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噼里啪智能·財稅產品技術 VP 張芳:DI和AI 雙引擎為智能財稅保駕護航

噼里啪智能·財稅產品技術 VP 張芳:DI和AI 雙引擎為智能財稅保駕護航

圖為噼里啪智能·財稅產品技術VP 張芳(中間),高級產品經理張晶(左三),高級產品經理 陳浩(右三),產品經理 李慧凝(左二),架構師 朱孟欣(右二),高級研發經理 李忠敏(左一),架構師 郭煥猛(右一)

說起噼里啪智能·財稅,大多數人很容易會聯想到噼里啪啦的算盤聲,而噼里啪智能·財稅確實是「人如其名」,如今已然是國內智能財稅的領導品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標準化財稅服務及定製化解決方案,包括:代理記賬、賬務審計、公司註冊、公司變更、財稅諮詢等一站式財稅服務。其拳頭產品——智能財稅系統,基於DI和AI技術構建,涵蓋智能傳票、集中管票、專業核算、智能辦稅等服務,幫助企業擁有專業的財務及運營支撐,解決企業後顧之憂,驅動企業持續增長。截止2018年第二季度,噼里啪智能·財稅已為30多萬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

三年成互聯網財稅標杆品牌

「噼里啪智能·財稅成立於2015年,最初成立的時候,是看到中小微企業在財稅服務,特別是記賬報稅市場有剛性的需求,然而卻發現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記賬報稅的服務存在很多痛點,效率低下,缺乏標準、缺少規範,服務體驗差是該領域的通病。於是,我們就致力於用互聯網技術,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來解決這些問題。」噼里啪智能·財稅產品技術VP張芳在說到噼里啪智能·財稅成立的初衷時侃侃而談。

「經過三年不斷對業務模式的探索以及對市場的認知,我們已經入駐了300多個城市,累計服務超過30多萬家的中小微企業。因此,從規模和體量上來說,我們應該是在互聯網財稅服務領域上的一個標杆。所以我們現在的定位是以互聯網財稅為切入口,把自己打造成一個互聯網技術驅動的企業服務網路平台!」張芳信心滿滿地說。

事實正如張芳所述,雖然噼里啪智能·財稅是一家成立僅僅只有三年的年輕公司,但其迅速地發展卻令人側目,在成立僅僅6個月之後,噼里啪智能·財稅就獲得了金沙江Pre-A輪的千萬融資,2017年6月,噼里啪智能·財稅又獲得了A輪7800萬的融資,並在同年斬獲「最具成長價值獎」、「行業領軍企業獎」、「最佳中小企業財稅服務商」、「商業模式引領獎」 、「年度品牌典範獎」等多個獎項,奠定了在互聯網財稅領域標杆企業的地位,而2018年5月獲得螞蟻金服領投的B輪數億元融資,則進一步驗證了市場和投資者對於噼里啪智能·財稅的高度認可。

直擊客戶痛點受企業青睞

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噼里啪智能·財稅得到用戶和市場的認可也絕不是運氣使然。張芳將此歸因於對於客戶痛點的精準把握。

她認為,中小微企業在財稅方面主要有兩個痛點:第一個痛點就是基礎財稅管理方面的問題。

目前在所有的企業中,90%以上的企業其實都是屬於中小微企業這個範疇。在中小微企業里又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企業受人員成本和專業知識的限制,沒有專業的會計人員,因此,就需要兼職會計或者代記賬公司為他們提供記賬報稅服務,但這會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傳統的代賬公司大部分都是作坊式的服務公司,這類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會計師能力參差不齊,可能導致企業財務管理不健全及財務數據不準確;公司服務能力差,可能導致企業出現誤報、漏報、遲報稅等問題,從而產生影響企業稅務信用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因為沒有工具化的產品和完整規範的服務流程,又導致效率低下,一名會計師通常最多只能服務30家企業。二是代記賬公司通過購買SaaS工具來進行半自動化的記賬報稅,但這也嚴重依賴會計和工具操作者的專業經驗和能力,因為能力不是標準化的,所以會導致工具的使用情況也參差不齊,賬務安全和企業的稅務信用都存在比較大的風險。

這兩個問題都會過於依賴會計人員的專業能力,而會計行業流失率和流動性都很高,如果出現流失的話,會計和會計之間的財務信息交接可能會不透明,而這會帶來更多的問題,所以服務體驗就不會太好。

第二個痛點就是資金短缺、融資難。

中小微企業一直面臨資金短缺的瓶頸,而且低水平財稅管理只會進一步加大這個困難。小企業即使業務發展不錯,但由於財稅管理一塌糊塗,稅務風險凸顯,金融機構也會望而卻步。儘管大多數中小微企業都由代賬公司提供記賬服務,但無論是傳統作坊式服務還是半信息化流水線作業的記賬公司,大多數都沒有能力可以真正幫助中小微企業提升財稅管理水平。

張芳介紹說,噼里啪智能·財稅從三個方面解決中小微企業在財稅方面的痛點。

第一,徹底改造傳統業務流程,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業務流程標準化+智能財稅系統」的服務模式,從而保證了中小微企業主的賬戶安全和規範化,降低了稅務財務相關的風險以及對會計專業能力的過分依賴,也降低了自身對財務流程、稅務法規等的學習成本。同時,賬目清晰,隨身隨時能夠通過手機APP、小程序等方式查看賬目。

