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家教智慧:面對「牛娃」簡歷要有教育定力

家教智慧:面對「牛娃」簡歷要有教育定力

面對「牛娃」簡歷要有教育定力

最近,一份五歲「牛娃」申請國際學校的簡歷引發熱議,讓網友直呼「終於明白了什麼叫輸在了起跑線上」……簡歷顯示,「牛娃」的父母畢業於復旦大學,均為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層主管。「牛娃」自稱文史藝數體全面發展:三歲學游泳、四歲學鋼琴,學了四個月圍棋,已經11級了;數理方面,做過20多本思維書,通過實驗了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英語方面,每周寫三篇英語日記,英文年閱讀量超過500本。不僅讀萬卷書,還行了萬里路,在京都、大阪、胡志明市都留下了足跡。

家教智慧:面對「牛娃」簡歷要有教育定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不過,也有網友仔細分析了簡歷,發現有不少誇大其詞的地方。網路上隔一陣就有類似「牛娃」攪動社會敏感的神經,今年上海某知名學校「幼升小」的海選簡歷中,就傳出有「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超過愛因斯坦」的孩子。在並非升學季的近期傳出「牛娃」簡歷更讓人感到詫異,完全有理由懷疑這是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或者自媒體在炒作和販賣教育焦慮。去年一篇炮轟「幼升小牛蛙戰爭」的文章——《牛蛙之殤》也曾在社交網路上刷屏,文章講述了一名退休教授的外孫三歲就進入「牛蛙模式」備戰「幼升小」的故事。讀完文章,明眼人一看就能發現,這其實是一個移民廣告。

「牛娃」簡歷是否注水,是否是商業機構的炒作都不重要,因為不管它的性質如何,都已經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在人們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激起了家長們的焦慮。如何對待「牛娃」簡歷才是關鍵。是隨之起舞,參與這場超前教育的「牛娃」戰爭,還是保持淡定和清醒,冷眼旁觀這一真真假假的教育鬧劇?

很多鮮活的教育案例都表明,在教育這場長跑中,搶跑往往得不償失。不僅搶跑的優勢難以一直保持,而且拔苗助長還會過早消耗孩子的學習興趣。曾有媒體報道,一名學了十幾門課程的「牛娃」,面試了近十所小學卻統統被拒。因為這個孩子原本性格就比較內向,又因為學習任務太重,所有的時間都用來上各種培訓班,更壓縮了他和小夥伴交流溝通的時間,使其在社會化方面出現了問題。孩子進入小學吃光老本後,成績便泯然眾人矣。

家教智慧:面對「牛娃」簡歷要有教育定力

類似案例不勝枚舉,但是仍難以使家長們都保持淡定和清醒。「牛娃」或許可遇而不可求,但父母們仍然對之趨之若鶩,提前搶跑就是最直接的表現。媒體調查發現,隨著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家長讓孩子提前「搶跑」的衝動很強勁,而在集體「搶跑」的氛圍下,即便有不少家長不願意讓孩子提前接受「小學化」教育,但也無奈地被裹挾其中。同時,一些民辦幼兒園成為了幼兒園「小學化」的「重災區」。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它們會儘可能滿足家長對於提供小學化教學內容的需求。此外,如果在幼兒園得不到滿足,家長還會利用周末和假期給孩子報各類輔導班與幼小銜接班。

家長們「搶跑」的執念之深可見一斑,而這無法通過教育理念的宣講化解。家長的搶跑衝動,源於對優質教育資源的追求。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與教育發展不夠平衡不夠充分的矛盾是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在教育領域的表現。面對教育發展的主要矛盾,讓家長在「牛娃」簡歷面前保持淡定和清醒,迫切需要政策發力,打出政策組合拳,深化教育改革,通過豐富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縮小校際差距,提升教育均衡水平。

教育部今年啟動了治理幼兒園「小學化」的專項行動,專項治理行動營造健康教育環境、緩解家長教育焦慮的效果將逐步顯現。改進招生政策,也能為家長「搶跑熱」降溫。今年上海幼升小啟動了「公辦民辦同招」,政策實行之後,民辦小學難以通過提前招生進行「掐尖」,公辦民辦同台競爭,民眾的擇校衝動被抑制,民辦小學招生明顯降溫。持之以恆,家長們的「搶跑」需求自然會降低。對於小學而言,除了堅持「零起點教學」之外,也要有堅定的清醒。有教育情懷、有品質追求的學校,不僅應該承擔教書育人的責任,還應肩負起向社會傳播正確教育理念、引導家長進行正確教育選擇的責任。

(作者 楊三喜 系本報記者)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06日第3版 版名:中教評論

家教智慧:面對「牛娃」簡歷要有教育定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把握需求提升縣級教師培訓實效
著迷的書,著迷的人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