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看到5歲孩子的逆天簡歷,你焦慮嗎?

看到5歲孩子的逆天簡歷,你焦慮嗎?

周成剛,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

將在11月24日第十一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發表演講

這兩天,網上流傳著一份5歲孩子的簡歷,這份簡歷長達15頁,有網友調侃,這都是一部「自傳」了。簡歷從7個方面展現了「牛娃」的歷程。小朋友年閱讀量超過500本,有鋼琴、圍棋、游泳等近10個愛好,去過國內外30多個城市,每周寫3篇英語日記,做過20多本思維書,日常進行邏輯訓練等等。

有人說這份簡歷明顯是為了準備申請國際學校,就像是在搞軍備競賽。優質教育具有稀缺性,再加上傳統上對成功的定義,導致了入學時的激烈競爭,但這其中或許也有一些家長的焦慮心理在作怪,當「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足夠多的時候,也反過來提升了錄取門檻。

這份簡歷一出,又立馬引起了許多人的焦慮,不僅是家長,連一些年輕人都感嘆,「我985畢業,被一個5歲男孩簡歷暴擊」。當然,有很多人也在思考,這樣的教育值得學習嗎?

陪伴與閱讀,永遠是好方式

這份簡歷中,的確有值得家長們借鑒的地方。簡歷中寫到,從孩子兩歲半開始,家長堅持每周5天,每天2-2.5小時的有效陪伴。的確,身為父母總有太多無奈,不得不放下孩子出去打拚。但是越明智的家長,越會努力堅守這一點。還記得奧巴馬是如何陪伴兩個女兒的嗎?即使在長達21個月的總統選戰中,也從來沒有缺席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我們看到這個孩子從小就保持著閱讀習慣,閱讀量很大。對5歲的孩子來說,親子閱讀是非常寶貴的經歷,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很喜歡花時間自己看書,從書裡面搜尋他認識的字,慢慢地自己讀懂。有調查表明,家中的藏書量越多,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此外,這個家庭給孩子充分的興趣,「我們並不要求他每一門都精通,只是確保他能接觸各種興趣,為未來他自己的選擇做準備。」在家裡為孩子提供相對豐富的成長環境,讓他徜徉在音樂、藝術中,這肯定對他很有好處。雖然不見得一定能造就一個音樂家、藝術家,但是有助於激發孩子的潛能。

安排過多容易形成超前教育

但與此同時,「我要青出於藍勝於藍」 「在廣博上不輸父母」「一定要超過媽媽的鋼琴水平」,這些話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好勝心強,早早就具有競爭意識的孩子。這是不是意味著父母對他的培養其實已經超出了引導的範圍,意在塑造目的性和競爭意識?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來說,這是不是有些過早了呢?

而且,觀察孩子的日程表,會發現他非常忙碌,幾乎沒有專門的玩耍時間。幼兒園下課後、飯前、飯後,每個時間段都排得滿滿的,周末也是如此,每個月還專門制定了月度目標。沒有看到孩子有專門的玩耍時間,更看不到與朋友的互動,他的業餘時間主要還是以學習和訓練為主。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經典教材《心理學》第五版的作者彼得·格雷(Peter Gray)在所著的圖書Free to Learn(中文版《玩耍精神》)中,給了家長們這樣的建議:不要剝奪孩子玩耍的時間。他從人類學、心理學和歷史學的研究中,證明了自由的玩耍能幫助兒童學會控制自己生活、解決問題、與同齡人相處,並且也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衝動。

教育要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

這個簡歷,不禁讓人想到了虎媽蔡美兒,後來她的兩個女兒都走進常青藤,實現了她對「成功」的定義。但是,一些家長表示,即使這樣的孩子將來會更優秀,自己也不會用同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的做法太功利了。沒有哪一種教育方法是無可挑剔的,即使它意味著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教育仍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呈階段性的,孩子都要經歷完整的四個階段,且不能「跳級」。根據他的理論,在孩子12歲才開始進入形式運算階段(Formal Operational),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思考解決問題。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

科學的早期教育的內容是順應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而設計,應該是訓練和引導,而不是知識學習。當然,要承認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孩子天賦異稟,但孩子的身心發展總體具有一定規律性,家長最重要的還是保證孩子快樂、自足。

在電影《天才少女》中,瑪麗在母親自殺後就一直由舅舅獨自養育。在7歲時,瑪麗展現出了過人的數學天賦。這時,她的外婆要帶走瑪麗,目的很明確,要搶到這名「天才少女」的撫養權。經過一番搶奪之後,瑪麗最終還是選擇跟舅舅一起生活,她說:舅舅在我展現天賦之前就願意撫養我。要知道,瑪麗的母親就是受不了外婆的控制,被迫結束生命。可見,即使是天才兒童,最想要的還是體貼的陪伴。

再回到這份簡歷上來,我們應該將其作為少數案例來看待,而不是焦慮惶恐。

首先,我們不是孩子本人,不管是羨慕,還是同情,其意義都應該基於孩子的感受。個體具有差異性,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制定,因材施教。

其次,教育具有長久性,現在來評判這個家庭的教育成果還為時尚早。家長們不用因為這份簡歷而過度擔憂,也無需將其緊緊與起跑線掛鉤。

最後,一紙漂亮的簡歷就能代表人生的全部幸福嗎?人生之所以複雜,就在於有太多維度去衡量,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人際關係和諧等等許多因素共同構成了完整的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從自我意識出發去找到人生目標,而不是在模板的基礎上成長。

2018第十一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

再度起航!

自2008年起,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已連續舉辦十屆。十年來,12000餘位教育主管部門領導、教育界知名專家學者、社會名人、優秀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代表出席了論壇,已成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最具影響力品牌活動之一。

第十一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將圍繞「讓孩子成年又成人」這一主題,深度探討孩子成年與成人的關係、孩子的精神壓力與心理危機如何影響孩子的發展,並找尋讓孩子成年又成人的方法與出路。關愛孩子,從關心家庭教育開始!

論壇信息

主題: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時間:2018年11月24日 8:30–16:30

地點:北京諾金酒店

到場大咖:俞敏洪、武志紅、劉嘉、周成剛、徐井宏、吳伯凡等教育界名人,名單持續更新

門票獲取方式:請持續關注公眾號,將在近期公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別做會「變臉」的家長!再大的面子,也不值得背叛孩子
垃圾婚姻定律:99%的婚姻,都是這麼死的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