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女王終身未婚,而她的父親結了六次婚,其中有因果關係嗎?

女王終身未婚,而她的父親結了六次婚,其中有因果關係嗎?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早年活得不易,在青年當上女王后才走上幸福之路,她終身未婚,而她的父親亨利八世結了六次婚,這其中有因果關係嗎?

伊麗莎白一世的父親亨利八世被後人稱為殺妻狂,他把兩次王后送上斷頭台,其中包括伊麗莎白一世的生母----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

安妮博林本是第一任王后凱瑟琳的宮女,她美貌如花,心計深沉,國王亨利八世不可救藥的迷戀上她,她要求亨利八世離婚娶她,亨利八世也不顧一切地同意了。

為了安妮博林,亨利八世義無反顧地和整個天主教決裂,宣布自己和第一任王后離婚無效,讓安妮博林居為第二任王后。

因為亨利八世宣布自己和髮妻王后凱瑟琳的婚姻無效,導致凱瑟琳王后的女兒瑪麗公主成了私生女,失去了公主地位,安妮博林竟讓瑪麗公主充當她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的宮女。

折磨原配妻的女兒,這就是狠毒小三對原配的報復,安妮博林做得很成功。安妮博林驕縱無禮,蠻橫不可一世,她辱罵原配王后生的瑪麗公主是低下的私生女,而且還虐待瑪麗公主,甚至想致瑪麗公主於死地,她這種行為將導致自己的女兒伊麗莎白處於不利之地。

亨利八世厭倦了安妮博林,就給安妮博林定了一個私通罪,把她送上斷頭台,然後亨利八世又宣布自己和安妮博林的婚姻無效,安妮博林的女兒伊麗莎白因此失去了公主之位,被貶為宮女,也不知道算不算她虐待前王后的女兒的報應?

在生母被砍頭時,伊麗莎白才三歲。不過她很幸運,亨利八世以後娶的幾位王后都善良仁慈,不但沒有虐待過伊麗莎白公主,還對伊麗莎白公主很好。

伊麗莎白公主雖然失去了公主稱號,但是住著宮殿,錦衣玉食,名師指教,一群傭人侍候著,她童年就精通多國語言。雖然已經不是公主,但是伊麗莎白公主沒有受過像她姐姐瑪麗公主那樣受繼母虐待。

但是伊麗莎白從小就和其它孩子不同,在生母上了斷頭台後,四歲的伊麗莎白就變得深沉成熟,異乎尋常的早熟和敏感,開始懂得人情世故。她在八歲時會見亨利八世使臣作出的禮貌和言辭舉止,竟應該是四十歲人擁有的,這讓亨利八世的使臣大為驚嘆。

娶了六位王后的亨利八世終於在老年駕崩了,他和第三位王后簡西摩的兒子愛德華繼承王位,這就是愛德華六世。愛德華六世是個短命國王,九歲繼位,六年後就去世了,年僅十五歲。

少年天子愛德華六世沒有來得及結婚,也沒有任何子嗣,他在大臣的蠱惑下,指定他小姑姑的外孫女簡?格雷繼承王位。

可是亨利八世的長女瑪麗公主豈能同意,她發動兵變,把簡?格雷趕下女王之位,自己登基成為女王,是為瑪麗一世。在加冕典禮上,伊麗莎白公主站在同父異母的姐姐女王瑪麗一世身邊,好像她們是休戚相關的親人一樣。

可是因為伊麗莎白公主的生母安妮博林作虐太多,對瑪麗一世的橫加虐待,以致於瑪麗一世和伊麗莎白公主姐妹之間始終不親密,雖然有時瑪麗一世有時也能表現出作為長姐的關懷。

叛亂者居心不良,打著伊麗莎白公主的名義造反,瑪麗女王只能把伊麗莎白公主關入倫敦塔,聰明的伊麗莎白公主給同父異母的姐姐寫信,一再說明自己和叛亂無關。

瑪麗一世相信了伊麗莎白公主,認為她是無罪的,就把她從倫敦塔里放了出來,可是作為女王的瑪麗一世始終對妹妹伊麗莎白公主有些懷疑。在瑪麗一世的時候,伊麗莎白公主的日子過得舉步維艱,如履薄冰。

