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古詩詞描寫核戰之火,現核潛艇完成威懾巡邏,海基核力量成軍

印度古詩詞描寫核戰之火,現核潛艇完成威懾巡邏,海基核力量成軍

作者:思博、虹攝庫爾斯克

據俄羅斯《衛星國際》網站報道:印度號稱國內首艘自行設計和建造的核動力潛艇「殲敵號」已成功完成其首次「威懾巡邏」任務。

這艘潛艇其實早在2009年就已經下水了,但是卻在2016年才服役,而又過了兩年才完成巡邏任務,這速度也就比建了20多年的自主研發的航母稍微快了一點而已。

圖片:在水面航行的「殲敵者」號核潛艇。

印度古代著名的史詩《羅摩衍那》中,就曾經多次描寫疑似核戰爭的場面。

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一種類似飛彈武器,能在敵方上空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陣暴雨,包圍了敵人,威力無窮。剎那間,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在潘達瓦上空形成,上空黑了下來,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接著開始颳起猛烈的狂風,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在廣大地域內,動物灼斃變形,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把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榦。」

羅摩衍那之火,是印度對核武器追求的精神源泉!

圖片:印度古詩詞中含有對核戰爭的大段描寫。

該艇攜帶12枚潛射彈道導彈,數量上與我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載彈量是相同的,所以不能像以前嘲笑三哥那樣輕視他!要知道我們在首艘彈道導彈核潛艇下水後,很長時間也只有12枚潛射彈道導彈在水下值班!

而且第二艘「覓敵者」也已經下水,說明該級核潛艇的技術已經日趨完善。

圖片:中國第一代092型戰略導彈核潛艇,水下排水量8000噸,攜帶12枚潛射彈道導彈。

「殲敵號」是一艘6000噸的潛艇,由一座80兆瓦的核反應堆提供動力,潛入水中時能達到24節的速度,可攜帶多達12枚K-15「薩加里卡」潛射彈道導彈或4枚更大的K-4導彈。

隨著第一艘核動力核潛艇的建造,印度已經完成了其核力量的三重奏。此前,印度核力量只有陸基彈道導彈和可以投擲核彈的戰鬥機,現在已經擁有了核潛艇,使其打擊手段更加完整,核反擊戰略更加嚴密!

圖片:下水的「殲敵者」號核潛艇。

近些年來,中美英法俄大規模縮減戰略核武軍事開支,而印度卻是一心想要加入核俱樂部。早在2003年,印度就公布了要打造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陸基與空基早已完成,就是海基建設一直都是停滯不前。

海基平台也就是核潛艇,它不同於陸基與空基的固定性,核潛艇由於其機動性、隱蔽性、生存機會和二次核打擊能力而著稱於世。2008年的時候,印度首次在水下進行彈道導彈試射,但是,那是一次不完全成功的試射,因為印度並沒有找到彈頭。

圖片:印度水下試射K-15潛射彈道導彈。

印度這幾年非常活躍,並且很有野心,它長期以周邊鄰國作為假想敵,而且第一步就是想要控制印度洋,甚至是希望進入安理會擔任常任理事國。

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僅僅靠不差錢地打造萬國牌軍隊,是沒有多大的戰鬥力與威懾力的。

圖片:印度希望通過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入列和戰備巡邏,起到控制和威懾印度洋的作戰目標。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印度的維沙卡帕特南核潛艇基地設置在遠離阿拉伯海的孟加拉灣。在這裡部署核潛艇,是距離巴基斯坦最近最安全的地方。關鍵的是印度還在持續擴大該軍港的面積,從長遠看印度並不打算縮減戰略核潛艇的數量和質量。

印度的海基核戰略,其中一大部分是為了遏制北方大國,一旦雙方形勢惡化,印度的核潛艇很有可能會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我控制範圍,實施核威懾。另一個國家就是巴基斯坦了,兩個國家積怨已久,而印度的核潛艇剛好可以幫上忙。

圖片:印度軍人看著下水的印度國產「魷魚」級常規潛艇,這是按照法國許可證生產的。

近年來,印度海軍發展迅速,各種水面艦艇和潛艇下水頻率也很快,除了那艘一直沒有動靜的國產航母,其他戰艦建造倒是並不慢!

而核潛艇項目的持續加溫,已經使得印度成為了第六個擁有三位一體核戰略的國家,甚至在英國、法國放棄三位一體核戰略後,印度成為了繼美俄中之外,第四個保持三位一體核戰略的國家。對此我們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網友稱美國瀕海戰鬥艦沒用,為何再新建3艘,總數超過30艘
大國偵察機成熱搜,你知道伊爾20同名機嗎?太難看被稱駝背死神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