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記憶中的年味都在這裡了!快和孩子一起聽聽吧

你記憶中的年味都在這裡了!快和孩子一起聽聽吧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餐, 唏哩嘩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宵。」

一首首春節民謠,道出了「日子」里的傳統年俗。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最富特色的傳統節日。

早些年,中國人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的,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

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節》中就寫道:

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

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綵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

這些年,「年俗」悄然變化,很多傳統年俗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而了解年俗的也越來越少。

殊不知,這些傳統年俗里,包含了古人生活的大智慧和各種奇思妙想。

讓小朋友們了解年俗文化,既能夠為我們的傳統春節增加文化氣息,培養孩子的文化認同感,也能拓展孩子的知識面,滿足傳統文化的學習需求。

而家長們聽完年俗故事,也能帶動整個家庭重拾春節習俗,過一個有文化底蘊的中國年。

那古人究竟是怎麼過年的?年俗里為何會有這樣或那樣的講究?快來聽名校中文系辣媽們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介紹過年的那些事。

本課程由三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的80後中文系辣媽共同完成,三位媽媽有著多年的海內外漢語言教學經歷,尤其熱衷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

希望用最真的聲音,跟爸爸媽媽們一起陪伴孩子學習與成長。

課程詳情

點擊試聽

《說給孩子們聽的年俗故事》用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介紹「年節」里的各種習俗。

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擷取一個有趣的年俗故事,讓小朋友們知道古人是怎麼過年的,年俗里為何有這樣或那樣的講究。

讓孩子在感受到中國年味的同時,也愛上中國的傳統文化。

· 億課精品課程推薦 ·

23個年俗故事

讓孩子愛上「年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一簾秋雨,滿地相思
越讀越有味道的50句話,傳承千年的智慧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