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朱學夫:我的知青歲月

朱學夫:我的知青歲月

朱學夫:我的知青歲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北京出版社版《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


《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自2011年8月由北京出版社小範圍出版以來,歷經2013年4月被《北京晚報》連載,隨即又由北京出版社重印並在北京、西安兩地公開簽售,今又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修訂後再版發行。此間我先後收到多位讀者朋友以簡訊、致電、網評、電郵和約談等方式,向我表達對該書的關注與感受,甚至有失聯多年的插友登門到訪。《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的發行引起眾多有過相似經歷的讀者朋友們的共鳴與關注,大家對此所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確實令我始料未及。

隨著當年的「老三屆」們均已步入退休年齡,近年來,各式知青回憶錄相繼面世。這些多是作者本人講述當年上山下鄉時,為建設新農村戰天鬥地,出大力、流大汗的主流回憶文章。讀後令人深受啟發與感動,我為這些同學當年的表現,感到由衷的敬佩,也為我輩那時的頑劣、無教化,頗感慚愧汗顏。

《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是部自傳體的私人回憶錄,成書出版實屬偶然。該書的主要章節在2010年3月至10月間,曾分期連載在富縣北京知青網(www.bjzq.org)上。寫作動機純屬自娛自樂,所述內容亦是本人親身經歷,其貴在真實。

朱學夫:我的知青歲月


我本閑散之人,並無寫日記之良好習慣,上山下鄉經歷過的一切都印象深刻地留在記憶中。書中涉及的所有故事、段子,也是我經常講給周圍人聽的笑話與趣聞,既不用查資料,也無須體驗生活,久而久之已成定式。寫作起來只需略加修改填充和根據時間排序,信手拈來而不費力。寫作中難免有把時間段記錯或寫作時忘記的事情發生,好在都是些細枝末節,無礙大局,有些索性也就將錯就錯了。寫作過程中,盡量把握以局外人的視角去觀察、記錄當年經歷過的場景,內中並無過多評述,一切結論均由讀者自行評說。為避免人為製造幾十年前的人際對話,基本寫作以實情敘述為主。對因景而生的對話,則在盡量還原當年交流情境的同時,試以關中方言、陝北方言和北京土語混雜描述,藉以營造環境氣氛,以期使文字更顯生動。

對《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這種以非王流、另類視角切入回憶的描述,我一直感到躊躇、猶豫,唯恐給眾知青、插友們臉上抹黑,惡了咱北京知青的名聲,以至中途數次歇筆打住。雖得眾知青網友們「知青不偷,五穀不收」調侃式的鼓勵,但在現實社會中,通篇以黑色幽默式調侃為主調的《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畢竟不似主流回憶文章來得光鮮,心裡總是忐忑不安地懸著塊石頭。

得朋友饋贈,近日讀到1992年6月版的《富縣誌》。修史建志,是我中華文化、歷史文明得以傳承的主要載體,古往今來,歷來如此。作為記錄史實權威的《富縣誌》,在第377頁和第558頁分別留有對北京知青當年上山下鄉富縣時的描述:


第377頁

「文革」以後,隨著城鎮人口的不斷增加,初、高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顯得非常突出。1969年,大批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上山下鄉」的號召,到農村安家落戶。口號是:「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1970—1976年,「上山下鄉」成為制度,縣設知識青年接待辦公室,專管此項工作。全縣先後安置北京知識青年2088名,分布在13個公社(鄉鎮),315個生產隊(村莊)。這些知識青年對於建設新農村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他們遠離父母,又不會務農,確實給農民群眾增添了不少麻煩。

第558頁

1968年11月至1969年12月,全縣13個公社315個生產隊共安置城鎮知識青年2858名,其中北京學生2088名,本縣學生770名。特別是北京學生,雖然為建設新農村出了力,流了汗,但他們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又不懂農村的風俗習慣,確實給當地農民增加了不少的麻煩。

坦白地說:土地貧瘠、人口眾多、糧食嚴重不足正是當年陝北的狀況。我們的到來除了分食當地農民(群眾)不多的口糧外,並未給這裡帶來任何益處。《富縣誌》中對涉及北京知青當年在富縣活動的這段歷史描述,實屬委婉、客觀,甚或多少帶些無奈。但其總結性結論竟是「確實給當地農民增加了不少的麻煩」,這與《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中的內容,竟是如此不謀而合,令我不禁啞然失笑,心中忐忑不安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人也釋然了。

身處動蕩的「文革」歲月,我們「老三屆」這些當年十來歲的青少年,都身不由己地被上山下鄉這股不可抗拒的歷史大潮所席捲、裹挾著走進社會,自覺、不自覺地完成了自城市學生向陝北農民的轉變,這具有極大生活場景差異的人生蛻變。由於同學們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家庭,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對周圍發生的同一事物的觀察、認知、理解與感受不同,從中得到的體會也不盡相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差別,或許這就是之後不同人的不同世界觀形成的開始吧。

回顧歷史,無論古今中外,青史留名的中心人物都是帝王將相。有誰會注意到處在風雲變幻、波譎雲詭歲月中的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掙扎與無奈、無助與抗爭,以及他們的隨波逐流、自暴自棄、隨遇而安和自生自滅呢?「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隨著時問的流逝,無記錄的經歷最終都將被湮沒在滾滾紅塵中,再也無人知曉。《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今天能引起眾多有著相似經歷朋友們的共鳴,也是上山下鄉的此番經歷給初入社會的我們,帶來顛覆性的震撼,從而使記憶變得如此深刻、難以忘懷。

《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感言篇中已記述了家父對我早有「語文水平有待提高」的評價。雖家人曾多次鼓勵我把這些經歷記錄下來,但我對自身的寫作能力毫無信心。因此需要藉此感謝富縣北京知青網給我一個使自己能回過頭來,用別樣視角來重新審視走過的道路,並將此寫作成書的機會。同時更要感謝各位關心、關注《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的讀者朋友們,大家的評論與鼓勵,是促使我把《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堅持寫完成書的直接動力。

我的摯友、陝北延川籍的郝曉晨,在讀過《陝北往事——我的知青歲月》後,針對書中方言的選字用詞,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同時,我也結合《關中方言趣解》(惠煥章著,陝西旅遊出版社)、《聽見古代——陝北話里的文化遺產》(王克明著,中華書局)和《把根留住——陝北方言成語3000條》(王六著,紫禁城出版社)等陝西方言專著,對本書做了進一步的修訂,力求在方言的選字用詞上貼切、準確。

另外,為使讀者對北京知青在延安的這段歷史全貌有所了解,借重印之際,本書附錄二中節選了1999年《延安文史》(第二輯)由楊文耀所著的《北京知青延安插隊始末》一文。特藉此向上述幾位著者致謝。

朱學夫

2016年8月


朱學夫:我的知青歲月


本書是一部自傳體回憶錄,作者以幽默的筆法,描繪出自己在陝北上山下鄉期間的親身經歷,以及所聽聞、所感受到的陝北風俗、民情。雖然作者所描述的生活艱難困苦,但主要基調輕鬆、詼諧,表達了作者對陝北的深深熱愛和與當地老鄉真摯的情感。

作者簡介


朱學夫,北京人,1969年至1973年在陝北富縣插隊,後考上西北大學化工系,高級工程師。曾任中美合資北京貝斯機電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12年卸任,2014年退休。在陝北捐助建立希望小學。他在北京知青,尤其是延安插隊知青中有一定影響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的精彩文章:

熱烈祝賀石興邦先生榮獲第二屆考古學大會終身成就獎!
難道上帝真的不干涉這個世界了嗎?至少奧康納並未完全放棄

TAG: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