第二,根據對企業數據的積累和沉澱以及客戶畫像,智能財稅系統能全方位多角度為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幫助其降低稅負,實現收益最大化。

第三,智能財稅系統通過對財務指標體系的建設,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潛在風險能進行預警,幫助中小微企業提升財稅管理水平。助力企業及早發現財務風險,幫助企業更順暢發展,財務健康了,也解決了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創新SaaS+BPaaS打開新商業模式

不過,雖然通過三方面解決了中小微企業在財稅方面的痛點,也贏得了眾多客戶,但是如果沒有創新的商業模式,要想在企業服務市場上獲得商業上的突破和成功,恐怕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為此,噼里啪智能·財稅創新性的SaaS+BPaaS (Business process as a service)商業模式,解決了國內SaaS公司普遍遇到的問題。

張芳解釋,所謂SaaS+BPaaS模式,通俗點講就是「前店後廠」的模式。這種模式通過業務過程標準化、規範化以及整個流程不斷地線上化的工作,使得平台上沉澱的數據很容易標準化和結構化,這就使得噼里啪智能·財稅得到的數據樣本的豐富度和質量相比同行業競品高出許多。

其實,SaaS+BPaaS模式本質上是一個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模式,它需要線下服務團隊具有很高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同時也要求線上團隊在產品上精細運營,深度打磨,除了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小微企業主們的痛點和需求,還需要跟線下服務團隊建立同理心,支持和賦能線下團隊,幫助線下團隊更好地服務客戶。總之,這種業務模式需要線上和線下團隊的深入磨合,互通有無,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合作,而這就需要整個公司自上而下的理念、意識和文化的建設。

DI和AI雙引擎為智能財稅系統保駕護航

然而,僅有成功的商業模式,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優勢作為基礎,再好的商業模式也只是空中樓閣,作為致力於用互聯網技術解決中小微企業財稅問題的噼里啪智能·財稅,當然在技術方面不會含糊。

據張芳介紹,在具有一般財稅軟體公司都具備的OCR識別、銀行對賬、進項票認證、銷項票歸集、一鍵報稅的基礎上,智能財稅系統還具有核算更高效、更精準的特點。

通過對會計準則的學習,智能財稅系統建立了各個行業的標準模板和規則引擎,通過對歷史數據和行業數據的不斷建模和學習,其智能學習系統從票面數據提取到生成財務憑證、生成多張財務報表、稅務報表的過程是完全機器化,不需要人工參與的。目前,標準化自動核算達到60%以上,且標準化部分能實現100%準確。未來,智能財稅系統通過大數據的沉澱分析以及數據不斷地學習和複製,標準化自動核算將達到90%以上。

噼里啪智能·財稅產品技術中心高級產品經理張晶提到,智能財稅系統還能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基於歷史賬目的學習,根據不同行業、客戶的特點,對客戶票據自動匹配相應的採集規則,將採集數據完成對應賬目的處理。智能財稅系統還有一個稅務風控大系統,可以基於客戶經營活動大數據和畫像分析,計算評分,有效評估客戶稅賦的健康度、風險度,在稅賦方面給客戶提供預警和判斷。

張芳表示,智能財稅系統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以「實時會計+智能財務+雲資料庫共享」為核心,考慮社會化商業對企業財務的影響,為企業在會計核算、財資管理、金融服務三方面提供快速響應、高效智能的服務。

噼里啪智能·財稅產品技術中心架構師朱孟欣表示,為了提供極致的客戶體驗,智能財稅系統還為企業用戶提供了一個類似於O2O平台的互聯網平台架構,在這個平台上:

客戶可以隨時通過APP、小程序等載體查看賬目以及購買服務,享受優惠,能隨時查看到購買服務後的服務進度,隨時可以聯繫到相關服務提供者。

服務履約系統,包括智能財稅生產平台和企業服務相關的增值服務的各種智能調度、派單策略以及服務過程跟進和管理相關的運營平台,讓整個服務進行的過程透明化,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針對合作區域服務機構,他們可以靈活地配置自己所能提供的各種企業服務,並使用各種運營管理平台、智能財稅服務、商業智能數據及分析。幫助合作區域服務機構更低地獲客和更高效地經營業務。

誠邀優秀人才攜手共創未來

據張芳透露,未來噼里啪智能·財稅還會推出財稅從業者其他的相關產品。需要引進大量的優秀人才加入。目前,產品研發團隊的成員都是來自於財稅領域的專家團隊,有很豐富的專業經驗和深厚的積累,整個團隊也是一個簡單開放,整體學習氛圍、技術氛圍以及創新氛圍都是很濃的團隊,也會給真正的人才提供相對寬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空間。希望有更多的架構師、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方面的工程師、DevOPs、以及數據分析師、財務分析師等產品技術人才能夠看到企業服務行業的巨大發展潛力和價值,投入進來與噼里啪智能·財稅一起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攜手共創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如何在 GitHub 上大顯身手?
840萬應屆生創新高,企業大規模縮招,互聯網行業首現需求負增長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