獨門絕技曾震驚天下

一千多年前,嘉興人的獨門絕技曾震驚天下

原標題:一千多年前,嘉興人的獨門絕技曾震驚天下



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前期,也即開元年間,他選賢任能,改革吏治,大力發展生產,使唐朝進入了高度發展的時期,盛況空前。杜甫《憶昔》詩對這個時期作了全面生動的描繪。詩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這個時期,被認為是唐代前所未有的盛世,社會秩序安定,經濟繁榮發展,國家政權穩固。百戲,即雜技,也得到很大的發展。繩技,是古代雜技的一種。

《嘉興繩技》出自唐代皇甫氏所作《源化記》,宋代《太平廣記》與明代《劍俠傳》中均有記載,塑造了一個技藝高超的人物形象,讀了讓人難以忘懷。那時候,因為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唐玄宗多次敕賜州縣大酺。大酺,就是聚會飲酒。彼時,嘉興縣也設百戲比賽助興,並獎以財利。比賽雙方是縣裡會百戲(雜技)的人和管理監獄的司監選出的會百戲(雜技)的人,相互競技,奪取獎勵。


管理監獄的官員知道,服刑的囚徒中有身懷絕技的人。就在獄中物色有雜技專長的人去參賽。於是發現了一個會繩技的囚徒,起先他以為繩技很平常,有些不以為意。可是那人卻說,他的繩技,不是繩系兩頭,人在其上「行立周旋」做動作的那種。他用一條粗細如手指的繩索,兩頭不用系住,把繩索拋向空中,便「騰擲翻覆,則無所不為」。官員很驚奇,在了解到這個囚徒罪行較輕,因「逋緡未納」而入獄,遂決定讓他表演。次日,把囚徒領至監獄裡一個場所,這個場所類如現代監獄裡的放風場地,讓這個囚徒作繩技表演。


那人捧一團繩索,長百餘尺,放在地上。用一隻手將繩索的一頭拋向空中,初拋二三丈,次拋四五丈,仰看如有人在天上牽著繩索,沒有跌落下來,在場眾人都很驚異。那人卻嘻嘻哈哈地笑著,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繼續向虛空拋擲繩索,高至二十餘丈,仰視已看不見繩頭。此時,那人雙手抓著繩索,身子和兩隻腳,漸次離地,移向空中,勢如鵬鳥,高飛遠揚,漸去漸遠,竟至繩索與玩繩索的人都消失不見。觀看繩技表演的眾人,踮腳伸頸,仰望天空,還在嘖嘖讚賞繩技表演者的精彩技藝,殊不知表演者已經遠逝沒有蹤影。


《嘉興繩技》篇最後說那囚徒:「脫身狴犴,在此日焉。」狴犴,是傳說中的走獸,古代畫於牢獄門上。狴犴,就是牢獄的代稱。就這樣,那囚徒用他神奇的繩技,在眾目睽睽之下,輕而易舉地逃離了。

嘉興的繩技,在那個時代就已經達到了巧奪天工的高水平境界。


作者:陸殿奎


來源:嘉興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興日報 的精彩文章:

煙雨樓下的「釣鰲磯」
這道農家風味,藏著一段源自西晉的感人故事

TAG:嘉興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