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品鑒》明清時期的玉器有哪些特點?

《品鑒》明清時期的玉器有哪些特點?

中國明、清玉器漸趨脫離五代、宋代玉器形神兼備的藝術傳統,形成了追求精雕細琢裝飾美的藝術風格。同時,古玩商界為適應收藏、玩賞古玉器的社會風氣,還大量製造了古色古香的偽贗古玉器。

明 青白玉雕太平有象把件

估價500,000 — 700,000 港幣

明清時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點是:與當時的繪畫書法以及工藝雕刻緊密聯繫,全面繼承了前代玉器多種碾工和技巧,並有顯著的發展與提高。碾法突出體量感,並追求工筆畫功力。其玉質之美、品種之多、應用之廣都是空前絕後。

清代碾法,要求嚴格,規矩方圓,線如直尺、圓似滿月,姿角圓潤光滑,無論是器物的內膛、側壁或痕、足等次要部位也一絲不苟,里外均花費大力氣,做工十分講究,鏤空尤其重要,足以以假亂真,俏色玉各種色澤組合天衣無縫。

明 玉雕臥鳳

拍品已售250,000 港幣成交價 (含買家傭金)

明清玉器千姿百態,造型各異。清代玉工善於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並加以糅合變通,創造並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治玉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

清乾隆 白玉浮雕螭龍靈芝紋帶鉤

拍品已售150,000 港幣 成交價 (含買家傭金)

明清時期玉器與社會文化生活的關係日臻密切,爐、薰、瓶、鼎、簋等仿古造型的玉器層出不窮。玉質的茶酒具非常盛行。文人在書齋作畫、書寫,往往也用玉來做筆洗、水注、筆筒、墨床、鎮紙、臂擱等文具,或以玉器裝飾陳設。

由於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審美情趣和風俗習慣的不同,每個時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題風格也是千姿百態各具特色。

宋至明 灰墨玉琮

拍品已售20,000 英鎊 成交價 (含買家傭金)

在悠久的歲月中,玉器因外界的自然氧化,手的把玩,灰塵土壤,表面層層積澱,逐漸生成表面皮殼,這就是玉器歲月留痕的包漿。包漿,又稱寶光、皮殼,是指玉器表面經日久天長的摩挲、氧化所形成的漿狀光膜,其多出現於被長期使用接觸的玉器之上。可以認為,包漿是一種特有的光澤,而非真有什麼漿汁塗抹在玉器表面。

明 白玉雕龍耳盃 《乾隆御用》《嘉慶御用》後加款

拍品已售40,000 美元 成交價 (含買家傭金)

一件玉器總有自己的整體包漿特徵,那種因歲月流逝而留下的溫潤光澤,使人賞心悅目。如果我們藉助側光對整體觀察,咫尺間其光亮必然是漫射樣的,不會有一束刺目光亮直射眼內。那種溫潤熟舊的光澤,即使用牛皮拋光,也無法在咫尺間出現那種,精光深邃寶氣四溢的特徵。

古玉的包漿柔和、自然、瑩潤,滑熟可鑒,幽光內斂且有古舊厚重之感,油潤者如蒸熟的臘腸一般。古玉表面與包漿伴生的通常還有不規則分布的斑塊狀物(橘皮紋)和劃痕亂線。

清 玉佛手

估價10,000 — 15,000英鎊

從外表看,包漿使玉器給人一種陳舊的光澤感,手感熟透,幽光沉靜,含蓄敦厚,讓人知道它是歷史的沉澱,飽含歲月變遷而顯從容不迫。

這種氣質是新玉所不具備的,新玉與之相反呈現出一種刺目的賊光,肌理顯得乾澀,,色調顯得浮躁,假的包漿在匆忙之中做出,與真的之間一定有差距,需要我們多摸索多思考,積累經驗,久而久之會練就「望而卻步」的本領。

清 白玉秋葵式盌

拍品已售100,000 港幣 成交價 (含買家傭金)

不過,不能認為學會看包漿皮殼,就一定可以辨別玉器的新老。玉器的鑒別和斷代,遠不只是這些,還要綜合的判斷和分析。玉器的玉質,時代的特徵,外表的皮殼,沁色的自然,刀工的利落,包漿的溫潤,紋樣的演變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為今用 的精彩文章:

拉曼科學全檢年代為200-250年,清乾隆官仿官白汝窯釉?
釉色蔥翠如碧玉,鏤雕技藝精湛,造型典雅高貴,令人陶醉!

TAG:古為今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