可惜瑪麗一世不得長壽,她在1587年崩逝,也沒有後代,於是她傳位於25歲的伊麗莎白公主。伊麗莎白公主守得雲開見月明,真是好日子到了,她登基為王,史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年輕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選擇丈夫很慎重,她不願嫁外國王子,怕對國家不利,而她深愛的人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早有妻子,為了自己女王的威望,她當然不能讓戀人拋棄妻子娶她。

在萊斯特伯爵的第一任妻子出意外從樓梯上摔死後,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更不能嫁萊斯特伯爵,因為她要避殺人的嫌疑。而萊斯特伯爵卻不願獨身,另娶年輕美貌婦人為第二任妻子。

萊斯特伯爵的第二任妻子不是外人,就是伊麗莎白一世姨媽的外孫女萊蒂斯,也算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女。看著自己的意中人娶了自己的表侄女,伊麗莎白一世心裡肯定滋味不好受。

伊麗莎白一世晚年的情人是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的繼子埃塞克斯,她卻為了國家砍了他的頭。埃塞克斯就是萊蒂斯與前夫的兒子。

因為天主教一直認為伊麗莎白一世是私生子,無論她是公主還是女王),認為她沒資格繼承王位,而她的表侄女蘇格蘭女王瑪麗才應該是正統繼位人。

所以伊麗莎白一世的日子過得並不安穩,她一直防備著表侄女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在蘇格蘭的瑪麗女王來英國避難時,伊麗莎白一世先收留瑪麗女王二十年(其實是軟禁),然後把瑪麗女王送上斷頭台。

可是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未婚無子,最終她只能把王位傳給了瑪麗女王的兒子詹姆士。殺了人家的母親,又傳位給人家的兒子,這是可悲還是可笑?

詹姆士繼承王位就成了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他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就是把伊麗莎白一世的遺體和兩個瑪麗女王安葬在一起。這兩個瑪麗女王,一個是伊麗莎白一世的同父異母姐姐英國女王瑪麗一世女王,另一個就是蘇格蘭女王瑪麗---詹姆士的親生母親。

這是為什麼?這為了讓這三個女王在地下不寂寞,一起聊天打牌,還是為了讓這三個不和的女王在一起打架,看看誰更厲害?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人生寫照就是,童年時代和少年時代得不到親情,有親人等於沒有,如履薄冰地活著,青年時代不能嫁給自己愛的人,還要淚眼汪汪地看著他迎娶美貌婦人,一生沒有婚姻生活,也沒有孩子。她唯一得到的就是權勢和地位,她是女王,她是至尊。

聰明的伊麗莎白在童年從不提生母,她怕激起父王的反感,她還經常做禮物給父王、繼母和弟弟來討好他們。她在童年也沒有擁有過童真,因為異常的生活環境讓她的心智快速達到成年人。

在二十五歲成為女王之前,伊麗莎白活得如履薄冰、步步驚心,她的內心從來沒有安全感。在她登基為女王之後,她擁有了權利和王位,才有了安全的感覺,但是卻不能心想事、隨心所欲。

伊麗莎白一世一生沒有能擁有丈夫和孩子,很多平凡女人擁有的婚姻幸福,作為女王的她卻得不到。一生榮華富貴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當然比下層社會裡命運悲慘的女人幸福,可是作為一個公主和女王,和別的公主和女王相比,她是不幸福的。

有位女作家說過,「女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夫君眷愛,兒女繞膝。」可這女人最大的幸福,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沒有擁有過。也許伊麗莎白一世不如一個普通貴婦人幸福,比如說她姨媽的外孫女萊蒂斯(萊斯特伯爵的第二任妻子)。

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婚,而她的父親亨利八世一生結過六次婚,這其實是否有因果關係?這是不是她的父親亨利八世結多了,就把女兒應該結婚的機會給佔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他父母收養了一個女兒,後來這姑娘回到親生父母家,又嫁他為妻
她認為自己一個人無法滿足丈夫的情感需要,於是勸說閨蜜嫁給丈夫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